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多跟孩子說這4句話,他會一天比一天更優秀

遇到孩子頂嘴的時候,不少的家長都會感覺自己的孩子「學壞了」,開始「不聽話」了,認為孩子「翅膀硬了」。

但實際上,孩子頂嘴的這種行為是孩子成長必經的一個過程,一種常見現象,家長們不必焦慮,但要注意正確對待孩子的這種行為。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還敢頂嘴了?

當孩子長到一定年齡的時候,不少的家長都會陷入一種焦慮之中,這是因為,家長們發現自己原本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之間不知道什麼原因就開始「頂嘴」了。

孩子的這種行為,會讓家長們感覺自己的孩子處於「不可控」狀態,從而影響到家教效果。而孩子如果不受教的話,那麼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最近,磊幵媽媽就非常的焦慮,因為磊幵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聽話、懂事的孩子。

平時,媽媽如果有什麼需要磊幵幫忙的,磊幵從來都是立馬過來,絲毫沒有猶豫。要是媽媽對某件事否定了,那麼磊幵也會聽媽媽的,絲毫不會懷疑。

但是,一天早上,媽媽發現磊幵的頭髮髒的有點「膩」了,於是就讓磊幵洗頭,還說磊幵不愛乾淨。說完這些,媽媽就去準備早飯了。

要是在以往,磊幵肯定會乖乖的聽話,但是這次,磊幵卻並沒有這麼做,而是沒好氣的對媽媽說到:「我不洗。」

正在走向廚房的媽媽,就突然地停下了腳步,似乎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媽媽愣了幾秒鐘才回過神來。

「咋了?」媽媽並沒有意識到孩子在頂嘴,而是想着孩子是不是有什麼不舒服。

結果,孩子很不耐煩地告訴媽媽,自己不想洗,等自己想洗頭的時候再洗。

媽媽聽到磊幵這麼說,內心裏面頓時出現了慌亂、生氣等多種情緒,但由於之前磊幵一直很聽話,媽媽就想着是不是孩子遇到了什麼事情,於是這次並沒有磊幵的行為抓着不放。

不過,媽媽沒想到的是,在之後的這段時間裏,磊幵開始變得越來越「不聽話」,媽媽終於受不了了,在磊幵又一次否定媽媽的話時,媽媽終於怒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也敢頂嘴了?」

在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向聽話的孩子似乎在突然之間變得不聽話了,不知道孩子為何會這樣。

為什麼孩子會「頂嘴」?大多是因為這些原因

原因一:父母的影響

孩子和父母頂嘴,其實和父母的關係是很大的。比如父母平時工作很忙,沒有意識到和孩子溝通、陪伴孩子的重要性,這就可能會導致孩子形成一種獨立的個性,孩子更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生活等。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是父母去干涉孩子的決定、習慣、行為等,就可能會激發起孩子的不滿,從而出現頂嘴的情況。

說白了,就是父母陪孩子的時間太少,缺乏感情付出,親子關係也就變得淡薄,從而導致父母在孩子心中沒有什麼權威性,孩子自然就不聽父母的話了。

另外,父母對孩子的不尊重、忽視、怠慢等,都可能會激發起孩子的頂嘴行為。

比如不尊重孩子會讓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而頂嘴,不重視孩子會讓孩子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而頂嘴等等。

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孩子頂嘴都是因為家長的因素導致的,並不是孩子「翅膀硬了」。

原因二:發育到特定年齡段的正常現象

孩子發育到某些特定的階段時,也很容易出現頂嘴行為。就比如孩子個人意識初步建立的時候,也就是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頂嘴行為。

而孩子在到了小學初期階段,也就是六七歲的時候,也可能會出現頂嘴行為,這是因為孩子在這個階段掌握了太多的個人技能,覺得自己比較「能」而導致的。

而當孩子的青春期開始一段時間,大概是12歲以後,是最可能開始頂嘴的時候。

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身體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化層次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社會、世界的認知也更加深刻,從而過於自信而開始頂嘴。

也就是說,孩子發育到每個「叛逆期」階段時,都可能會出現頂嘴行為。

原因三:疾病因素

孩子如果患有一些疾病,是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性格暴躁的情況,從而引發孩子頂嘴行為的。

就比如孩子患有精神疾病,或是健康狀況一直得不到改善,或是受到了某種刺激等等。而這種情況導致的頂嘴還是比較少的。

孩子開始頂嘴,父母要學會多說這4句話,孩子將會更優秀

1)說「事實」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上來就「責怪」孩子,這樣孩子很難聽進去。

而我們要學會說「事實」,讓孩子自己去判斷這個「事實」的好壞,決定如何去做。

比如孩子頭髮很髒卻不洗頭,我們可以說「我看到你的頭髮很髒」,孩子就不容易頂嘴。

2)說「感受」

對待孩子的一些問題,我們需要給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明白這些事情會讓人們產生什麼樣的感覺。

比如孩子不洗頭,我們可以說:「頭髮很髒,會讓我感受到不舒服」,這樣孩子也能夠體會到「髒」會影響自己的交際。

3)說「自己的意見」

之後,家長可以給出自己的意見,這其實就是我們希望孩子去達成的目的。

不過,在說法上要注意以「自己的意見」的方式說出來,比如「我認為洗過頭後會很乾淨」,而不是「你趕快去洗頭」。

因為前面一句只是提意見,聽不聽主動權在孩子,而後一句是「命令」,缺少了尊重,讓孩子聽到就想頂嘴。

4)使用「商議」性語言

當我們期望孩子做某件事,執行某個行為的時候,建議使用「商議」性語言。

比如我們提出自己的意見之後,孩子還是不洗頭,我們就可以和孩子「商議」,而不是強制。

當孩子獲得足夠尊重和重視的時候,更容易聽進父母的話,不易產生頂嘴行為。

結語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頂嘴的行為,家長們切不要盲目地呵斥,而是要冷靜下來,找到孩子頂嘴的原因,採用合適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從而減少孩子頂嘴的可能。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C媽學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412/220368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