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加速撤離 又一重大拐點來了

日產汽車的中國產能將削減約1成,已經關閉了江蘇省的乘用車工廠。在中國,以純電動汽車(EV)為中心的價格競爭越來越激烈。日本車企的銷量正在嚴重下滑。三菱汽車甚至在中國停止了生產和銷售,車企正在經歷優勝劣汰。日本車企曾經集中投資中國市場,很多廠家開始調整此前的在華擴張戰略。

日產與東風合資的常州工廠已於6月21日關閉。年產能為13萬輛,約佔中國總產能的1成。此前負責組裝SUV車型。這是日產在中國首次關閉乘用車工廠。

日產在中國的銷量正在下滑。2023年同比下降16%,降至79萬輛。今年截至5月連續2個月低於去年同期。與中國車企的價格競爭非常激烈。由於日產暢銷的純電動產品線較少,未能吸引消費者。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5月純電動汽車佔中國新車銷量(含出口)的比例較去年同期提高9個百分點,升至40%。在電動銷售方面起步較晚的日本車企的份額在1~5月降至12%。日系車企的佔比曾經一度超過20%,當前的低迷狀態越來越明顯。

日系車企清理過剩的生產設備等動向也很明顯。三菱汽車2023年停止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本田在5月決定裁減合資公司的員工。日本車企此前一直在世界最大市場中國增加投資,各公司的經營戰略正迎來轉折點。

日產關閉工廠,本田裁員

日本車企的「優化多米諾」正在中國擴散。受中國車企的低價攻勢影響,日本車的銷量比巔峰時期的2020年下降了2成。中國車企正在強化降價,處於劣勢的各日系車或將被迫進一步推進結構改革。

6月21日關閉的常州工廠是日產在中國8家工廠中規模最小的,但是2020年11月投產的最先進的工廠。

2000年以後,日本車企與中國車企合作,正式啟動本地化生產。在三大日本汽車製造商中,日產曾一度被認為在中國最為成功。在構建生產和銷售網絡方面集中投入資源,從最近10年的產量來看,2018年之前超過豐田和本田,在日本車企中居首位。

日產為了進一步擴大銷量,投資建設了常州工廠。當時,日產在中國的新車銷量超過美國,規模最大,中國市場成為頂樑柱。此次關閉常州工廠也凸顯了日產的困境。

日產與東風合資的常州工廠已於6月21日關閉

之所以在中國市場陷入低迷,是因為中國車企的降價攻勢比預想得還要激烈。

「中國市場的售價下跌比預期提前了2年」,3月,日產社長內田誠在中期經營計劃的發表會上談到了中國市場的嚴峻狀況。

2月,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公司比亞迪(BYD)啟動主力車型的降價。「秦PLUS」混動版最低7萬9800元起,降價2萬元。

與秦PLUS競爭的車型之一是日產的主力轎車「軒逸(Sylphy)」。軒逸的價格最低在10萬元左右。一位日產高管苦澀地表示:「比亞迪降價瞄準的就是軒逸」。

日產2023年的中國新車銷量比2022年減少16%,降至79萬輛,連續5年同比下降。豐田2024年1~5月銷量同比減少10%,降至63萬輛,本田也減少17%,降至34萬輛,陷入苦戰。

在中國,純電動汽車(EV)等新能源汽車正在加速普及。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在新車銷量(包括出口)中的佔比在5月同比增加9.4個百分點,達到39.5%。

僅從乘用車來看,燃油車的銷量下降24.5%,降至86萬輛,新能源汽車增長40%,增至81.5萬輛,呈現出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在近期反超的勢頭。日本車企能否扭轉局面,取決於純電動汽車和混動車的強化。

本田將把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新車到2035年全部改為純電動車。日產也計劃在中國市場推出純電動的SUV「Ariya」等車型,在2026財年(截至2027年3月)之前將銷量增加20萬輛。

中國車企正在開發搭載人工智能(AI)等功能的新車,在價格以外的技術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如果各家日本車企無法按計劃恢復銷售,將不得不進一步推進優化措施。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日經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