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與傅女士和秦剛三角戀? 他從未被抓

——夜話中南海:苟仲文靠奧運吃奧運?張曉明應該是平安降落!

作者:

我們本專欄的上篇文章《高危職業:連續三任證監會主席都下場可悲》播出和刊登後,有網友跟帖說:「大貪官能去政協,算善終。」

這話用來描述日前剛剛被「增補」進全國政協二十屆中央委員的馬曉偉和易會滿身上很合適,但也只適用於當前,往後的事情誰說得准呢?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先後擔任過遼寧省長和司法部長的唐一軍落選二十屆中央委員之後,不是被平級調進政協系統了嗎?如今還不是應了那句,「不是不報,時機未到」?

說到唐一軍,就不能不說本月六日全國政協常委會上「決定」出的一系列人事安排中的另外兩個正省部級幹部--苟仲文張曉明的下場及去向。

出生於1957年6月的苟仲文在前年秋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上沒有被安排連任中央委員,再正常不過。二十大召開的前兩個月,他就因為已經年滿65歲而被宣佈免去了國家體育總局局長的職務,當月即被「增補」為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同時被任命為全國政協的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去年3月召開的十四屆全國政協一次會議上,苟仲文被安排連任了這一職務。雖說「專業」不對口,但絕對是平安降落。可惜好景不長!

關於苟仲文,進秦城是毫無疑問的。至於他的具體罪行,能夠被公開的部分不久之後就會出現在起訴書和一審法庭的判決書里,諸如接受足球界賄賂,縱容親屬(主要是他那被網傳已經及時「外逃」的獨生兒子)「靠體育吃體育」,以及權色交易……等等。而大概率不敢被中共當局公開對外宣佈的則是「靠奧運吃奧運」,即苟仲文在擔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和中國奧委會主席期間,借籌備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場館建設之機大吃回扣,甚至在「歸化谷愛凌的費用方面也存有重大疑點」。

中國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苟仲文,曾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

和苟仲文同為十九屆中央委員的張曉明出生於1963年9月,二十大上未能連任中央委員,當然不是年齡原因。

人大法學院本科畢業的張曉明的專業是刑法,但大學畢業後的工作去向不是司法單位而是當時的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而且僅花了4年時間就熬成處長。

1997年7月香港「回歸」,一個月後時任國務院僑辦主任廖暉即被平調為港澳辦主任、黨組書記,張曉明則被宣佈為港澳辦「黨組秘書」。張曉明官升副司長、司長後,還是繼續隨侍廖暉,直到2004年被提拔為港澳辦副主任。

剛滿41歲就晉升副部長級職務的張曉明之所以有如此官運,直接原因當然是廖暉不斷向中組部的舉薦。要知道,此前因為父親廖承志突然去世而被緊急從部隊「轉業」到國務院繼承父志,從部隊的副團職幹部直接晉升國務院僑辦副主任的廖暉,也是時年41歲。

廖暉的國務院港澳辦主任職務持續了13年之久,於2010年10月交棒給了來自外交系統的王光亞。王光亞在這個位置上坐了6年零11個月,其間張曉明擔任他第一副手的時間持續至2012年年底,並在此職務上於2012年11月「當選」十八屆候補中委。

十八大開過之後,剛剛連任中央委員的時任駐港中聯辦主任彭清華被內定調回內地高就「封疆大吏」。駐港中聯辦主任的繼任人選,中組部照例是要向當時還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廖暉徵求意見的。於是,時年49歲的張曉明又官升一級,於2012年12月18日被正式宣佈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

2017年9月,年近68歲的王光亞被宣佈交出港澳辦一把手位子,張曉明順勢上位。此前的他已經被列入十九屆中央委員候選人「建議名單」了。

2017年10月,張曉明順利「當選」中央委員。此時的張曉明才滿54歲,到2022年召開二十大時,也才滿59歲。但是,2020年2月的「中共治港(澳)機構大調整」過程中,不但把他的港澳辦一把手職務改成了(常務)副主任,而且也就此斷送了他在日後的二十大上連任中央委員的可能。

