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大陸媒體:中國飼料全行業已經潰爛

即使是奶粉事件歸於淡漠之後,我們卻依然未能得以倖免與保全。一隻蛆蟲長出了翅膀,以一種令人心理不適的方式在公共空間裏飛翔,讓橘農的憂傷與消費者的恐慌灑落一地。與此同時,三聚氰胺仿佛一個幽靈,帶着風暴的味道,仍舊徘徊不去。兩隻分別產自大連與湖北的「壞蛋」連番在香港被檢出三聚氰胺超標後,再次危及國人已然芨芨可危的食品安全信心。目前,大連韓偉公司與湖北湖北鵬昌公司已召回所有問題雞蛋,韓偉已公開道歉,涉嫌向其提供含有三聚氰胺飼料的廠家法人代表已遭刑拘。但這還只是一個憂傷的開始。

    雞蛋中如何出現三聚氰胺?一貫審慎的有關部門仍舊無改其審慎,國家質檢總局表示目前還不會啟動全國性調查行動,農業部表示「究竟是雞蛋產出過程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尚不清楚」,但公眾和媒體質疑的目光已經不約而同指向了「已經被毒染的飼料行業」。10月30日《南方日報》報道指出,有調查表明,在動物飼料中加三聚氰胺,在飼料行業內生存的歷史至少已有五年,早已成公開的「行業秘密」。同時,加有三聚氰胺飼料的供應範圍幾乎涵蓋了整個飼料行業,牛羊飼料、禽飼料、豬飼料和水產飼料都或多或少地混有三聚氰胺。更令人吃驚的是,加入動物飼料中的三聚氰胺,基本來自於化工廠廢渣。報道認為,一場針對三聚氰胺的專項整治風暴,正席捲中國飼料行業。

    每一種讓人憂傷的後果,都來自於這樣令人觸目驚心的幕後。「壞蛋」之雞,「毒奶」之牛……都在所食問題飼料上找到一種「眾生平等」的悲涼。與此同時,假如說有關全行業潰爛的報道一切屬實,那麼奶粉事件中僅僅將罪過歸於「不法分子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奶品濃度」的結果,所顯出的將是怎樣的游移、輕浮與迴避?同樣,假如說奶粉事件之被曝光,曾讓公眾目睹有關公共信息經過了怎樣的迂迴婉轉,才極不情願地為人所知,那麼「至少已有五年」、早已成公開「行業秘密」的有毒飼料問題,所呈現又是怎樣的塌陷與失范?原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已去職,那麼又有誰來為這更讓人黯然神傷的現實負責?

    或許事後的問責真像論者所說的那樣,已不具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這並不能替代體制的修復與改觀。顯然,飼料全行業的潰爛,所表明者並非這些行業從業者的良心大大變壞,而只能是體制中驚人的失察、疏漏與缺陷。從2007年5月美國爆出「毒寵物事件」,其罪魁被證明是江蘇一家企業生產的含有三聚氰胺的飼料,而且有證據表明,該企業早在2004年就已開始這一勾當之時起,我們沒有看到有什麼有效的措施來堵漏補遺。甚至直到今年9月中旬遼寧一村莊數百隻結石貉子陸續死亡,「三聚氰胺再次扮演動物殺手本色,但仍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無數次食品安全事件之後,我們真的有勇氣承認,有膽量反思,有能力改變嗎?

    一個飼料行業,仍然只是食品安全鏈條中的一環。食品是從田野到餐桌一個完整的鏈條,囊括了從生產到運輸、到加工、到配方、到製造的每一個環節。所以一袋飼料所引發的,不只是飼料行業的災難,它更將兌現為整個食品安全領域的災難。這樣的災難,沒有誰是受益者。如果我們的利益保護總是傾向於企業或生產者,而不是以消費者為中心,如果我們依然沒有一個透明有力的質量監管體系作為支撐,那在一輪又一輪的食品安全風暴中已然變得風飄雨搖的消費心理,將怎樣得到慰解?那些災難中的企業又將何以得到自保?就在幾天前,溫家寶在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上慨然表示,中國有決心在食品安全問題上贏得世界信任。那麼讓我們共同期待,並且祝福。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新聞晨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