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秦全耀:曬曬中國最早的紅衛兵拼的都是哪些爹?

作者:
毛澤東的女兒李敏參加了國防科工委駐北航工作組,她也住在北航。運動中,劉克府他們碰到什麼問題都去請教李敏。紅衛兵的事也問過李敏,李敏的回答是堅決支持。大約在6月份,一副血統論對聯廣泛傳播,對聯原有許多版本,但不解氣,逐步改為"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這樣激烈的語言,這種語言是不符合正統語言習慣的,近似於流氓痞子的語言,但卻朗朗上口,被廣大紅衛兵接受。

最早的紅衛兵名稱來自一位清華附中學生、後來成為作家張承志的筆名,意為"毛主席的紅色衛兵",在1966年5月29日清華附中預科651班所貼的大字報上開始使用。

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文化大革命宣言後,其它中學學生所貼的大字報就紛紛書上紅衛兵署名。紅衛兵運動能夠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迅速席捲全國,與毛澤東從1966年8月18日開始,連續八次檢閱超過1000萬紅衛兵分不開。毛澤東當時的裝束,就是一身綠軍裝,臂戴紅衛兵紅袖章。

中國第一支紅衛兵是1966年5月29日清華附中的卜大華、駱小海、鄺桃生、王銘、張小賓、張承志等人秘密成立的。在他們成立的當日,北大附中以彭小蒙為代表的中學生,成立了"紅旗戰鬥小組"。彭小蒙的父親彭炎時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是黨內有名的文化人,其母阮波是著名作家,但他們對紅衛兵的組織持保留態度。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文化大革命宣言後,其它中學學生所貼的大字報就紛紛書上紅衛兵的署名。緊接着礦院附中、石油學院附中等也相繼成立了紅衛兵。礦院附中紅衛兵的楊冀平,是上將楊勇的次子。他哥哥楊小平和中央統戰副部長劉春之子礦院劉歌是中學時的同學,因此,楊冀平和劉歌熟起來。受楊冀平的影響,礦院紅衛兵由劉歌發起,朱邁、趙靜愚、王小中、楊吉生、王運通、劉延生、王陽春等人參加,成立於6月18日。這在大學紅衛兵中,是成立時間最早的。

8月18日,毛澤東接見紅衛兵之前,紅衛兵雖然人數比較少,卻都是真正的紅衛兵。但是煤炭部工作組把礦院和礦院附中的紅衛兵,都定性為反革命組織。劉歌、楊冀平不服,相約到煤炭部,求見部長張霖之,說明紅衛兵的實際情況,得到張霖之部長的支持。在張霖之部長的干預下,礦院紅衛兵不但被平了反,而且院黨委還專門撥給了辦公室和電話,紅衛兵組織一下子發展到100多人。

北京航空學院的劉克府(又叫朱新華,朱良才上將次子),和劉歌是中學時代的同學。他聽到劉歌介紹紅衛兵的情況非常贊同。後來劉克府和蘇曉前(蘇靜中將之子)、徐甘泉(徐立清中將之子)、賴銳銳(建材部長賴際發之子)、賀新洲(賀龍元帥侄)、李明清(西南局第一書記李井泉之子)、孫酋玲(交通部長孫大光之女)、王亞慧(王智濤少將之子)等串聯,寫出十二人大字報,向院黨委提出善意的批評,全校轟動,掀起運動高潮。毛澤東的大女婿孔令華(孔從周中將兒子)擔任校籌委會主任,劉克府是委員之一。

毛澤東的女兒李敏參加了國防科工委駐北航工作組,她也住在北航。運動中,劉克府他們碰到什麼問題都去請教李敏。紅衛兵的事也問過李敏,李敏的回答是堅決支持。大約在6月份,一副血統論對聯廣泛傳播,對聯原有許多版本,但不解氣,逐步改為"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這樣激烈的語言,這種語言是不符合正統語言習慣的,近似於流氓痞子的語言,但卻朗朗上口,被廣大紅衛兵接受。他們信奉毛澤東"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不能矯枉。""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行動","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革命不是繡花"。那時林彪雖然還沒有成為毛澤東的接班人,但所謂的林彪語錄已經滿天飛,如:"槍聲一響,老子就上戰場,完蛋就完蛋,老子今天就死在戰場上"等等。"對聯"的出現,同八屆十中全會重提階級鬥爭有直接關係。

7月26日,江青在北展劇場接見紅衛兵,公開了對紅衛兵的支持。彭小蒙在演講中引用了"對聯",江青插話說:"基本如此嘛。"由此,對聯有了"基本如此"的橫批。7月28日,江青將清華附中卜大華等人6月24日寫的《論無階級革命造反精神萬歲》、《再論》和彭小蒙7月26日在北大的講演稿,交給毛澤東。8月1日毛澤東寫了《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張大字報》,還給清華附中的紅衛兵寫了回信。8月3日王任重約見卜大華和王銘,公開了毛澤東的回信。至此,由於毛澤東的首肯和推動,紅衛兵運動像火山爆發一樣,在全國以勢不可擋之勢興起。

7月26日,北京輕工學院的汪延群(汪東興少將之女)、朱新民(朱良才上將三子)等為代表,到國務院信訪室上訪,狀告工作組鎮壓學生運動,引起中央文革的重視,戚本禹親自出面接待了他們。