記得當時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相關分析文章,是以《香港示威:張曉明降職,「習家軍」夏寶龍接掌港澳辦,北京治港機構大調整》為標題。意思是,張曉明是因為「香港示威」而被「問責」了。

而當時的牆內網站上,則出現過習近平「恨屋及烏」,找不到把柄整肅廖暉,就找機會拿廖暉最信任的張曉明出氣的說法。所謂「恨屋及烏」的故事是說,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當年曾與廖承志「面和心不和」,以至兩家關係「形同陌路」。而習近平上台之後,廖暉又從未對他趨炎附勢。

如上說法姑且一聽,而筆者更認為,當時習近平主導「治港(澳)機構大調整」的首要目的並非是處罰當時的治港、駐港機構負責人,而是為在國務院港澳辦基礎上「組建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做組織準備。既然是中央港澳辦,其一把手當然應該是副國級。所以,張曉明當時被「降職」是必然的。

關於2020年初的「治港(澳)機構大調整」過程中,習近平為何要指定正在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的夏寶龍改兼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和港澳辦一把手,當時有一篇牆內的網友文章分析得十分到位:夏寶龍是典型的地方大員,擁有地方治理所需的所有知識結構、技能及政治經驗(相比之前港澳辦的歷任主任,從廖承志、姬鵬飛、魯平、廖暉、王光亞到張曉明,都是外交體系、統戰體系、港澳體系的幹部)。在中國政治體制下,地方大員才是國家的治理者……。

而如上文章作者沒有分析到的原因則是,習近平在決定將港澳辦升格為副國級的前提下,當時現成包括張曉明在內的所有負責港澳工作的正部長級幹部中,確實是沒有一個有資格升任副國級。

港澳辦升格之後,張曉明為什麼只輔佐了夏寶龍兩年多時間即被逐出這一系統?首先一個原因,當然是外界所分析的「卸磨殺驢」;其次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正值二十大籌備,時任十九屆中央委員的張曉明已經沒有可能被安排在二十大上連任,而他的全部工作經歷都是在港澳治理系統的履歷短板決定了中組部也只能在政協系統為他找個位置。於是,趕在二十大召開的前4個月,張曉明即被宣佈調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

[page]這裏說明一下,歷屆全國政協的副秘書長有一大堆,全國政協官網上部分副秘書長的名字後面特別加注「兼職」,而未被加注「兼職」的,就都是在政協拿工資的。就如同我們本專欄上篇文章中介紹的全國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的「駐會」副主任一樣。

2022年6月,官宣張曉明調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時特別說明了是「正部長級」,只是此後在政協官網上出現的副秘書長名單中,他是被排在常務副秘書長鄒家怡之後。

出生於1963年的鄒家怡與張曉明同歲,比張曉明早10個月進入政協系統。此人大學本科就讀國際關係學院,全日制碩士學歷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系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長期在國務院財政部工作,擔任過駐世界銀行的中國執行董事,財政部對外財經交流辦公室主任、國際經濟關係司司長、部長助理等職務。2015年12月,鄒家怡調任中紀委駐中央外辦紀檢組組長,官至副省部級。2017年4月,她又被宣佈為監察部副部長,同年10月「當選」十九屆中央紀檢委常務委員,8個月後即重返財政部任副部長。自此,這位鄒家怡一度被內部人士看好為財政部長最可能的接班人選。

在財政部任副部長的時間是3年零兩個月,鄒家怡即奉調全國政協,官至正部長級。

張曉明(上圖)成為全國政協的正部長級(專職)副秘書長之後,中共政壇內部曾有議論說,鄒家怡會在二十大上被安排「當選」中央委員,然後就會在2023年3月的「兩會」上被安排「回鍋」財政部,接替「到點下車」的劉昆;同時安排張曉明為新一屆政協的常務副秘書長。

