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熱門明星 > 正文

看了張信哲的億萬豪宅 才知道低調都是「裝」的

出道36年,零緋聞、不炒作、一門心思撲在音樂事業上,放眼整個娛樂圈,大概只有張信哲一人做到了。

被譽為「情歌王子」的他,憑藉細膩又溫柔的聲線,締造出一首首經典的華語流行歌曲,成為無數人青春里不可替代的珍貴回憶。

不管是那首讓他一炮走紅的《愛如潮水》,還是《信仰》和《過火》,都深深打動着每一位聽眾、療愈着每一個在感情里受傷的心靈。

儘管多年來歌迷無數,但他似乎對追名逐利沒有太大的欲望,始終行走在嘈雜熱鬧的人群之外。

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中,張信哲如同一股清流,另類、叛逆,甚至有些不真實。

而這,也恰恰是他的不凡之處。

1967年,張信哲出生於台灣雲林縣西洛鎮的一個普通家庭之中。

他的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父親則是一名牧師。

小時候的張信哲,常常會跟着父親一起去教會。

而教會對音樂和藝術都非常重視,他也因此受到了薰陶,獲得了許多接觸二者的機會。

在這樣濃厚的藝術氛圍里,他也對音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於是,張信哲從小就開始了自己的音樂之旅:拉小提琴、學習聲樂,偶爾還會和老師一起繪畫。雖然年紀不大,但也早早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

不過,張信哲的父親並沒有規定和要求自己的孩子,今後一定要走上音樂這條路。

其實,張信哲能進入華語歌壇,純屬誤打誤撞、一波三折。

讀書時,張信哲的成績一直都很差,高考兩次都落了榜,直到第三次才考上了一所基督教效力書院。

由於基督教大學獨特的性質,他也因此在大學期間,經常有機會參加學校組織的唱歌比賽。

大二那年,張信哲在某次唱歌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

而那時台下坐着的評委是兩位著名的音樂人,他們都一致認為,眼前的年輕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可塑之才,便將其推薦給了滾石唱片公司。

就這樣,張信哲有幸接觸到了當時華語樂壇的大哥,李宗盛

其實,李宗盛第一次見到張信哲時,並不滿意。

他覺得這個年輕人,不怎麼會說話,還有點呆,這般性格放在娛樂圈裏不夠吃香,加上張信哲的聲線過於陰柔,並不符合當下的主流審美。

於是,李宗盛沒有和張信哲簽約,這是他人生中為數不多的「看走眼」時刻。

在採訪中,張信哲回憶着李宗盛面試自己時的場景

好在,滾石的老闆不願意浪費一個新人,便把張信哲送到了旗下的子公司巨石音樂。

但簽了公司,不代表馬上就能發唱片。

最開始的張信哲,甚至都沒有什麼唱歌的機會,每天一邊幹着端茶送水、發放盒飯的打雜工作,一邊努力學習音樂知識,等待着機遇的降臨。

一年後,張信哲等來了一個機會。

當時,熱門歌手潘越雲正籌備一張名為《男歡女愛》的新專輯,需要找到10個男歌手與她合作,張信哲有幸被選中湊數,第一次走進了錄音棚。

雖然全程沒幾句歌詞,但他還盡全力把握住了這次機會,以一首《你是唯一》正式出道。

可張信哲並沒有迎來想像中的一炮走紅。

1989年,22歲的張信哲連發了三張唱片,《說謊》、《憂鬱》、《忘記》,雖然也收穫了不錯的反響,但距離功成名就還十分遙遠。

也就是那一年的年底,張信哲入伍服兵役。

本以為沉寂三年,會讓大眾徹底淡忘自己,可命運就是愛開玩笑——

服役回歸後,公司為張信哲發行的新專輯《心聲》,憑藉其中的一首《愛如潮水》,讓他迅速走紅大江南北。

出道五年,他終於引起了華語樂壇的關注。

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過火》、《信仰》、《白月光》、《愛就一個字》……一首首經典歌曲,奠定了張信哲在華語樂壇的歌王成就,更是徹底征服了所有的聽眾。

韓寒曾在書里,這樣形容他:

「哪裏有女生尖叫,哪裏就有張信哲。」

這個出道就不被看好的年輕人,終於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不過,雖然張信哲爆火了,但他在現實里卻一點也沒變,還是那麼低調,那麼內斂。

