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溫家寶發『盛世』危言:中國經濟麻煩大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撰文警告,已開發國家的失業率高及政府債務危機等四大因素,可能影響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而中方需充分重視貨幣政策的後續和累積效應,提高政策的前瞻性。

北京官方智庫及瑞士信貸等外資解讀,溫家寶這篇專文非常重要,等於為年底前的大陸宏觀調控定調,而且文章內容其實是中共高層的集體意見,而非溫家寶的個人意見。

曾任大陸商務部副部長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認為,溫家寶可能暗示中國不能扮演歐洲的救星,而且中方不會急着買進更多歐洲公債,以免遭受更多損失。

中新社、路透及道瓊社報導,溫家寶在最新一期中共中央「求是」雜誌撰文指出,當前大陸經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仍十分複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還不少。

形式為半月刊的求是雜誌,是由中共中央委員會主辦的黨刊,向來是中共的精神宣揚刊物,內容具有相當的指標意義及重要性。

從國際角度來看,溫家寶點出可能影響大陸經濟發展的四點因素。第一,一些國家經濟增速回落,例如今年第一季與第二季的美國經濟成長率,遠低於去年第四季的水準,而歐元區一些受主權債務危機困擾的國家,經濟依然低迷。

第二,全球通膨壓力加大,資金流動性過剩的影響日益突出,通膨成為新興經濟體普遍面臨的突出問題。

第三,發達經濟體的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成長缺乏動力,特別是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當前失業率,均尚未回復至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的水準。

第四,政府債務風險繼續累積,例如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連續三個會計年度都超過1兆美元,而歐元區一些國家的政府債務規模,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持續上升。

他寫道:「受美歐等國經濟、社會等因素制約,主權債務問題在短期內很難緩解,這將明顯拖累世界經濟復甦進程。」

溫家寶提到,在堅持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之餘,也要看當前經濟狀況,並準確判斷未來經濟發展趨勢,避免貨幣政策的滯後效應與多種因素疊加,過於影響下個階段的實體經濟。

阿波羅網編者註:簡而言之,全是外國惹得禍。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