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加強審核並撤銷中國學生的簽證,這打亂了很多人的美國留學夢,不少體制內的家庭已經放棄赴美留學的選項。
川普政府撤銷中國學生簽證的舉措,在董安琪(音譯,Anqi Dong)的美國留學夢想尚未開始就被打亂了。
這位30歲的上海律師於今年1月申請了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的博士項目,但她現在放棄了這個計劃,稱有關外國學生的負面消息每天都在增加。
「現在美國的一切看起來都太不確定了,」她說,「我現在在考慮芬蘭和挪威的項目,這兩個國家我以前根本沒想過。但它們富裕且穩定。」
中國學生成為川普政府加強美國高校對外國人審查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國務卿馬可·魯比奧周三表示,將「狠狠」撤銷中國學生的簽證,包括那些與中國共產黨有聯繫或就讀於關鍵領域的學生。他還表示,未來來自中國和香港的申請將面臨更加嚴格的審查。
魯比奧指出,由於中共在中國人的生活和各類機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包括在大學中的影響力,與共產黨有關的人群範圍非常廣。雖然黨員人數不到一億,但實際與中共有聯繫的人數遠遠超過這一數字。
這些舉措迫使中國學生尋找其他選擇,儘管一些留學顧問建議學生暫時觀望,因為美國的政策可能會有所改變。總部位於上海的力德有威(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周慧穎表示,至少30%的客戶已經取消赴美留學計劃,或正在申請澳大利亞、英國、新加坡等地的學校作為備選。如果川普政府宣佈新的限制措施,這一比例可能上升至約50%。
周慧穎表示,原本打算赴美讀書的家庭通常只考慮美國學校,幾乎不會看其他國家,但現在很多人開始動搖。
「這些政策非常反覆無常,真的讓客戶感到不安,」她說,「有些家庭的父母是體制內的黨員,他們現在非常擔憂,已經放棄美國這個選項。」
局勢混亂
這些簽證限制是川普回歸白宮後更廣泛打壓行動的一部分。他承諾將禁止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進一步推動對這所精英院校的改革。本周早些時候,魯比奧命令美國駐全球大使館暫停為外國學生安排簽證面試。
目前,學生們面臨的狀況一片混亂。一些顧問建議尋找其他國家的機會,也有人建議繼續觀望,還有人對於打壓的廣泛程度意見不一。但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為,美中關係緊張背景下,留學生受到的威脅比以往更大。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的中國學生薑方洲(音譯,Fangzhou Jiang),也是大學諮詢公司Crimson Education睿深教育的聯合創始人,他表示自己盡力保持樂觀。但在上周收到有關哈佛的消息後,他已經在為最壞的情況做心理準備。由於還有一個學期尚未完成,他決定繼續保留房租,不做倉促決定。在哈佛,姜是模範學生,曾擔任學生會副主席。不過他也很清楚必須小心。
「我還是保持警惕,因為我現在的身份『兩頭都踩雷』,對吧?我是中國人,又在哈佛,」他說,「我背後可能有些大靶子,所以我不想盲目樂觀。」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之一
根據國際教育研究所的數據,中國是美國第二大國際生源國,僅次於印度。在2023-2024學年,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學生佔美國110萬國際學生的一半左右。
自川普首次當選以來,他一直在不斷加碼針對中國留學生的措施。2020年,他的政府宣佈,孔子學院美國中心必須註冊為「外國使團」,這使其受到類似使領館的行政監管。同年,美國撤銷1000多名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的簽證。
儘管如此,一些學生仍堅持留學美國,希望川普最終會改變方向。高端留學服務機構Dream Education聯合創始人Dennis Huang表示:「我大多數客戶對這些不斷變化的政策已經越來越有心理免疫力了,人們也做好了應對各種波折的準備。畢竟這不是川普第一次當總統,大家對他的反覆無常已經有心理預期了。」
Blueprint公司創始人兼行政總裁Brian Wang認為,這些限制主要會針對某些「被認為有政治傾向」的學生,或是與敏感學術領域相關的學生。他建議,已經在美國的學生要「對自己的行為保持警惕,包括社交媒體上的言論」。
根據國際教育研究所的數據,在美中國學生人數去年下降4%,至約27.7萬人。但他們仍是僅次於印度的第二大國際生群體。
來自上海的董安琪表示,她預計自己短期內不會加入這個群體。簽證問題「不僅影響在校生活,也會影響畢業後的規劃,」她說,「很可能新的政策還會對未來就業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