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出現了一個超級大瓜,許家印居然還有兩個未成年子女。
這是香港法院披露出來的信息,之前大家都知道許家印有倆兒子,大兒子跑到海外了,小兒子之前主管恆大財富,也被查了,現在突然又冒出來兩個孩子,說啥的都有。
丁玉梅今年68歲,許家印67歲,高齡產婦有點難,有說代孕的,有說正宮娘娘給其他后妃養孩子的,這就不八卦了。
但是吧,買了恆大爛尾房的人、被恆大財富騙了錢的人,被恆大造假坑了的股民,包括恆大的清算人和香港法院,都非常氣憤。
為啥呢?
就是許家為了保全財產,各種技術性手段用的實在是太多了,都可以寫成案例了,清算人和法院工作量巨大,被耍得團團轉,這一看就是許家請了不少好律師,要想方設法要保住海外資產,同時不斷拖延案件的進展,為許家印爭取時間。
現在連未成年的孩子都成了保資產的藉口,這個吃相就太難看了。
咱們回顧下,許家都用了哪些技術手段。
第一招就是技術性離婚。
恩愛了幾十年,說離就離,辦完手續丁玉梅直接去海外,還是「獨立第三方」,還能通過家族信託、海外資產代持等方式控制海外的財富。
第二招更絕了,就是技術性討債。
丁玉梅跑到海外,反手就起訴,說許家印還欠她330億,二兒子還欠她10億。本來啊,她手裏的很多錢應該是拿來還賬的,現在她突然很委屈地變成了債權人,居然成了一個受害者,這種身份轉變,就是要通過起訴確認債權合法性,這個手段很高明,她也不是真想從許家父子那要340億,但想通過確權,來保住海外的錢。
示意圖
第三招,就是這一次,通過未成年子女來保全財產。
本來香港法院早就對丁玉梅發佈了全球資產凍結令,要求她披露15萬美元以上的資產,包括這些資產的「價值、存放位置和細節」,之後清算人給她發了300多封信,恨不得一天一兩封,都催她披露財產。
但丁玉梅是打死也不說,而且還跟法院提出了4個請求:
1、請求法院向她明確哪些資產是不在凍結範圍之內,這樣她好使用;
2、請求法院豁免她的一個銀行戶口,讓她能動用裏面的美元;
3、請求允許她不回答清盤人的某些問題,也不想持續更新其資產信息等。
4、許家印還有倆孩子,為了私隱,不想公開審理。
估計香港法院和清算人也快被氣瘋了。
不光因為這些請求,更主要的是,他們查到,資產凍結令發佈之後的這六七個月,丁玉梅一共花了400萬美元,接近3000萬人民幣。
而法院之前允許的額度是多少呢?一個月兩萬美元的生活費,丁玉梅的開支遠遠超過這個數額,而且,法院只知道她花了這麼多錢,但錢從哪來的?不清楚。
這就引起了恆大債權人的一些質疑:
你們排查資產這麼久了,為什麼她還能過這麼錦衣玉食的生活?這肯定有一些資產沒查清楚啊。
所以針對丁玉梅的請求,法院也沒客氣,全給駁回了,理由也很充分:
1、法官強調恆大清盤需公開透明以保障公眾利益,丁玉梅的主張不得凌駕於債權人權益之上;
2、法院認為丁玉梅的行為可能「混淆和拖延訴訟進程」,其要求豁免部分資產披露的動機被質疑為轉移財富。
3、丁玉梅以未成年子女為由申請閉門審理,但法院未認可其合理性,反而認為此舉暴露了家族試圖利用親屬關係規避法律責任的意圖。
那接下來,丁玉梅就沒啥藉口了,不主動披露,那就是藐視法庭,可能坐牢,清算人已經被侮辱了一次了,肯定鐵了心順着這400萬美金再繼續查,查出來就扣押或者拍賣還債。
整個事件里,還有人提出一個有點陰謀論的看法,很受關注。
核心就是這兩個孩子的年齡。
如果孩子年紀在四五歲以上,那很可能就是為了愛或者傳宗接代生的,只是現在順手成了保全財產的一個理由。
那要是兩三歲呢?看時間段就是許家夫婦技術性離婚的時候出生的,那這倆孩子很可能就是為了保住海外資產而誕生的工具人。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要真這樣,那就太逆天了。
現在丁玉梅已經無處可走了,她能保住多少錢,就看律師幫她藏得好不好了。
鬥法還將繼續,還有很多熱鬧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