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不容忽視!每個人穿越時空的驚人秘密

—一場穿越時空的探索

我們的意識就像一條流動的河流,將記憶、經歷和靈魂的本質從這一世帶到下一世。如果我們的意識不會在死亡時消逝,那麼它去了哪裏?

媒體對黛維的眾多報導引起了聖雄甘地的注意。黛維10歲時,甘地發起成立了一個由15名傑出人士(包括律師、記者、政治領袖和國會議員等)組成的「調查委員會」,對這個說法進行了詳細調查。

委員會確認黛維從未離開過德里。後來,他們陪同她來到馬圖拉,她在那裏準確無誤地指認了納特的房子和她岳父的房子,並描述了房子的佈局。

此外,黛維還指着房間的一個角落,聲稱她把錢埋在了那裏。當目擊者對該區域進行挖掘時,他們發現了一個用來存放貴重物品的箱子,但裏面空空如也。黛維堅持說她把錢放在了那裏,最後,納特承認他在妻子死後發現並拿走了這筆錢。

史蒂文森指出,小女孩黛維的說法中至少有24項得到了證實,這有力地證明了她的記憶並非捏造。

最終,調查委員會於1936年發表了一份長達26頁的報告,認為黛維是盧格迪的重生。1937年12月12日出版的《美國周刊》(American Weekly)也專門對此事進行了報導。

不可能的知識

根據史蒂文森的說法,典型的前世記憶兒童案例通常出現在2到4歲之間。這些兒童會自發地講述前世的細節,即使他們遠離事件發生地數千英里,而且事件發生在十幾年甚至更早之前。這些細節的準確率通常高達90%。

根據伊恩‧史蒂文森(Ian Stevenson)的研究,兒童講述的前世細節準確率高達90%。(The Epoch Times)

美國前世回溯治療師卡羅爾‧鮑曼(Carol Bowman)接受《大紀元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這種轉世跡象涉及「談論一些孩子在這個年齡絕對不可能知道的事情」。

鮑曼說,這些孩子通常沒有社會心理問題。他們的前世往往是普通家庭,而不是名人或明星,因此缺乏編造故事的動機。

鮑曼描述了一個名叫梅根(Megan)的三歲女孩,她說自己的前世是一個男人,名叫約翰(John),他的妻子瑪麗(Mary)死於「肺癆」,這是19世紀肺結核的常用術語。梅根還說,因為瑪麗生病不能生孩子,她非常傷心。這個小女孩怎麼會在她現在幼小的生命中學習到有關肺癆和不孕症的醫學知識呢?

記得前世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一種未學過的技能。黛維在她前世生活過的馬圖拉很自然地說起了當地語言,儘管她從未去過那裏,也沒有在生活中學習過這種語言。

鮑曼報告說,一個四歲的美國男孩湯米(Tommy)熟練地在褲子上縫了一顆紐扣。當他的母親問他從哪裏學到這項技能時,男孩回答說:「嗯,我們以前在船上經常這樣做。」他開始描述自己過去的水手生活。

「他們會轉變為一種非常嚴肅的表達方式,非常實事求是、認真,堅決認為自己說的是真的。」鮑曼說道。

一篇題為「關於聲稱的前世記憶的學術研究:範圍審查」(Academic studies on claimed past-life memories: A scoping review,5/28/2021)的論文系統性綜述分析了78項觀察研究,發現在那些有前世記憶的兒童中,23%的兒童掌握未曾學習過的技能。更令人驚訝的是,37%的孩子身上有胎記或缺陷,與前世的傷口吻合。

胎記很常見,那麼胎記如何將前世與今生聯繫起來呢?

胎記和缺陷:純屬巧合?

史蒂文森在題為「與死者身上傷痕相對應的胎記和出生缺陷」(Birthmarks and Birth Defects Corresponding to Wounds on Deceased Persons,2005)的章節中,對895名有前世記憶的兒童進行研究,結果顯示35%的兒童有不尋常的胎記或先天缺陷。

史蒂文森在一篇題為「與死者身上的傷痕相對應的胎記和出生缺陷」(Birthmarks and Birth Defects Corresponding to Wounds on Deceased Persons,1993)的論文研究表明,在有驗屍報告或其它確認文件支持的前世案例中,傷口和胎記的一致性高達88%。

例如,在一個案例中,一個土耳其男孩的右耳畸形。這名男孩記得前世頭骨右側中過一槍。史蒂文森通過查看醫院記錄,確定了他的前世,並確認了當時的死因。

鮑曼還收集了與胎記和行為有關的證據。例如,凱西(Kathy)的第一個孩子,也叫詹姆斯,在兩歲生日後不久不幸死於神經母細胞瘤。詹姆斯的左眼、右耳和左腿都有問題,一次靜脈注射在他的脖子上留下了一道疤痕。

詹姆斯去世12年後,凱西的另一個兒子查德(Chad)出生了。查德開始表現出與詹姆斯驚人相似的身體特徵。查德左眼失明,右耳有問題,左腿殘疾,脖子上有一道和詹姆斯一模一樣的傷疤。

此外,查德與詹姆斯一樣沉默寡言、精神緊張。四歲時,查德開始聲稱自己住在一間有巧克力色家具的房子裏,並玩過一些特定的玩具,完全符合詹姆斯當年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驗屍報告和醫療記錄證實,前世的死亡方式與現在的胎記一致,這絕非巧合。

