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東莞打工者大規模抗議 官方連夜緊急讓步

—數百打工者群起抗議 東莞楊涌村連夜拆除圍村收費設施

廣東東莞市大朗鎮楊涌村近期因一項「圍村收費」新政,引發數百名外地務工人員的集體抗議。

由於抗議規模大、民怨沸騰,警方未能強行驅散,收費設施最終被連夜拆除,當地村委會接受記者查詢時說「已取消停車場收費」

事件爆發於上周一(6月2日)傍晚,持續至晚上十一點鐘,村委最終連夜拆除停車收費設施,並暫停收費政策。

據多名現場目擊者回憶,6月2日晚6時許,一些外來工將電動車和私家車停靠在新設的停車點前,表示對收費不滿。

隨著不滿情緒蔓延,越來越多居民加入,至晚上8時許,聚集人數達兩三百人。

當地一快餐店員工接受本台採訪時說,「我送餐回來,看到路口圍了很多人,大家都說交這個錢沒道理,電動車也收費,我們每天為這點錢辛苦奔波,我一個月不到4000元,每月還要交租金,要吃飯,現在要交停車場費,突然就來個240元一個月,我們哪吃得消?這也太離譜了。

村委「智慧管理」說法難平眾怒根據楊涌村委6月1日貼出的通告,自當日起非本村居民的機動車進入村內停車將收取費用,月票240元,臨時停車一小時3元,每日18元。

村委宣稱該舉措是「智慧停車管理」的一部分,旨在改善村內交通秩序與資源分配。

但在以外地租戶居多的居民結構中,該政策引起強烈反彈。

來自廣西的黃女士在當地從事家政工作,她告訴本台:「誰都沒收到通知,就直接裝杆收費,很多人靠一台電動車接活為生,如今連停在家門口都要交錢,大家才憤怒地站出來,有人還邊直播邊喊話,說『讓全國人看看打工人的日子』。

」社交平台X賬戶「昨天」發佈的現場視頻顯示,抗議者高喊「拆杆、還路」,並動手拆卸停車場圍欄與道閘。

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事件當晚的視頻迅速傳播。

畫面中,大量群眾圍堵村委會和收費站,高呼「退錢」「拆掉」「我們要活路」等口號,引來眾多網民關注。

有評論指出:「村委就是看準打工人沒組織、沒後門,才敢這樣亂搞。

警方未強制清場村委連夜拆除設施面對突如其來的大規模集會,當地警方於當晚8時許派出大量警員趕往現場戒備,但未採取強制清場措施,而是以維穩為主,勸離未果。

至當晚11時,在警方協調下,多輛工程車進入現場,將新近設立的收費道閘、圍欄等設施拆除。

拆除過程中,現場爆發陣陣掌聲與歡呼,氣氛略顯激動,但未發生大規模衝突。

一位不願具名的村民說,此次收費實為村委試圖增加集體收入:「說白了就是收錢增加村委會收入。

但他們做法太粗暴,事先也不打招呼,一紙通告就要大家交錢,很多人不滿。

」記者致電楊涌村民委員會,一位女性工作人員證實設施已被拆除,並稱建停車場本意是「為規範管理」。

她表示,「我們這裏哪一個村沒有收費停車場?你可以去周圍問一問,我們村現在把停車場拆掉了,事情解決了。

」不過,廣州的法律界劉律師認為,村委未經上級政府授權,擅自設卡收費,可能構成「亂收費」行為,涉嫌超越法定職權範圍。

他對本台說:「目前多數村集體無收費權限,尤其面對外來人口採取選擇性收費,更易激化矛盾。

」關注勞工問題的學者陳先生說,此事件暴露出當前基層治理模式中的制度短板,尤其在處理外來人口與本地村民利益衝突方面,缺乏有效協調機制。

「打工群體長期被忽視,政策制定幾乎沒有他們的參與,這本身就是一個隱患。

」近年來,廣東多地農村推行「圍村式」停車管理模式,設置圍欄、道閘並對進入村莊的外來車輛收取費用。

這類「智慧管理」在提升村莊集體經濟的同時,也不斷引發輿論爭議。

廣州增城新塘鎮亦曾發生類似抗議2024年12月,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的大敦村就曾因設立停車收費制度遭遇大規模反對。

村民與租戶集體聯名反對,最終村委不得不撤銷政策,恢復開放通行。

網絡觀察人士評論認為,在人口流動頻繁、外來務工群體密集的珠三角城郊結合地帶,類似矛盾正日益凸顯。

如果沒有參與機制的治理,只會製造更多的人群對立。

另外,6月8日晚,大朗鎮大井頭村的村民再次赴大朗鎮政府靜坐,追討3.6億元項目保證金,他們的維權行動已經持續了兩年。

據海外X平台賬號「昨天」發佈的視頻顯示,大井頭村民坐在馬路兩側,拉起橫幅要求當局歸還項目保證金。

現場未見當地政府出面干預村民的行動。

RFA_Chinese/status/1933367698110791819">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614/223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