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產階層現狀:負重前行 一座房子消滅一個中產

一份報告揭示中產階層無奈現狀:

  工作時間偏長,工作繁忙度較高,睡眠時間相對較短

  「一座房子就能消滅一個中產」

  僅有66.90%的被訪者表示享受過帶薪休假

  2005年,國家統計局曾「根據國際標準進行換算」,完成了對中國中產階層的定義:家庭年收入在6萬元至50萬元人民幣之間的國人,即中產階層。而在更廣泛的認識中,「靠工資及薪金謀生,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偏愛休閒,追求生活質量」,則是人們對中產階層的定義。

  在人們看來,中產階層能掙會玩,似乎是中國休閒產業目前面對的最重要的消費群體。然而,在國家旅遊局剛剛發佈的年度《休閒綠皮書》中卻顯示,中國中產階層的休閒滿意度很低。

  報告分析

  工作壓力大無暇休閒

  國家旅遊局綜合協調司委託專項研究的《休閒綠皮書》日前發佈,報告除指出2011年我國休閒發展總體形勢樂觀外,還重點分析了目前我國中產階層的休閒現狀。

  中產階層本應是休閒滿意度最高的群體,但《休閒綠皮書》的調查結果卻顯示了相反的現狀。報告顯示,我國很多中產階層休閒時間很少,休閒活動質量不高,而造成這種結果的背後原因卻在反映着中產階層的生活狀態。

  「個人及家庭經濟收入狀況」「個人可支配時間」「交通便捷程度」「工作性質」「性格特徵」……在《休閒綠皮書》中,這些成為了制約城市居民休閒的主要因素。工作中的巨大壓力使得中產階層無法顧及工作之外的休閒生活。據報道,有調查顯示,中國中產人群中「近九成認為自己過勞」,80%以上的人感覺到工作壓力大,甚至有28%以上的人認為壓力已經逼近極限。

  「休閒休閒,有錢有閒」。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休閒又將從何說起呢?但《休閒綠皮書》分析道:在我國,31-40歲和41-50歲的人群,受時間制約因素影響最大,他們沒有時間休閒,因為他們不敢休假。綠皮書課題組對北京市的調查結果顯示,帶薪休假的情況不令人滿意,僅有66.90%的被訪者表示享受過帶薪休假。

  網友心聲

  休閒?談何容易!

  與以往網友對熱點事件意見不一有別的是,《休閒綠皮書》剛一出爐,就受到了眾多中產階層的關注,看着報告中的內容,中產階層的網友一致表達了對生活里無法休閒的無奈心聲。

  有心消費,無力埋單,渴望休息,還得加班。這是我及我的同事的現實寫照。

  哪個人不想休閒?可居高不下的房價,忙碌不堪的工作,法有實無的雙休日,怎麼休閒?

  連正常周末都休不了,何談休閒!我每月只能休四天。

  
下頁:不如負重前行


  不如負重前行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眼光很高,我的力量很小,我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偷偷跌倒。」這是很多年前流行的歌曲《中產階級》中的歌詞,當那時這首歌的聽眾在成年後真的成為了「中產」,這辛酸無奈的歌詞,又成了他們生活的寫照。

  「看上去很美」的中產階層,在近年來多份社會調查中都成了幸福指數極低的群體,「房奴」「車奴」「卡奴」「孩奴」……浸透着「中產」的苦惱與無奈,在壓力重重之下,「中產夢」似乎只是一個夢想。

  可是,無論如何負重,他們都已經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中堅。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家庭,中產階層都是最可靠的力量,他們在承受着最重的壓力,同時,他們也有着對生活最美好的希望。

  很多中產階層說:「每天睜開眼睛,就有一大堆數字蹦出來。」可是,比這些數字更早出現在眼前的,是每天早晨那永遠燦爛的陽光,即便眼下不能從容休閒,但總有一天可以面朝大海。所以,現在,不如負重前行。

  中產現狀

  生活為啥這麼累

  仿佛一粒石子投入了湖中,周末里公佈的這份《休閒綠皮書》讓平日裏忙着工作的中產階層不但認識到了這個群體的現狀,也不約而同地正視着眼下的生活。在表達心聲的同時,很多人都在網上曬起了自己平日裏的生活。中產的外衣,看起來很光鮮,但穿起來很累。箇中滋味,在中產網友展示的生活現狀中,能讓我們有所體會。

  房子是無法躲避的「大山」

  房子,無疑是中產階層最熱衷的話題,儘管他們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豐厚的薪水,但那沉重的房貸依然無法讓他們欣然去休閒。

  網友:每月上萬元的工資,依然無法活得輕鬆。沒有房子,我的妻子和兒子遙遙無期。現在,所有的積蓄都是為了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我又怎麼能心安理得地休閒!

  鐘擺式的生活

  早起,地鐵、公交、辦公室;下班,公交、地鐵、回到家。這種生活在很多中產階層生活中周而復始,日復一日,沒完沒了。

  網友:現在,睡覺是我最愛的休閒方式。可就連這個不花成本的休閒方式在我這裏也成了奢侈。一天有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都在公司,回到家裏除了倒頭睡覺再沒有任何精力。如果給我三天時間,我會全部用來睡覺。旅遊、美食、購物……那些都是我心中的浮雲。

  「空中飛人」

  有人把旅行當做體驗和快樂,可對於有些人來說,旅行意味着煩躁和折磨。對於中產階層而言,出差是他們避免不了的工作內容,而當這種方式成了工作的常態,儘管他們有機會穿梭於不同的城市,可卻無法真正去體會休閒。

  網友:有時候,早上起來,我要用半分鐘的時間來想自己究竟在哪裏?一年有半年的時間在外面,去過很多城市,卻從來只是城市的過客,就連一張照片都沒有時間留下。來源天津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