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非洲有個島國 島上幾乎全是黃種人

中國有句俗語叫入土為安,意思是親人去世後,家屬將其埋入土中,這樣已故的人方得其所,而親屬也方得心安。

所以古代的時候,我們中國就一直流行土葬,直到現代文明的突破,才改為火化。但不管是土葬還是火化,我們都會為他們塑造一座碑墓,每逢節假日或者重要日子,就到墓前燒點紙錢或送點花,表示對親人的悼念,這在我們的常識中是再正常不過。

但在世界的另一頭,卻有一個國家,他們對已故親人的所作所為,足以讓我們大跌眼鏡!

非洲的黃種人國家

位於南半球非洲大陸的中南部,印度洋西南面的馬達加斯加島屬於一個國家——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從地圖上看,這個島嶼是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大島嶼。島內基本都是火山岩。生活着20多萬種不同尋常的珍稀物種,其中有一部分小型食肉動物和大約35種狐猴,而這些物種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沒有的。最出名的要數Fossa,Fossa是島嶼上最大的野獸,形狀和豹子相似,行動迅速,也是島內居民最怕的動物。

因地理環境的原因,馬達加斯加島就包含了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氣候。其中最顯著的是熱帶草原、熱帶雨林和熱帶沙漠,還有一些地方是高山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正因為馬達加斯加擁有非洲一切的氣候和地形,所以被人們親切的稱為「小非洲」。

前兩年,一部動畫電影《馬達加斯加》在全球風靡,正是看中了這裏的地形和動物等自然景觀,才將這裏定為創作背景的。而它的

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吸引了很多國家來這裏開發。

儘管資源豐富,馬達加斯加的經濟卻還是很不發達,他們以農業為主,主要靠人力,鮮少有現代化的機械設備。整個國家的經濟比較低迷,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同時,在科學家的探測發現下,馬達加斯加是地球上人類定居時間最晚的陸地。

縱觀整個非洲,北非主要生活着白種人,南非則主要生活着黑人,而馬達加斯加卻是個例外,它主要生活着黃種人。截止2017年,馬達加斯加的人口總數約2600萬,其中黃種人就佔據了90%,也可以說這是非洲的唯一一個黃種人國家。

黃種人的由來

馬達加斯加國民的膚色,也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研究,在資料中曾記載,幾乎每個島嶼都不會有土著居民的存在,那麼,馬達加斯加的黃種人是哪裏來的呢?尤其是這裏的居民,他們全都是黃皮膚,黑髮黑眼睛,身材和長相都與亞洲人十分相似。隨即很多考古學家也對其展開了深入研究。

之後,他們根據採集的一些化石,發現第一批移居到馬達加斯加的人,是在公元前10——公元前2世紀來自亞洲的南島語系移民,來此之後他們定居於中部高原地區。之後隨着第二批,第三批南島居民的不斷增加,馬達加斯加的人口迅速增多。在經過通婚融合後,逐漸形成了18個不同的部族。

而南島語系的發源地一直眾說紛紜,南島就是南方之島的意思。根據資料記載,

南島語系將近1000多種語言,和南亞語系、印歐語系、漢藏語系等等同源。說該語系的人有兩億之多,基本分佈在東南亞,中國也是其中一個。經過科學家和考古學家長時間的探索研究後得出一個結論:「南島語系的發源地就在台灣」。這個說法也是到目前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說法。

1991年,知名考古學家彼得·貝爾伍德根據對梅里納人的生活習慣,文化和語言研究後,也曾發表過一篇研究報告,報告裏稱大約在6000年前,南島民族可能與中國侗族與本身是一家,後來分家後來到台灣。5000年前,台灣居民開始從南下擴散,繼而往東、西兩方不斷遷移。所以馬達加斯加的居民的祖先可能就是台灣。

梅里納人

現在的馬達加斯加主要由18個部族組成,梅里納人就是其中之一,他們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內的中央高原,是島上人口最多的一個部族,佔到了全國人口的26%,而且他們也基本都是黃種人,少部分屬於黑黃混血或者白黃混血。屬於馬達加斯加的「貴族」。

他們的思想非常保守,還保留着很多奇怪的風俗。比如牛崇拜,他們對牛有着非一般的感情,每頭牛都需要洗禮,禮拜天不可以強迫牛幹活,路上遇到牛還得讓路,甚至公路兩旁的標誌也用牛頭來點綴。在這裏,誰擁有牛最多,誰的地位就越高。

而最令人難以接受的,可能就是這裏最重要的節日——翻屍節,顧名思義就是將屍體拿出來翻一翻。

其實這個節日原本是為了慶祝豐收而推行的,但在梅里納人的心目中,這個豐收的喜悅不能只讓活在人間的享受,也要讓逝去的人一起開心開心,在這種特殊的情感引導下,翻屍節就產生了。

每年翻屍節的時間也不確定,但一定是要晴天。每年到豐收的季節時,部落的領導人就會選一天作為這個重大的節日,這個節日和我們的過年差不多,非常熱鬧。

在這天,翻屍隊伍時可以不用給尊貴的牛讓路,甚至還可以屠殺牛來祭祀。而每家每戶都會將家中死者的屍體小心翼翼地從土裏取出來擦一擦,並用麻布包好,親人抬着屍體,在浩浩蕩蕩的隊伍中開始遊行,如果你在那邊看到這個遊行,也不要表現出驚訝和害怕,要不然梅里納人還會和你結怨呢,在他們心中,遊客們應該感到高興,會有好運氣。

結束之後,將屍體放在一起,圍着他們又唱又跳,唱的越響跳的越歡,就代表對死者越尊敬。下葬時,還會根據風俗,

將屍體反覆翻轉七次,再封土。

翻屍節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不過他也承載着梅里納人對死者的尊重。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國家,由於地域差別,也會形成各種各樣的文化,隨着世界文明的進步,一些風俗習慣也已慢慢消失。對於各個國家的優良的傳統,我們應該學會尊重,但那些陋習惡習,也是時候該摒棄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站在潯陽說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207/217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