他不炒作、不傳緋聞、不包裝自己,一門心思撲在了音樂創作上,即使唱片行業不景氣,他也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那些違背自己初心的節目要求。

同樣,張信哲的感情生活也低調且簡單。如今57歲的他,一直沒有結婚,也沒有生小孩。

關於他未婚的原因,坊間可謂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因為他和前女友朱小妹分手導致的。

當時的張信哲太火了,輿論的壓力逼得朱小妹沒有任何私隱空間,狗仔經常在她家蹲點,只要一開窗就有無數閃光燈和喀嚓聲,神經隨時都非常緊繃。

外界的過度關注,導致二人最後未能修成正果,女方遠走異國他鄉,再也未曾聯繫過張信哲。

這讓他心裏始終有遺憾,所以再也不敢用明星的身份,同任何人進入一段親密關係。

還有人說,張信哲不戀愛不結婚,是因為要照顧年邁的母親,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的終生大事擱置了。

後來當他步入中年後,也就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反而沒那麼在意世俗的眼光了,更不會高調宣佈任何感情方面的決定了。

倘若非要找出張信哲成名後「高調的證據」,或許只能拿他購置的豪宅說事了。

據媒體報道,張信哲各處的豪宅加起來總價值近2億。

並且在私下裏,他還是一位狂熱的收藏家,甚至維基百科都為其認證了這個標籤。

值得一提的是,被稱為情歌王子的他,在裝修這件事上,卻不那麼浪漫。

張信哲的豪宅,內部多以傳統的中式風格為主。

軟裝主要由大量的紅木家具、中古單品和名貴藝術畫構成,搭配上暖色系的燈光,韻味十足。

不過,這些昂貴的家具,在張信哲的收藏品面前,卻又顯得有些不值一提。

他在家中開闢了一方展覽室,專門用來放置從世界各地拍賣回來的藏品,隨着日積月累地積攢,規模越來越大,堪比一個小型博物館,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除了各種朝代的古董、家具、瓷器和字畫,張信哲還非常熱衷於收藏旗袍。

但他的目的卻並非投資,而僅僅是希望這些物件,能因為被人珍藏而變得更有現實意義和價值。

臥室則與公區和展覽室不同,整體風格以簡約清爽為主,大白牆搭配同色調床品,營造出靜謐和諧的睡眠氛圍。

屋內的裝飾物也不算太多,幾個小型的畫作和家居單品便是全部,避免讓睡覺的空間變得浮誇,這也像極了張信哲本人的處事風格:簡單、純粹、不做作。

他的裝修品位,還是與大多數明星不同,少了幾分明晃晃的奢華,多了幾分猜不透的高深。

而這種風格與普通人比起來,更是相去甚遠,可能光他家裏一個不起眼的藏品,就夠一套尋常小戶型的首付了。

儘管住豪宅、家中藏品價值上億,但比起那些當紅頂流,張信哲在娛樂圈裏還是顯得有些「透明」。

以至於他之前參加一檔節目時,還被台下的一位提問者當眾「羞辱」過:

「搜索「過氣歌手」的時候,相關連結裏面就會出現「張信哲」,我想問一下,就是我提過氣這兩個字的時候,你會不會內心突然就抓一下?」

其實,這些年張信哲早已接受了這種年輕人賦予的「過氣」設定。

或許難堪過,或許無奈過,但更多的是坦然面對。因為自始至終那份對音樂事業的初心卻從未變過,他依舊努力為聽眾呈現出最好的一面。

圖源:抖音@百川綜藝季

更何況,那批懂他、支持他的人,並不是消失不見了,只是老了罷了——

這兩天,張信哲2024年世界巡迴演唱會門票又即將開搶,不知道會不會跟去年一樣,又迎來幾秒鐘就售罄的景象。

低調也好,過氣也罷,不管外界如何評論,張信哲都不在意了。

他游離在喧囂熱鬧之外,始終保持着自己的步調,經營着獨一無二的人生——

做熱愛的音樂,不向市場妥協;住獨特的房子,不去計較成本;過自洽的生活,不需要被認可。

真好,記憶中的那個情歌王子,一直都沒變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小樓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122/2163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