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英媒:北京面臨89年之後最大的挑戰

很多中國大陸人都對香港的佔中行動的具體規模的狀態並不清楚。

香港佔中行動仍然是英國各大媒體集中報道的內容,媒體稱連續數天的香港佔中行動是中共所面臨的危機以及中共當局針對香港局加強網絡封鎖。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發表評論文章說,香港佔中行動是中國自從1989年以來遇到的最大挑戰。中國國慶65周年被香港超過10萬人連續數天的佔中行動蒙上陰影。

文章分析說,這場「雨傘革命」是北京領導人自從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最擔心發生的「噩夢」。這是自從1989年以來首次在中國的城市發生以學生為首的民主抗議行動。

由於香港的法律體系仍然是英國人所留下的,因此港府不能使用中國大陸其它地區所慣常採取的措施,討價還價、使用武力以及嚴格控制媒體和網絡。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需要保持香港的穩定和繁榮,如果處理措施不當可能會讓這個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和中國的形象嚴重受損。

文章還表示,如果佔中持續時間大大超過香港的公眾假期,那麼北京將毫無疑問會感到不耐煩,可能會採取更強硬的處理手段。

文章對香港佔中行動的大背景分析說,這次行動旨在對中國政府就香港普選的「政改落閘」進行抗議。不過文章說,抗議者並不只是對缺乏真正民主感到不滿-很多年輕人對於香港的經濟也感到失望。他們反對中國大陸對於這個特別行政區的越來越多的影響。很多受到過高等教育的大陸人奪走了香港畢業生們所希望得到的工作,而媒體對於中共的批評聲音也很弱。

雖然在此之前香港人通過示威抗議的方式,讓政府做出讓步,一次是在2003年針對一份更嚴厲的安全法的推出,另外一次是2012年關於教育問題。但是這一次卻不同。但是這次特首梁振英沒有任何讓步的跡象。

該報還說,相對於梁振英來說,這個危機對於習近平來說更大。習近平是自從鄧小平以來最有效鞏固政權的中共領導人。他已經加強了對媒體和異見人士的控制,他在新疆問題上也採取非常強硬的立場。這樣看來,習近平不會允許香港進行普選,但如果讓梁振英下台,佔中抗議者會撤離。

文章引述香港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的話說,梁振英辭職會給局勢降溫,但是他對政府讓步允許真正普選卻不抱什麼希望。目前沒有人能看到解決危機的出路。

網絡控制

金融時報》和《經濟學人》都就中共當局封鎖香港佔中新聞,加強網絡和媒體控制進行了評述。

《金融時報》報道,在距離香港數千公里的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也聚集了大量人群,但他們是國慶黃金周的遊客,對於香港一周來的佔中抗議行動幾乎一無所知。該報在天安門廣場詢問了幾個人,他們的反應多是感到吃驚。

該報說,政府到目前為止成功地阻止了對佔中消息的報道,尤其是對於圖片和視頻的傳播。中國可能是唯一一個大部分公民都不清楚在香港發生了什麼事(除了朝鮮之外)的國家。

文章指出,中國是世界上對互聯網和媒體的控制最嚴厲的國家之一。但是北京對於香港問題的做法卻極其不尋常。

《經濟學人》則引述一份香港大學針對網絡控制的追蹤研究數據顯示,抗議行動最嚴重的9月28日,每1000個微博帖子,就有15個被刪除,超過平常刪除比例的5倍。

這些被刪除的帖子中有比較激進的,比如「阻礙香港人決定的人將會被稱為是歷史的罪人」,但是也有一些非常溫和的,比如有一個博主發表了一張抗議者躺在街上睡覺的照片,並配有「香港的街道非常清潔」的字眼。

《金融時報》報道說,據國際特赦的消息稱,在網上發了香港抗議的照片或者消息的一些異見人士已經被拘捕。本周,社交媒體Instagram也和推特、臉書、Youtube一樣,被中共當局封鎖。對互聯網的控制給中國政府以喘息的空間,除了訪問華盛頓的中共外交部長王毅重申中國對香港局勢的立場,北京幾乎在佔中問題上一直保持沉默。

該報也引述分析人士的話說,中共做出讓步允許香港實行全面普選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中國政府目前採取拖延戰術,使抗議民眾感到疲倦,感到沒有什麼希望最終收場。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BBC中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