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7日,那是一個看似平常的夜晚,張小夏應妹妹邀請,踏入了史丹福大學的校園,參加一場熱鬧的研究生聯誼會派對。張小夏性格開朗熱情,在派對上與妹妹的同學們相談甚歡,酒精讓她放鬆了神經,不知不覺就多喝了幾杯。
夜晚11點左右,微醺的張小夏感到有些胸悶,便獨自走到室外,想要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可酒精的後勁太大,剛走到一個垃圾桶旁,一陣眩暈襲來,她腳下一軟,直接醉倒在地,失去了意識,陷入了黑暗的深淵。
不知過了多久,兩個路過的學生發現了異常。在昏黃的燈光下,他們看到一個男子正壓在張小夏身上,舉止猥瑣。兩人立刻大聲呵斥,男子慌亂起身,企圖逃跑,但很快就被制服。隨後,警察趕到現場,將犯罪嫌疑人帶走,昏迷的張小夏也被緊急送往醫院。
當張小夏再次恢復意識時,刺眼的燈光讓她有些恍惚。她發現自己身處醫院,身旁站着表情嚴肅的警察。警察的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她的心上:「你可能被性侵了。」這幾個字,瞬間讓她的世界天旋地轉,大腦一片空白,滿心都是難以置信與恐懼。
案件很快進入了司法程序,然而,審判的過程卻充滿了戲劇性與不公。布洛克・特納的家庭背景和社會關係,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的父親是一位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士,不惜重金聘請了知名律師團隊,為兒子進行全力辯護。這個律師團隊經驗豐富,擅長利用各種法律漏洞,試圖為布洛克・特納減輕罪責。
審判期間,各種對張小夏不利的言論甚囂塵上。有人指責她不該在派對上喝那麼多酒,認為她的醉酒行為是導致這起事件發生的誘因,甚至有人惡意揣測她的品行不端。這些無端的指責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張小夏的心。與此同時,布洛克・特納卻被描繪成一個前途無量的年輕才俊,他的游泳天賦和學術成就被反覆提及。他的前游泳教練、退休檢察官等39人,聯名向法院遞交求情信,聲稱他一直以來都是個「好孩子」,請求法庭從輕發落。
在鋪天蓋地的輿論壓力和各方勢力的干預下,2016年,法庭最終做出了令人震驚的判決:布洛克・特納僅被判處6個月的監禁。這個判決結果一出,瞬間點燃了公眾的怒火,人們紛紛質疑司法的公正性。按照美國法律,這樣的強姦重罪,至少應判10年以上徒刑,可布洛克・特納卻因為所謂的「年輕」「無前科」「真心懺悔」等理由,得到了如此輕的懲罰。更讓人憤怒的是,由於當地監獄的減刑規定,他實際只需要服刑3個月。
對於張小夏來說,這個判決結果無疑是雪上加霜。她原本期待着法律能夠給予她公正,讓施暴者得到應有的懲罰,可現實卻讓她無比失望。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與迷茫之中,開始懷疑這個世界是否還有公平和正義可言。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裏,張小夏的內心充滿了痛苦和掙扎,但她並沒有被打倒。她深知,沉默只會讓施暴者更加囂張,讓更多的女性陷入危險之中。於是,她決定勇敢地站出來,為自己討回公道。
張小夏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寫下了長達12頁、7316字的《被害者陳述書》。在這份陳述書中,她詳細地描述了自己被性侵的經過,以及這起事件給她帶來的身心傷害。她的文字充滿了力量,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把利刃,刺向那些試圖掩蓋真相、為施暴者開脫的人。「你不認識我,但你曾進入我,這就是我們今天在這裏的原因……」當她在法庭上,用堅定的聲音宣讀這份陳述書時,整個法庭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被她的勇氣和堅強所震撼。
2016年9月,張小夏化名艾米莉・多伊,將這份法庭陳述發佈到了網上。她沒想到,這份陳述書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的反響。短短几天內,它的閱讀量就超過了1800萬人次,無數人被她的遭遇所觸動,紛紛為她發聲。人們開始聯名上書、上街抗議,要求重新審理此案,還張小夏一個公道。美國眾議院的一位女議員在國會上朗讀了她的陳述書,這份陳述書的開場白也在眾多公開場合被無數次引用,成為了性侵受害者勇敢抗爭的象徵。
在輿論的壓力下,加州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這起案件。2016年9月30日,時任加州州長緊急簽署新法案,擴大了對於性侵的定義,規定當性侵受害者處於意識不清狀態時,即使沒有反抗,其最低刑期也應當不少於三年。2018年6月5日,該案主審法官被撤職,成為1932年以來加州被撤職的第一位法官。布洛克・特納的上訴也在2018年8月被駁回,他的履歷上被永遠標記了「性侵罪犯」的標籤,美國泳協也宣佈對其終生禁賽。
這場勝利,不僅僅屬於張小夏一個人,它屬於所有勇敢站出來的性侵受害者。張小夏用自己的經歷,打破了人們對性侵受害者的刻板印象,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受害者沒有錯,錯的是那些施暴者。她也從一個受害者,逐漸走向了勇敢的自我,成為了一名為女性權益而戰的勇士。
2019年,張小夏做出了一個更加勇敢的決定——公開自己的身份,並出版了自傳《知曉我姓名》。在這本書中,她毫無保留地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從派對上的噩夢,到法庭上的抗爭,再到重新找回自我的過程。她希望通過自己的故事,鼓勵更多的性侵受害者勇敢地站出來,說出自己的遭遇,尋求幫助和支持。「我不怕世界知道我的名字,我叫張小夏。」她用這句話,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堅強和自信。
如今,距離那場噩夢已經過去了十年,張小夏早已走出了陰影,過上了平靜而充實的生活。她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成為了性侵倖存者的精神支柱。她經常受邀到各地演講,分享自己的經歷,鼓勵更多的受害者勇敢地站出來,尋求幫助和支持。她的聲音,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照亮了無數人前行的道路。
在寫作方面,張小夏並沒有停下腳步。她繼續創作,用文字記錄下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她的作品不僅關注性侵問題,還涉及到女性權益、社會公正等多個領域,她希望通過自己的文字,引發更多人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和思考,推動社會的進步。
除了寫作和演講,張小夏也在努力享受生活。她喜歡旅行,足跡遍佈世界各地。在旅途中,她領略了不同的風土人情,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經歷,讓她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讓她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回顧過去十年的經歷,張小夏感慨萬千。她曾經以為,那場性侵案會毀掉自己的一生,但她憑藉着頑強的毅力和勇氣,不僅走出了陰影,還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無論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只要我們勇敢面對,就一定能夠戰勝它們,迎接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