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陳奎德
座談人:李恆青先生,經濟學家與政治評論家
一、背景
前日相安倍擘畫的印太安全架構——安倍與特朗普的「隆中對」
安倍在特朗普第一次當選總統但尚未就任時,就第一時間以國家首腦之身飛去美國見了特朗普,多層次深入討論亞太局勢,搞了一個日美「隆中對」,指出中共政權作為亞太及全球秩序的最大威脅,必須竭盡全力應對。於是,形成了創建印太安全架構的設想。這是後來一系列多層次聯盟和同盟關係的由來:例如,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美國(Quad)、日本-美國-韓國的戴維營協議、美國-菲律賓的美菲聯盟,加上原來已有的澳英美同盟AUKUS、日美安保條約和五眼聯盟Five Eyes,再加上美國的「台灣關係法」,構成了一個印太安全網絡結構。其針對的目標是共產中國、俄國和朝鮮,主要是共產中國。
安倍曾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安倍前首相以這句名聞天下的話把印太架構的樞紐和核心點了出來,同時也決定性地加強了對台灣的安全保障。
削弱印太安全架構的暗流涌動
但是這一強大的印太安全結構在安倍過世後,特別是最近幾個月來,有所鬆懈,有所衰退。
我們所說的印太安全結構近期的鬆懈和衰退的有哪些主要的標誌性事件?
被認為親華的弱勢的日本新首相石破茂上台,主動提出要訪問中國,提出先訪中國,後訪其他國家。中共喜不自勝。北京為了能應付特朗普時代的美中衝突,刻意對日放軟身段,改變對福田島排廢水的立場,同意逐步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恢復日本遊客赴中國的免簽、以及「承認」中共軍機進入日本領空等。2024年聖誕日,日本外相岩屋毅任上首次訪華,訪華前岩屋毅受訪時表示「我個人不喜歡『台灣有事』這個說法,台灣應該是『無事』,而不是『有事』」此舉間接否定了安倍晉三關於日台關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說法。岩屋毅的公開表態讓中共頗為受用。
1月13日,特朗普就職前夕,解放軍東部戰區派遣代表團突然訪問日本,會見日本防衛省高階官員、自衛隊聯合參謀部領導,並參訪相關軍事單位,這是兩國軍方五年來首次友好互動,中共國防部稱「此訪有助於增進雙方理解互信,促進中日防務交流」。北京使出渾身解數,拉攏日本田中角榮的弟子——新任首相石破茂,使中日關係似乎出現某種緩和跡象。
韓國尹錫悅總統因宣佈戒嚴而發生政壇風波,進而被彈劾逮捕,韓國政治局勢呈現不穩狀態。北京試圖在首爾上下其手,實現由右向左的政變,局面詭異。岸田時代的美日韓等東亞「小多邊」安全合作體系戴維營協議面臨困境,中共感覺在印太戰略佈局上迎來了利好的窗口期,加速拉攏日本。這一韓國的政局動盪對於日本-美國-韓國的戴維營協議的有效性有所衝擊。
特朗普2024年大選獲勝,就任後聲稱要對很多「佔美國便宜的國家徵收關稅」。似乎是無論盟邦還是敵手,蓋莫例外。有鑑於這一態勢,北京認為自己破壞西方聯盟的時機已經來臨。
哈爾濱亞冬會開幕式即將召開,值此有利時光, 中共外交部長王毅曾非正式地提議,石破茂可以藉機參加亞冬會開幕式實現訪華,與習近平會晤。中共本以為日本一定會接受這個建議。
但是事與願違,一聲霹靂,石破茂根本沒有接受邀請,習近平笑臉外交遭遇冷臉回應。石破茂的專機背對中共繞過北京,直奔太平洋對岸的華盛頓,與特朗普共建美日關係去了。
這一消息,讓中共情何以堪?難怪中共官媒鴉雀無聲,隻字不提。
二、「親華」首相石破茂的親美之旅
北京打錯了算盤,誤判了石破茂,從而被石破茂的近期外交打臉。
抽身飛美,背對北京殷殷期盼
2025年2月7日,特朗普首會日本首相石破茂,美日聯合聲明重申強烈反對中國在東海和南中國海的威脅和挑釁活動。日美首腦會談結束後,雙方發表了一份題為《追求日美新黃金時代》的聯合聲明,石破茂表示:「牢固而堅定的日美同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我期待與特朗普密切合作,開創日美關係新黃金時代。」
其實,早在2024年12月15日,特朗普與夫人梅拉尼婭在美國佛羅里達海湖莊園與安倍昭惠共進晚餐,引發全球熱議,務實的石破茂就從中讀懂了安倍路線在特朗普的美日同盟戰略部署中的重要地位,明白了安倍路線符合特朗普時代美日結盟戰略利益。
這次與特朗普總統見面時石破茂表示:「特朗普總統通過安倍前首相夫人昭惠女士送給我的那本《和平》的書,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印象,我覺得這本書包含了特朗普總統最深刻的思想。」
於是,習近平的臉就疼起來了。
美日加強軍事合作,共建新黃金時代
此次石特會談,背後站着一個笑盈盈的亡靈在觀賞,他就是安倍前首相。
甚至石破茂為了示好特朗普,將安倍與特朗普構建「蜜月關係」的重要貢獻者日本翻譯官高尾直安排為此次石川會晤的翻譯,日本政府高官稱高尾的翻譯特點是「簡潔易懂」,特朗普對其非常賞識,稱其為「小首相」。
