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美國45%的買房者都後悔了,因為…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約有45%的美國房主對購買當前住房感到後悔。

其中最常見的原因並非房價本身,而是房屋維護和各種隱藏費用遠超預期,令人壓力山大。

消費金融平台Bankrate在其發佈的《2025年住房可負擔性報告》(2025 Home Affordability Report)中指出,許多購房者在最初的預算中低估了房屋擁有帶來的持續性支出,這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居住滿意度,甚至對財務狀況造成了負面影響。

根據Bankrate於2024年6月發佈的另一份調查《房屋所有權隱藏費用調查》(Hidden Cost of Homeownership Survey),一個典型美國房主每年在抵押貸款之外的住房相關開支高達18,000美元以上,而在像加州、夏威夷這樣的高成本州,這一數字甚至逼近29,000美元。

這些所謂「隱藏成本」包括但不限於:

房產稅

房屋保險

水電氣及網絡賬單

日常維修維護費用

景觀維護、清潔、害蟲控制等服務費用

這些開支在購房時往往未被列入購房預算,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月月結算,年年加碼」,成為許多家庭經濟上的無聲殺手。

Bankrate調查中列出的前五大購房後悔因素,包括:

維護成本和隱藏費用過高

地段不如預期

房屋面積不足或佈局不合理

購買時過於倉促

貸款條件不理想(利率過高)

Bankrate高級經濟分析師馬克·哈姆里克(Mark Hamrick)指出,許多購房者在出價和簽約時將注意力放在首付與月供上,卻忽視了長期持有的成本。「如果你沒有把這些支出算進去,可能會陷入債務,甚至被迫推遲原本必要的房屋維修。」

專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幫助潛在購房者在決策前做好更全面的準備:

1️⃣購前「做功課」比事後「填窟窿」更省錢

據房產平台Zillow建議,買房前應聘請專業驗房師對房屋進行全面檢查。雖然這會增加前期成本,但卻能提前發現如屋頂老化、管線問題等潛在維修項目,避免未來巨額支出。

此外,驗房結果還可用於與賣方談判價格或要求修復,有助於買家在交易中掌握主動權。

2️⃣定期維護比臨時搶修更省心省錢

房子住進去並不是結束,而是責任的開始。Zillow指出,房主應主動制定維護計劃,比如每季度檢查一次供暖、空調系統,定期清理排水溝等,以免「小問題變大災」。

3️⃣不要衝動買房,量力而行

哈姆里克提醒,購房決策不應受到情緒驅動或市場壓力影響。「購房者應評估自己的整體財務狀況,不僅要有足夠現金支付首付,還要預留一筆『緩衝金』應對各種隱藏支出。」

如果對自身購房能力沒有把握,諮詢房產經紀人或理財顧問,以評估最適合自己的預算與貸款方案,是非常必要的一步。

本次調查反映出一個現實:即使房價回調或利率下降,住房負擔問題依然嚴峻。許多家庭在購房過程中忽視了「擁有成本」的全貌,最終影響居住品質、生活穩定,甚至加劇家庭負債。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華人生活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614/2232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