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26元存款55年後銀行拒絕兌付 本息或有八萬元

龍孟雄向記者展示1958年時的存款單,上面的姓名、時間、金額還十分清晰,三張存款合計26元。康子弘攝

紅網長沙縣站12月16日訊1958年在農村信用合作社存了26元錢,時隔55年後,這錢還取得出來麼?長沙縣春華鎮松元村的龍孟雄覺得,自己叔父留下的這筆跨越半個世紀的存款,應該要兌現,而且是本息一起;而已經「改頭換面」的信用社—湖南星沙農村商業銀行春華分行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這存款無法兌付。

糾結:想取存款卻屢屢遭拒

上周五,記者來到春華鎮松元村,見到了龍孟雄。傳說中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存款單,被他小心翼翼地折在煙盒裏,隨身攜帶着。

記者看到,三張存款單上的戶名均為龍漢湘。「他是我叔父,以前也住這個村,後來搬到株洲去了。」龍孟雄告訴記者,叔父前兩年過世後,嬸嬸在清理其遺物時,意外地發現了這三張1958年的存款單,便將單子給了仍居住在松元村的龍孟雄。

這三張存款有兩張的字跡清晰,且為繁體字,可以看到存款日期分別是1958年的4月20日、5月14日和8月16日,金額為13元、7元和6元,有兩張單據上寫着存款為3個月定期。單子上還印有「長沙縣九木鄉天河信用合作社」的公章。

「去年我拿到單子後,就去找了信用社,現在已改成銀行。」龍孟雄稱,他第一次去取錢時,是一位蔣姓大堂經理接待了他。然而該經理表示,存款無法兌付。不甘心的龍孟雄隨後又找到了該分行的周行長。「他跟我說,這些錢是當時的土糞錢(當時老百姓可以將自家飼養家禽所產生的糞便,送去生產隊當肥料,換取一定收益),只能給我退個本金,也就是那26元。」龍孟雄告訴記者。

答覆:得先查了歷史賬再說

龍孟雄的叔父,在1958年存錢的那家農村合作信用社,如今已改為湖南星沙農村商業銀行春華分行。該銀行的周行長表示,已經跟龍孟雄解釋過這26元存款無法兌現的相關政策,龍孟雄還去找過他們總行,而總行也曾答覆過。他還表示,其他的具體問題,要諮詢總行。

該行總行的工作人員則表示,因為年代久遠,且他們經歷了多次改制,如果龍孟雄一定要取出這26元錢,還得先查歷史賬戶再說。

記者了解到,龍孟雄這55年存款難兌現的事情,上周經市里媒體報道後,分行的這位周行長曾再次找到他,稱存款肯定取不出。「我覺得這錢是應該算數的,就算取不出,也應該給我一個說法。」龍孟雄說道。

算賬:存單本息合計約為31.5元?

其實,龍孟雄看中的,並不是這26元存款,而是55年來,利滾利的利息,「我算了一下,大概有2萬多天,利息應該有七八萬元。」

然而,這存了55年的26元錢,真的有這麼多利息麼?星沙某銀行的工作人表示,那時的定期存款是不計複利的,也不自動轉存的,按存期及存單標明利率計算定期利息,超期部分至取款日一律按取款日活期掛牌利率計息。所以,這三張存單只能按3個月的定期利率計利息,其餘54年左右的時間,是現在活期利率計息。

該工作人員幫記者算了一下,以現在的利率來計算,目前這三張存單本息合計約為31.5元。「如果銀行找他收取小額不動戶管理費的話,他還要倒給銀行不少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紅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