石特會晤重新確認了日美繼續2017年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特朗普的聯合聲明,明確「美國動用一切種類的軍事力量參與與日本的安全保障合作「。美日雙方將升級指揮體系——一元化聯合指揮體系。從防禦轉向進攻。提高駐日美軍的權限。兩國將明確美國以包括核武器在內的戰力參與美日安全防務。特朗普透露,已批准向日本出售價值約10億美元的「對外有償軍事援助」。
日本在美投資將從每年8000億美元提升到1萬億美元。
美日將合資建設貫穿阿拉斯加州的石油天然氣管道,銷售到日本;日本還要進口美國生物乙醇、氨和其他資源;日本企業五十鈴將在美建廠,為美國人創造就業;日本在美投資將從每年8000萬美元提升到1萬億新高;新日鐵將收購美國鋼鐵公司改為投資美國公司。
此前,軟銀孫正義已經承諾在美投資5000萬美元用於特朗普的星際之門AI大戰略,石破茂的到來,無疑將美日經濟聯盟推到新的高度,這將有利於反制中共攻擊性的經濟行為,加固美日同盟韌性。
新日鐵將收購美國鋼鐵公司改為投資美國公司。
美日在東、南中國海的軍事合作
兩國領導人重申強烈反對中共試圖通過武力或脅迫改變東中國海現狀的任何企圖。兩國領導人重申強烈反對中國在南中國海的非法海洋主張、填海造島軍事化以及威脅和挑釁活動。
反對破壞台灣海峽兩岸現狀,支持台灣參與國際事務
石破茂和特朗普雙方都強調維護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這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他們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反對任何試圖以武力或脅迫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兩國領導人還表示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
美日首腦在聯合聲明中將安倍的「台灣有事」復刻入了兩國聯合防衛機制中,延伸並強化了安倍前首相的「隆中對「構想以反制中共威脅,這等於是在台灣問題上給了中共迎面一棒。
關於朝鮮問題
兩位領導人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PRK)核與導彈項目表示嚴重關切,並強調必須解決這一問題,並重申堅定致力於DPRK的徹底無核化。兩國都強調必須遏阻和打擊DPRK的惡意網絡活動以及DPRK與俄羅斯日益加強的軍事合作。此外,兩國還肯定了日本-美國-韓國三邊夥伴關係在應對DPRK和維護地區和平與繁榮方面的重要性。日本重申決心立即解決綁架問題,美國對此表示支持。
復活安倍之旅
特朗普與石破茂在聯合記者會上互相褒揚,特朗普也同意在不久的未來訪問日本。此次訪問及其結果標誌着習近平試圖分化美國盟友計劃的巨大失敗,也標誌着安倍路線的復活以及美日的印太戰略架構的再次協調,在親中與親美之間,石破茂選擇了親美,預示着日美關係的黃金時代可能降臨。
北京對此無可奈何,難於有激烈反應。一則不敢過於得罪特朗普,二則恐怕北京還心存僥倖,畢竟不久之後石破茂還要訪華,習近平還需做做夢。
三、從石川會談和24位國會議員提案美台建交看印太走向
儘管目前國際局勢混沌詭異,不確定性很大,但就印太東亞局勢言,從這次石破茂的成功訪美,聯繫到盧比奧在造訪危地馬拉時稱讚台灣是民主國家,特別是美國-24位國會議員提案要恢復美台建交來看,東亞局勢的發展應當算是相對明朗的。
2月6日,美國24位共和黨眾議員提出一項共同決議案,建議美國政府結束「一中」政策,同台灣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這項共同決議案指出,「一中政策」已經過時,無法反映台灣在過去70多年來事實上的主權獨立狀況,也不符合台灣和美國民眾的利益。決議案敦促美國總統放棄「一個中國」的政策,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並且承認台灣不受中共政府的統治等。台灣的外交部就此表示,感謝美國對台灣的堅定支持,以及加強美台關係的舉措。
這一提案顯示,美國國會對台灣的支持有顯著的提升。另一方面,在目前美中競爭中,讓台灣更強大或者讓台灣與美國建立更強有力的關係,無論是科技上還是軍事上都會對美國有一定的幫助。
這一提案除了其對美國與國際輿論的影響外,引人注目的是它也居然得到了近年來北京的朋友台灣國民黨的正面反應。國民黨回應指,若美國希望恢復正式外交關係,應以「復交」的形式進行,並以「中華民國」為國名。
儘管美台正式建交可能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但上述的發展無疑反映了歷史大趨勢,對北京來說是越卷越大的風暴,時間是站在台灣中華民國一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