7月29日,北京新市委召開運動積極分子大會。當晚,江青率中央文革部分成員到輕院舉行師生大會。江青在講話中支持學生反對工作組。

8月1日,輕院紅衛兵正式成立,在高校中輕院紅衛兵也相繼成立。江青對紅衛兵的興起有她不可磨滅的功勞。為製造天下大亂,她刻意吹捧無知的青年學生,鼓勵他們造反有理。當她看到中學和大學的紅衛兵組織能為她所利用,就使出各種手段,千方百計拉攏支持。江青以她特有的政治嗅覺,敏感地覺察到毛澤東對學校、對教育的關注,特別是毛澤東對學生運動的鐘愛。

早在1918年,毛澤東在學生時代就主辦過湘江評論,寫過"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清華附中紅衛兵富於革命激情的文章,彭小蒙精彩的演說,一經江青推薦,就立即得到毛澤東認可,進而肯定了紅衛兵運動的大方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了毛澤東的支持,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紅衛兵運動。紅衛兵真正變成了"奉旨造反"的紅衛兵。當初,有許多人小看了紅衛兵運動,現在也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8月1日建軍節後,全國紅衛兵像雨後春筍一樣蓬勃發展,中央老革命的子女都參加了紅衛兵:時任華北局書記朱理治的兒子朱佳木,陳毅元帥之子陳曉魯、陳賡大將之子陳知涯,朱良才上將長子朱新加,劉志堅中將長女劉平凡、國家計委副主任顧明之女顧小鷗、傅秋濤上將之女傅民族、公安部老紅軍之子李紀周、內務部副部長程坦之女程辛聯,張宗遜上將之子張新陝,汪東興之女汪延群,廣院王集成少將之子王小戍、王文軒少將之女王小玲、北京市副市長萬里之女萬淑鵬,中央辦公廳副主任鄧典桃之女鄧良寶、小兒子鄧良誠,黑龍江省長李范五女兒李黎力,宋任窮上將之女宋彬彬,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寧一之女劉菊芬,外貿部副部長雷任民之女雷蓉、中央文革副組長王任重之女王小平。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之子喬宗淮,烈士子弟姜揚,成都軍區政委甘渭漢中將之子甘佩,公安部副部長許建國之女杜安糠、一機部副部長饒斌之子饒凱,總政副主任劉志堅中將之子劉惜戈、海軍副司令方正平中將之子方忠誠、福建省委第一書記葉飛上將之女葉威威、冶金部長呂東之女呂虹,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之子譚懷遠,中聯部副部長伍修權之女伍連連,宋玉林少將之女林輝,建工部長劉裕民之女劉瑩,公安部副部長於桑之女於延琳,北京市副市長萬里之子萬仲翔、水電部副部長劉瀾波之子劉安東,黨校副校長胡繩之子胡伊朗,戴愛蓮的侄女戴良娣,江西省副省長黃霖(又名羅永正)之子羅迎難,外交部駐英代辦宋之光之子宋揚之,蘇振華上將之子蘇承德,最高檢副檢察長譚政文之子譚力夫,教育部副部長劉笛峰的養子、烈士子弟劉京(親生父親韓鈞是山西犧盟會創始人之一)……

但他們不顧政策、為所欲為,到處製造麻煩,竟然搶走西藏宗教領袖班禪進行批鬥,到處打砸搶燒,外國使館密集的東交民巷和蘇聯使館附近的一條街,被他們砸了原先的路牌,分別改為反帝路和反修路,與外國使館人員的衝突也時有發生。《譚力夫講話》很快被中央文革鎮壓下去。中央文革組長陳伯達出面講話,要求領導幹部子女退出紅衛兵領導層。許多老紅衛兵的父母這時都受到運動衝擊,被殘酷鬥爭,無情打擊。

一樁樁嚴酷的事實教育了大多數老紅衛兵,他們轉而成為"保爹保媽"派。在中南海禮堂成立了"聯動"。這些老紅衛兵,都是血統論者,在他們的老子被打倒前,他們用極端方式抓走資派、打黑幫,批鬥牛鬼蛇神,甚至欺壓出身不好的同齡青年。為所欲為,無惡不作,干擾了文革大方向。於是,江青等人不得不重新培養新的紅衛兵(三司)頭領如聶元梓蒯大富之流,來替代他們。

不過,"飛鳥盡,良弓藏、走狗烹",無論是老的、新的紅衛兵,他們不過是像猴一樣被耍了一回。使命結束,都將退出政治舞台。反對"血統論"的遇羅克1970年3月5日被殺害26年後,"血統論"的發明者譚力夫被任命為文化部辦公廳主任。

本博秦全耀堅定地認為:在中國,"血統論"是一種文化。唱紅歌,種紅樹,山河紅,老子英雄兒好漢。

2008年9月,"將軍後代合唱團"成立。他們子承父志地表示:"美國不是要我們到了第三代、第四代就會變顏色,我們就是要將我們的紅色文化代代傳下去,永不變色。"老秦說,這聲音和當年的紅衛兵們一樣。滑稽的是,那個宋要武又改成了宋彬彬,並變成了美國籍的丫頭。

責任編輯: 李安達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321/219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