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新華社:溫家寶對教育不滿意 聽課講話全文披露

    老師們好,今天上午,我在三十五中初二(5)班聽了5堂課,中午和同學們一起吃了飯。下午和老師們座談,聽取意見。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也來了。在教師節前夕,我用整整一個上午聽5堂課,一方面,用這種方式表示對老師們的尊重;另一方面,想深入地了解一些教學的真實情況。再過幾天就是教師節了,我首先向全國廣大教師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今天主要是聽老師們的發言。為了使會議開得活潑一些,在大家發言之前,我想對上午5堂課做個點評,互相切磋。如果說的不對,請你們批評。

    第一堂聽的是數學課。這堂數學課主要是講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老師講清了概念,這非常重要,基礎課必須給學生以清楚的概念。她還講了三角形全等的四種條件,以及兩邊一角全等的幾種情況。老師在講這個內容的時候,用的是啟發式教學,也就是啟發同學來回答。老師在問到學生如何丈量夾角的度數時,同學們回答了好幾種,比如量角器、圓規、尺子。我覺得這堂課貫穿着不僅要使學生懂得知識還要學會應用的理念。最後老師提出兩邊夾一角的判定方案,也就是SAS判定方案,並且舉出兩個實例讓學生思考,一是做一個對稱的風箏,這個對稱的風箏實際上是兩邊夾一角的全等三角形;二是一個水坑要測量中間距離,水坑進不去,是應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對應邊相等,用這個概念通過全等三角形把這個邊引出來。這兩個例子都是聯繫實際教學生解決問題。所以這堂數學課概念清楚、啟發教育、教會工具、聯繫實際,說明我們數學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改進。總的看這堂課是講得好的,但是我也提一點不成熟的意見:我覺得40分鐘的課包容的量還可以大一點,就是說,一堂課只教會學生三角形全等判定,內容顯得單薄了一些,還可以再增加一點內容。

    第二堂聽的是語文課。老師講的是《蘆花盪》,在座的可能有不少老師講過,我過去也讀過,但今天和學生們一起讀,覺得別有一番新意。缺點是開始沒把作者的簡要情況給同學們介紹。既然是講《蘆花盪》,作者又是孫犁,是中國現代的著名作家,他曾經寫過什麼著作,有過什麼主要經歷,我覺得有必要給學生講講,但是老師沒有講,也許是上堂課已經講過或下堂課要講。孫犁是河北安平人,他一直在白洋淀一帶生活,1937年參加抗日,所以他才能寫出像《蘆花盪》和《荷花澱》這樣的文章。講作者的經歷是為了讓學生知道作品源於生活。孫犁於1937年冬參加抗日工作以後,到過延安,然後陸續發表了反映冀中特別是白洋淀地區的優秀短篇小說,其中像《荷花澱》、《蘆花盪》都受到好評。但我緊接着就有一個驚喜,這是我過去上學時沒有過的,就是老師讓學生用4分鐘的時間把3300字的文章默讀完,我覺得這是對學生速讀的訓練,是對學生能力的鍛煉。她不僅要求學生專心,而且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我們常講人要多讀一點書,有些書是要精讀的,也就是說不止讀一遍,而要兩遍、三遍、四遍、五遍地經常讀。但有些書是可以快速翻閱的。默讀是我聽語文課第一次見到的一種教學方法,而且是有時間要求的。我發現學生們大多數都讀完了,或許他們事先有預習,或許他們真有這個能力。緊接着老師又叫學生概括主要故事情節,這是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我以為非常重要。3300字的文章要把它概括成為3句話:護送女孩、大菱受傷、痛打鬼子。要有一定的邏輯性,要抓住文章的核心,這不容易。我上學時最大的收穫在於邏輯思維訓練,至今受益不淺。這種方法就是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概括能力。緊接着老師又要求學生通過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來懂得寫人和寫事,這裏既貫穿着認知,又貫穿着思考和提升。老師特別重視人物的描寫,因為孫犁這篇東西用非常質樸的語言寫了一個性格鮮明的抗日老人,其中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四個字:自尊自信,這是他人格的魅力。因為他能夠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表現出鎮定,當他認為這件事情做得不好時又十分懊喪。語文教師還讓學生進行了朗誦。我以為語文教學朗誦非常重要,它是培養學生口才的一條重要渠道。如果我們引申開來,由邏輯思維到淵博的知識到一種聲情並茂的朗誦就是一篇很好的演講,需要從小鍛煉。老師特別重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講到課文的高潮時,她講這位老人智勇雙全,愛憎分明,老當益壯,點出老人的愛國情懷,然後概括出老頭子最大的特點是抗戰英雄,人民抗戰必勝,偉大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講到這堂課的中心思想是要熱愛祖國。這樣,就把課文的內容升華了。