而後來發生的故事則是說,因為何立峰堅持要安排自己的親信執掌財政部,於是就有了由劉昆暫時連任幾個月時間的財政部長,然後交棒給藍佛安的說法。

說句公道話,讓鄒家怡在政協當管家,實在是人才浪費。今年4月初,美國財長耶倫女士訪華後,有一位中共財政部出來的退休官員對筆者說,財政部里人人都知道,只有鄒家怡才是有資格、有能力與耶倫對話的人。但何立峰「武大郎開店」,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

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就比較詭異了。去年3月才被宣佈連任全國政協(專職)副秘書長職務的張曉明今年3月即被宣佈免去這一職務,3個月後的本月6日,又被宣佈其辭去十四屆政協委員、常委的「請求」被表決同意。對此,外部媒體關於這是習近平對「江派」的進一步清洗的說法不夠聳動,而張曉明「落馬」是因為曾和秦剛共享一個女人的說法才最抓人眼球。比如一篇標題為《外界傳又是因為傅曉田!這人也因她被拉下馬》的報道文章說:張曉明此次被免除政協職務,明顯是犯下嚴重錯誤。因張曉明與中國前外交部長秦剛的情婦、鳳凰衛視女主持人傅曉田關係密切,因此外界認為,他被免除職務原因是涉嫌了秦剛案。2023年7月就有中媒指出,張曉明向《鳳凰衛視》負責人劉長樂施加壓力,要求給予傅曉田特殊地位,甚至為此擠走了有業務能力的資深媒體人……。

另有一家視頻媒體播報內容中的標題之一,就是《獨家:命令鳳凰老闆,安排傅曉田上位,張曉明3月被抓!》。

關於傅女士和秦剛以及張曉明之間是否曾經存在過「三角戀」關係,筆者無從評論,但完全有把握說張曉明肯定從未被抓。依據就是,張曉明至今還是被以「同志」相稱的。

今年3月3日新華社播報的政協人事變更內容是:「……會議通過關於接受黃莉新同志請辭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的決定,通過關於免去張曉明同志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職務的決定……。」

其中,和張曉明一起被稱為「同志」的黃莉新「請辭」的原因,是她已經上任了上海市人大主任。

本月6日有關政協人事變更的新華社報道內容是:「經表決,……會議通過關於接受張曉明同志辭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的決定……」。

如果張曉明3月份就已經被抓了,怎麼可能在6月份的新華社通稿里還特別稱他為「同志」呢?

筆者所讀到的所有「反賊」媒體關於張曉明的分析報道文章,全都對中共官媒仍稱張曉明為「同志」的事實視而不見。

相比較而言,我們自由亞洲電台今年3月3日的報道文章《張曉明被免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另一個秦剛?》就很客觀。文中先是原文引述《人民日報》中仍稱張曉明稱為「同志」的相關報道,繼而又介紹新加坡《聯合早報》注意到,中國官媒報道上述消息時仍以「同志」稱呼張曉明;網媒「香港01」則引述一名曾與張曉明經常交流的不具名建制派政黨成員表示,可能中央對他未來的工作另有安排。

筆者查找了過去一些年來全國政協人事變更的內容,其中之一是2021年3月3日,當時由汪洋主持的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作出的人事更動事項為:「會議經過表決,通過關於免去鄒曉東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職務的決定……。通過關於免去郝遠同志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職務,接受其請辭委員的決定。」

其中,鄒曉東被免去副秘書長是因為他已由黨內的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改任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而郝遠則是因為此前兩個月已經被宣佈從甘肅省政協副主席位置上卸任。此時的郝遠還差幾個月就滿64歲了,已經超過了二線副部級崗位上的正常退休年齡(63歲)。

而如今,還不滿61歲的張曉明在離開政協但仍被稱為「同志」的同時,是否有新的職務外界不得而知,所以不排除是在受到了輕處分的前提下,被要求提前退休的可能。當然,也不排除他事實上已經擔任了某個按照慣例並不立即對外發佈的黨內職務。比如,鄒曉東當初被免去政協副秘書長職務之後,也是過了一段時間才借他在新崗位上出席會議之機讓外界知道了他離開政協的原因。

不過呢,張曉明即使是已經被安排提前退休,仍稱他為「同志」就說明他算是平安降落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