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日經:iPhone不敗神話在中國破滅

中國至今未批准海外企業開展生成式AI業務,蘋果正研究是否能搭載中國字節跳動公司的AI。(圖/路透

蘋果手機在中國多年的獨霸地位已逐漸崩塌,銷售量比上年大幅減少2成,受當地企業擠壓的格局越來越明顯。日媒分析稱,銷量下滑的原因在於蘋果自身未能推出繼iPhone之後的創新產品,而在失去大陸市場的同時也未能開拓可以替代中國的新興國家市場。蘋果是與中國關係友好的企業,其中國戰略有可能對美國產業界的態度產生影響。

《日經中文網》報導說,蘋果CEO提姆.庫克(Tim Cook)11月下旬訪問北京,相關人士透露,「庫克的目的是與當地企業針對生成式AI服務進行洽談」。中國至今未批准海外企業開展生成式AI業務,蘋果自身的Apple Intelligence亦無法在中國提供服務。因此,蘋果正研究是否能搭載中國字節跳動公司的AI。

新加坡調查公司Canalys公佈的2024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蘋果比上年減少17%,降至4290萬部。市佔率排在第3位,與排第2位的華為增長37%至4600萬部形成鮮明對比。整體而言,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增長4%,但蘋果卻減少了近900萬部。但是蘋果在美國增長了74%,歐洲增至2倍。在日本也增長60%。過去的10年裏,彌補iPhone在中國銷售下滑的是歐美,在新興國家的普及滯後的原因是iPhone太貴。

另外,蘋果仍未推出繼2007年上市的iPhone之後的創新產品。雖然向手錶型終端和眼鏡型終端發起挑戰,但並沒有實現如iPhone一樣的熱銷。在蘋果未能打造出「後智能手機」產品的這一期間,全球智能手機技術的主戰場已經轉移到中國,中國逐漸取代美國開始推出新技術。摺疊屏和高設計性等潮流都從中國誕生,小米和華為等中國大型企業紛紛面向世界釋放訊息。

伴隨1月20日上台的美國川普新政府,蘋果可能被迫需要對中國業務接下來的方向做出決斷。蘋果在美國銷售的iPhone大部分在中國組裝,由於對個人消費的影響較大,在川普第1次執政時期,從中國進口的智能手機避免了被徵收額外關稅的事態。但目前無法保證第2次上台的川普還會延用同樣的措施。如果加征額外關稅,在美國銷售的iPhone價格將變得更貴。

蘋果在新冠疫情期間將生產線向印度的轉移,但2023年蘋果的187家主要供應商中大部分仍將基地設在中國。蘋果自2025年初傳出在中國陷入苦戰的消息以來,股價一直在下跌,一直以來對蘋果的業績增長起到支撐作用的中國業務,反而成為絆腳石。

報導表示,在美國企業之中,蘋果與美國純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一樣屬於代表性的對中國友好的企業,蘋果的中國戰略有可能對美國產業界的態度產生影響。

文章來源:iPhone神話在中國破滅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中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206/217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