    第三堂聽的是走進研究性學習課。這是我從來沒聽過的課。聽了課我懂了,其實是開闊學生的思維,用我們可以經常接觸到的一些事情來深究科學的原理,提出問題,獨立思考。這堂課老師講的是「教室」,就是要建一座好的「教室」應具備哪些條件。學生紛紛回答,幾乎我想到的他們都談到了,從窗戶到門,從隔音到節材。最後,老師把它概括為四個方面,叫做你想研究什麼問題——研究「教室」;怎麼開展研究——研究「教室」的方方面面;和誰一起研究——老師和同學;怎樣表達研究成果——把學生的經歷、實踐和參與結合在一起。但我坐在課堂上就在想,非常重要的一點學生們卻沒想到,就教室而言,建築安全應是第一位的。學生沒想到,教師也沒想到。經濟適用都想了,但是安全沒想到,也就是說學生沒有想到防震知識,這算個缺點吧?這堂課講得還是不錯的,比如教室的設備甚至深入到多媒體,投影、攝影頭,節能深入到節能材料,深入到經濟上的性價比。還有一點,就是老師提問時,一個學生說我喜歡岩石,想研究岩石,這個學生也可能不知道老師備課的內容是要講「教室」,但是老師很快把他的問題扭過去了,因為這堂課不是這個主題。這裏反映出一個問題,就是教這堂課要求老師的知識非常淵博,學生愛好涉及的是大自然,老師講的是「教室」,而對學生好奇的大自然應該給予積極回應。對學生的回答,老師應因勢利導,問他看過多少種岩石,知道名字嗎?老師就可以講岩石的分類:沉積岩、岩漿岩、火山岩,啟發學生熱愛岩石,從而熱愛地質。我不是讓老師把原來備課的內容改變,而是因為學生想聽的是大自然,老師要講小空間,用簡練的語言和提問的方式回答大自然的問題是必要的,而且並不困難。最後,老師展示了這個學校的研究成果,35中做過園林研究,做過抗紫外線的研究,做過冬小麥的研究,做過城門與城牆的研究,做過節水灌溉的研究,做過環境因素和生物的研究,還有很多學生獲獎。這是一堂很好的課,但老師可以更放開一些,不要求老師是萬能的,老師可以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帶回去思考,下次再給他們解答。

    第四堂聽的是地理課。老師用提問的方法,問學生暑假到過哪些地方。我真沒想到學生到過那麼多地方,不僅是國內,而且到過國外。我仔細翻了課本。這門課把我們過去的地理與自然地理合併了,甚至擴展到把地理、地質、氣象、人文結合起來,是一本綜合教材,可能現在學地理的時間要比過去少了。但是講華北一下子我就聽糊塗了,因為課本講的既不是自然分界,又不是經濟分區,也不是行政分區,華北怎麼把陝西、甘肅和寧夏包括進去了(附:出版社回應)?課本對中國區域劃分的依據不足,無論是自然的、經濟的還是歷史沿革的劃分都沒能講清楚,有的是錯誤的。此外,課本關於中國的區域差異一章就講了中國的五大區域,即華北、青藏、沿海、港澳和台灣,這就更不全面了。我贊成把地理、地質和氣候結合起來,這就如同把人與自然、環境結合起來一樣。過去大學的地質地理系就包含這三個方面。已故的劉東生院士之所以在研究黃土高原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是因為中國有世界上最厚、面積最大的黃土層,這給他提供了有利的研究條件;另一個原因是他對地理、地貌、地質和氣候的關係,特別是黃土的成因以及黃土形成與氣候變化的關係研究得很深。我贊成編寫教材時把這幾方面結合起來,但要把基本概念講清楚。現在孩子們見識很廣,他們到過很多地方,老師講得也很好。課本要保持嚴謹規範和學術的百家爭鳴,使學生從本質上理解地理學真正的科學內涵。

    最後我聽了一堂音樂課,應該說是欣賞了一堂音樂課。老師很活潑,這堂課先是播放了米高·傑克遜的《我們同屬一個世界》,這堂課的主題是讓世界充滿愛。我對音樂是門外漢,但是我邊聽邊感到這是一堂藝術薰陶課,對孩子是藝術的薰陶,也可以說是堂美學課。美學是什麼?大概中學沒開過這門課。中國研究美學有名的是朱光潛先生。美學從大的方面講就是真善美,就是世界事物的真善美,這就是那首歌的真諦。因此聽完課我就即席講了一篇話,我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一切。一堂音樂課讓孩子們通過唱歌來懂得人世間的愛,懂得人世間的真善美。其次是人們的心底。孩子們都有心理活動,就是孩子們心底都有知、情、義。這就要求學生要有愛心,懂得愛父母、愛老師、愛家鄉、愛祖國。在河南南陽我給學生們在黑板上題詞就是三句話:愛父母,愛老師,愛南陽。我認為這是思想教育,孩子們記得清清楚楚。人最起碼的愛就是這些,愛父母愛老師愛家鄉,再歸結起來就是愛祖國了。所以這就要求學生有愛心,懂得愛同學、愛老師、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這就要求學生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什麼?就是追求真知。錢學森是大科學家,但很少人知道他是畫家。他從小就受藝術的薰陶。大家都知道李四光是地質學家,但很少人知道他是我國第一首小提琴協奏曲的作者。錢老曾經親口對我說,我現在的科學成就和小時候學美術、學音樂、學文學是分不開的。因此他提倡學理科、工科的也要學藝術,學藝術的也要學工科、學理科。他在被授予功勳科學家時的即席講話說:「我有一半的功勞要歸功於我的夫人。」他夫人蔣英是鋼琴家。我對他夫人說,你的藝術對他的科學工作很有啟發。追求真知,辨別真偽,尋求真理、趨善避惡,為民造福,應該是美學教育的內容。我們要求學生做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就應該在這些方面都具備一定的知識,具備一定的愛好。上午聽課時我也服從音樂老師的命令做了遊戲,感覺和孩子們在一起非常幸福。我對孩子們說我愛你們,我祝福你們。

海外網友評論:溫總理應該是常委里最有才華的一個,跑到中學聽了大半天的課,說明真的沒有多大的實權施展抱負了,尤其是在他肯定了普世的價值觀之後,基本沒有發言權了,只能在影帝的道路上繼續前行。濟世無為,但求自保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成圳鋒

來源:新華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