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川普促和俄烏戰爭的消息刷屏了,烏克蘭的支持者大喊川普出賣了烏克蘭,很多讀者也在私信我,關於目前局勢的看法。
思局者的觀點是:是歐洲政客的軟弱,造成了今天俄烏戰爭的局面。
中國有句古話:靠人,人會跑,靠山,山會倒,靠人不如靠己。
很多天真的人把俄烏戰爭的走向歸結於美國,認為只有美國才能左右俄烏戰爭的局勢,因為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軍隊。
不錯,美國是很強大,難道歐洲很弱嗎?
我先看看GDP數據,2024年歐盟經濟體GDP為18.3萬億美元,俄羅斯為2.06億美元,歐盟的經濟總量是俄羅斯的9倍差不多。
我們知道,打戰其實打得就是經濟,以歐盟的經濟實力,對俄羅斯完全是碾壓般的存在。
更何況,在美國主導的制裁下,俄羅斯的工業和製造業已經陷入缺配件,少晶片的局面,這對於在戰爭中消耗巨大的俄羅斯來說是極其被動的。
再看軍事力量,歐洲有五常裏面的兩個國家,法國和英國。這兩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不僅擁有核武器,也裝備了航空母艦,空中武器還有美國的F-35,法國的陣風、幻影,遠程導彈有威力巨大的「風暴之影」等。常規武器更是領先俄羅斯幾個代級。
除了英法外,德國是全世界工業製造強國,雖然沒有核武,但其「豹」2重型坦克,聞名世界,常規武器也是遠超俄羅斯的存在。
其他的歐洲國家,也都在北約的體系下,裝備了先進的美軍裝備,F-16戰鬥已經成為淘汰產品,他們大量裝備F-35等五代戰機。
根據俄烏戰爭前線流出的照片和視頻,俄羅斯方面已經將塵封已久的二戰裝備都拉出上戰場了,其軍事供應緊張可見一斑。
戰爭拼的是勇氣和領導的意志力,不可否認,烏克蘭戰士在澤連斯基的領導下,有着同仇敵愾,收回領土的決心。
但無奈國力差距太大,軍事援助遲遲不到位,這戰是越打越被動。
戰爭講究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在雙方經過三年的消耗戰之後,兵源已經嚴重不足了,都沒有能力再發起大規模的反攻,陷入拉鋸戰。
拉鋸戰,每天耗費的都是鮮活的年輕生命,這種消耗沒有任何的意義。
所以,思局者要問的是,歐洲有資金,有軍事力量,開戰這三年這些政客幹什麼去了?
這些白左政客在援助武器的時候,這限制,那限制。既要做表子,又想立牌坊。摳摳搜搜,瞻前顧後,這是能幹事的人嗎?
唯一一個強硬的英國首相「鮑威爾」在黨爭中下台,剩下的都是打嘴炮的料。
法國的馬克龍、英國的兩任首相、德國的舒爾茨,個個都是太極高手,烏克蘭拿到的都是頭盔,防彈衣等防禦型武器,進攻型武器是各種拖拉,F-16戰鬥機像羊拉屎一樣,戰爭都快結束了都還沒見影子。
思局者依然還記得開戰之初,馬克龍訪問俄羅斯時那張20米的長桌,這都能忍,歐洲人的血性全無。
如果一開始就能以堅定的決心援助烏克蘭,這戰估計早打完了。
他們都期望美國出大力,不願承擔戰爭的責任,坐享其成。
其實根據援助數據,在開戰後,美國一共援助烏克蘭1750億美元的資金和軍事裝備,而整個歐盟只援助了950億美元。
歐洲人的戰爭,美國一家扛了大頭,這也是為什麼川普要叫停援助的原因之一。
因為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美國還隔了一個太平洋。
在這些歐洲政客磨磨唧唧拖了三年後,終於等到「美國優先」戰略的川普上台了。
川普的思路很直接:美國將把歐洲的安全防務,交給歐洲自己。這是川普外交2.0的基本點之一。
在他第一任期的時候就已經說過,北約組織裏面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沒有按照條約支付軍費,美國人扛起了歐洲的防禦大旗,既出錢又出力。
川普要求北約國家都能按照協議承擔軍事費用,但歐洲政客沉迷於幻想之中,寧願把錢拿來引進非法移民,也不用於北約軍事。還痛批川普太過強勢,破壞歐美傳統的盟友關係。
事實證明,川普的要求是有前瞻性的,就在拜登政府上台之際,俄羅斯就對烏克蘭發動了特別軍事行動。
因為俄羅斯料定,這幫歐洲的「少爺」們,是不願意打戰的,也打不了戰。
難怪有人說,歐洲最像男人的政治家只有意大利女總理梅洛尼,這話一點不假。
俄烏戰爭如何停戰?
烏克蘭將失去被佔領土,克里米亞,烏克蘭也拿不回,歐洲承擔俄烏戰爭導致歐洲安全面臨威脅的直接後果,這是歐洲政客不作為導致的自食其果。
普京如果能迅速停戰,將獲利豐厚。
最終,烏東四州,有可能走向自治,最終脫離烏克蘭。
烏克蘭不會被允許加入北約,但有可能加入歐盟。
川普的思路,就是不承擔不該承擔的責任,俄烏戰爭,真正需要承擔起責任的,是歐洲人自己。
但就在川普表態之後,這幫歐洲政客才開始驚慌失措了。
歐盟最高外交官卡拉斯表示,歐洲和烏克蘭必須參與和平談判,任何協議才能奏效,並強調在談判開始前向俄羅斯屈服是一種糟糕的策略。
卡拉斯補充說,以烏克蘭不再申請加入北約為條件而換取一些「安全保障」並不是和平解決,而是向克里姆林宮投降。
嘴炮,還是繼續打嘴炮。
二戰後的歐洲,在馬歇爾計劃下經濟迅速騰飛,高收入高福利成為歐洲人的驕傲,優越的日子過久了,人就開始作了。
各種極端的環保主義,覺醒主義,LGBTQ意識形態等極左思維充斥社會各個領域。
德國人甚至為了環保關閉了所有的核電站,要知道德國是工業國家,對電力和能源的需求巨大,但是在極端的環保主義下不惜自廢武功,讓自己的製造業陷入僵局。
不僅如此,歐洲人「聖母心」泛濫,邊境大開,把大筆的資金用於補貼外來的非法移民,而這些移民又以中東地區的穆斯林人口為主。
穆斯林的高生育率在歐洲的高福利加持下,能量加倍。穆斯林人口迅速攀升,在德國已經有穆斯林公開呼籲要在歐洲建立哈里發國,歐洲的人口大替代理論並不是危言聳聽。
話歸正題。
歐洲人,他們有錢,又有槍炮,卻整整當了三年的懦夫。歐洲人永遠擺脫不了綏靖主義,這估計是刻在骨子裏面的天真。
所以,俄烏戰爭如今之局面,歐洲人自己種下的果自己吞下去。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