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人都很想知道的答案:只是「薄薄的一層」!

作者:

中產階層不足7%?

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程曉農近日發文評論,到底中國有多少真的中產階層?中國人當然都很想知道答案。既然中產階層的國際通用標準不適用於中國,那就只能看赤貧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之外的那16%的人口當中,有多少人算是中產階層了。

前文已提到,這16%的人口,一共是2.2億人,其中11%的人之月收入是3千到5千元,這組人群約1.54億人;剩下的5%,約7千萬人,大約屬於中國的富裕階層。

因此,要找中國的中產階層,只能找這11%的人了。其實,這11%的人當中,人均月收入剛到3千元的,屬於日子過得很緊的家庭。如果把這部分人剔除,只算人均月收入達到4千至5千元的家庭,那麼,按11%人口當中3千、4千、5千人均月收入的群組各佔三分之一估計,則4千到5千人均月收入的家庭,大約佔這11%人口的三分之二,相當於全國人口的7%,約1億人。

如此算來,按照「中國特色」的低標準來劃分「中產階層」,中國的所謂「中產階層」充其量最多不超過總人口的7%,只有1億人而已。由此可見,所謂的「中產階層崛起」,在中國不過是一個與「房地產只漲不跌」一樣的幻覺。戳破「中產階層崛起」這個「中產階層泡沫」之後,中國的「中產階層」的確只是「薄薄的一層」。

中國的「中產階層」不但人數有限,財力也有限。如果把中國的「中產階層」之人均月收入全都按5千元高估,然後與台灣的民眾來對比,新台幣與人民幣的匯率是4.4比1,在中國人均月收入5千元的「中產階層」,就相當於台灣的人均月收入新台幣2萬2千元。而台灣現在的最低工資是27,470元新台幣,一個三口之家,如果成年人都拿最低工資,這樣的家庭之人均月收入是新台幣18,300元。這樣一對比,中國當下的「中產階層」當中,收入較好的家庭不過相當於台灣領取最低保障工資的水準。

中台中產兩對比,台灣中產多七倍

中華民國國立政治大學2022年發表了一份報告,《台灣中產階級所得變動趨勢之研究》。這份報告介紹,研究人員使用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財政部的財稅資料庫之行政資料和勞動部的勞工保險資料庫,分析了台灣2004年到2020年中產階級之家戶或人口佔比與所得變化。這個報告的研究者採用國際上通用之中產階級定義,即家戶或個人所得介於全體所得中位數的75%至200%者。

那台灣的中產階級大約有多少人呢?在2004–2020年間,家庭收支調查的結果是,中產階級家庭的比重大約是55%;中產階級之總所得(可支配所得)佔全體的比例,從2004年的60.1%-61.7%,成長到2020年的66.6%-67.47%,其中以勞務所得為主;隨着所得的提高,中產階級的勞務所得佔比會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營利與股利所得、利息所得與其他所得。

上文提到,中國的「中產階層」中收入較好的家庭,收入大約相當於台灣領取最低保障工資的家庭之收入水準。收入相差這麼多,那是不是中國的物價比台灣低很多,因此中國中產家庭的實際購買力更強呢?其實,中國沿海大城市的物價和台灣差不多;但中國內地城鎮和鄉村的物價,會比台灣低一點。

如果對比中國和台灣中產階層的比重,中國的「中產階層」相當於全國人口的7%,而台灣的中產階層相當於總人口的55%。也就是說,台灣的中產階層百分比,是中國「中產階層」百分比的8倍;或者說,台灣的中產階層比重,比中國多7倍。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