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20日上任以來,美國總統已經連續兩次對中國產品的關稅在原有稅率的基礎上再提高10%,這對一些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場災難。為了留住美國訂單,中國工廠無奈正在做艱難的選擇,被迫前往國外建設生產線。
法國世界報指出,在川普發動關稅攻擊之際,中國工廠的利潤已經很薄了。原本流入房地產行業的資金,自2021年以來,部分資金被重新轉向製造業,2024年製造業投資約增長9.2%。製造業的高產能導致中國生產商之間爆發價格戰,導致利潤很薄了。不太有人相信中國生產商可以繼續降低價格,但美國進口商也不願意是自己承擔附加的關稅。為了留住美國訂單,中國工廠無奈正在做艱難的選擇,被迫前往國外建設生產線。
前往國外建設生產線
法國世界報北京通訊員蒂博(Harold Thibault)首先採訪了位於廣東中山市一家燈具廠的銷售經理梁女士(Viki Liang),這家燈具廠生產的頂燈深受中美緊張關係的困擾。
對於28歲的梁女士是銷售負責人的這家工廠來說,川普重新掌權意味着必須做出重大的選擇。該燈具公司擁有70名員工,有四條裝配線。他們向開市客(Costco)等美國零售巨頭供應白標籤產品,然後這些美國零售巨頭再冠以自己的品牌出售這些產品。美國市場占該公司銷售額的80%,加拿大佔10%。隨着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關係緊張加劇,該公司試圖實現市場多元化,但是,美國人更喜歡「古典」的燈具,而歐洲人更喜歡「現代」的燈具,該公司試圖用其「現代」燈具以便在歐洲尋找新市場,可是,歐洲人卻不欣賞該公司對「現代」的理解。
早在2024年初,該燈具公司的管理層就已經前往柬埔寨進行初步的現場勘探。2024年11月初美國大選的結果加速了該公司到國外建廠的決定。該公司於2025年1月投資了相當於38萬歐元的資金,開始將一半的生產設施安裝在已經建成的柬埔寨工業園區內。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梁女士不願透露該公司的名字。
法國世界報還採訪了一家位於浙江嘉興的生產鋁製餐盒的企業(SilverEngineer)。來自美國的訂單占這家公司一半的產量,根據該公司的30歲的營銷總監郭勝成(音),美國市場仍然很重要,因此該公司開始在歐洲、中東和北非考察建廠的可能,並已於2024年開始着手在摩洛哥建設一條生產線,未來,其30%至40%的鋁製餐盒都將產自摩洛哥。
尋找新的銷售市場
但是,法國世界報也指出,到國外去建廠,並非容易的事兒。因此,一些企業嘗試尋找新的銷售市場,但這也並不一定能找到。這不僅需要與新的分銷商建立信任關係,還需要對產品進行調整。
比如,位於東莞的科一(音)工廠早在2024年11月,就感受到了川普的影響。科一工廠生產矽膠皮,特別是用於保護攝像頭的矽膠皮。美國大選罷一結束,一些美國客戶就開始到別處尋找供應商去了。這些美國客戶在別處找到的,是科一的競爭對手:已經部分在東南亞站穩腳跟的中國企業,而且規模更大、價格更便宜。只有大約20名員工的科一不具備這樣的靈活性,無法在東南亞建廠。
在科一的訂單中,美國的訂單佔到一半,可今年2月份,來自美國的訂單只有以前的20%,而且沒有其他市場來填補這一缺口。二月份,工廠的創始人們開會決定尋找新市場。但目前還沒有找到。
法國世界報也指出,許多企業並不打算完全離開中國,而是希望將部分甚至大部分生產保留在國內,因為管理人在中國生活,也因為中國代表着一個大市場,還因為在中國,有供應鏈、有基礎設施、有物流、有高效的勞動力,中國是一個無與倫比的適合生產的地方。可是,在海外設立第二家工廠有助於消除風險。
不管怎樣在越南北部,由中國人修建的工業園區正在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