浮動解釋

關於前世記憶,還有其它解釋,如記憶扭曲、父母影響、文化或社會條件反射等。然而,這些假說都各有不足之處。

一項題為「有前世記憶的人的虛假名氣幻覺」(The false fame illusion in people with memories about a previous life,03/2007)的研究表明,前世記憶似乎是由記憶混亂或虛假記憶造成的。然而,記憶混亂無法解釋研究人員在許多有據可查的案例中證明的準確性和可驗證的細節。

此外,一項題為「相關家庭的態度是否會影響聲稱記得前世的兒童的特徵?」(Do attitudes of families concerned influence features of children who claim to remember previous lives?,2011)的研究表明,母親們最初對子女前世記憶的態度各不相同。總體而言,51%的母親對前世記憶持中立或寬容態度,28%的母親對前世記憶持否定態度,21%的母親對前世記憶持鼓勵態度。

有些人將胎記歸因於孩子母親的母性印象。他們指出,孕婦對逝者傷口的認識可能會影響發育中的胚胎和胎兒,從而導致與這些傷口相對應的身體特徵。

根據史蒂文森的研究,孩子的母親通常不知道他們前世的傷口。該假說也無法解釋母親的想法如何改變胎兒的身體,以及為什麼孩子會有這些記憶。

關於文化或社會條件假說,前述論文「關於聲稱的前世記憶的學術研究:範圍審查」(2021)的系統性審查發現,前世記憶案例不僅在有轉世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亞洲國家有報導,在美洲和歐洲也有描述,這表明前世記憶是一種跨文化現象。

世界各國都有關於前世記憶(PLM)案例的報導,表明這是一種跨文化現象。(The Epoch Times)

還有一些人將前世記憶解釋為巧合事件,只是偶然出現的胎記或缺陷,而這個人隨後了解到一個已故的人身上也有類似的胎記。這種相似性讓他們覺得自己與那個人確有聯繫。然而,這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而且似乎也不太可能,特別是考慮到大多數前世記憶案例主角都是孩子。

懷疑論者通常認為,作為前世指標的胎記或缺陷只是巧合而已。

當記錄的事實與所表達的記憶一致時,需要發生多少巧合才能證實一例前世記憶?聯繫越詳細、越可驗證,就越難將這種說法視為巧合。

埃本‧亞歷山大(Eben Alexander)博士是一位著名的神經外科醫生,研究大腦已有數十年,並有過瀕死體驗。在之前的一次採訪中,他告訴《大紀元時報》:「我想說的是,我們人類的意識可能會受到相當大的限制,因為當我們認為自己理解了一些事情,卻沒有注意到所有的證據時,我們的偏見和假設就會產生。」

前世回溯

當人們在目前生活的早期階段有創傷記憶時,會對其身體或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通常會導致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心理學家可能會使用談話療法來幫助患者釋放體內的創傷傷害,從而達到身心痊癒的目的。這種心理治療方法是對精神科醫生開出的藥物治療處方的有效補充。

同樣,一些醫療從業者也探索用前世回溯療法(past-life regression therapy,催眠療法的一種)來治療疾病。與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一樣,前世回溯療法依賴於催眠狀態下的引導對話,由治療師幫助病人探索他們所認為的前世記憶。

雖然關於前世回溯療法的療效是否可靠的爭論一直存在,然而也有記錄顯示患者從這種療法中受益。

擁有神經科學博士學位的加利福尼亞州整體健康醫師傑森‧劉(Jason Liu)博士告訴《大紀元時報》,他親眼目睹一位纖維肌痛患者在接受前世回溯療法後恢復了正常生活。

瑪麗琳(Marilyn)是一名46歲的女士,多年來一直飽受慢性疼痛的折磨,使她不堪重負,並因此試圖自殺。除了纖維肌痛,她還同時患有慢性疲勞綜合症、焦慮症、抑鬱症失眠症等。

雖然她的丈夫是一名醫生,然而傳統的治療方法對她毫無幫助。於是劉博士決定嘗試對她使用前世回溯療法。

在使用θ波腦電波的催眠下,瑪麗蓮進入了一種平靜的恍惚狀態。在催眠狀態下,她獲得了一段記憶片段,那時她是一名士兵,在一場戰爭中遭到了攻擊。通過與劉博士的一系列對話,她逐漸明白,前世經歷的強烈恐懼與今生承受的身體痛苦有關。

在劉博士的專業引導下,瑪麗蓮得以將前世的情感創傷與當下的現實生活分離開來。從那以後,她明顯感到更加平靜和充滿希望。她的身體和精神症狀明顯改善,最終完全康復。

巧合的是,鮑曼女士發現自己的兒子也有前世記憶。她的兒子在5歲時患上了慢性濕疹和巨響恐懼症。

「當我們問他這是怎麼回事時,他以第一人稱告訴我們,他曾經是一名士兵,在戰場上被大炮炸死。」鮑曼說道。

鮑曼的兒子講述了自己的前世記憶之後,身上的慢性濕疹症狀消失了,困擾多年的巨響恐懼症也消失了。

「有某種身體記憶、軀體記憶與這些記憶有關。」鮑曼說道。

流淌的生命之河

河流將帶着沙子、養分和水生生物從山頂優雅地流向目的地。同樣,與前世記憶有關的研究表明,我們的意識就像一條流動的河流,將記憶、經歷和靈魂的本質從這一世帶到下一世,將我們與存在的多彩世界聯繫在一起。

鮑曼告訴《大紀元時報》:「我認為這很吸引人,因為正如伊恩‧史蒂文森也談到的那樣,我們現在的處境、我們現在的性格,都可能源於前世的經歷。」

「意識和人格特徵、情感和身體特徵一樣,都能在死後存活。這些都會轉移到另一個身體、另一種生活、不同的環境中,但它們都是相互關聯的。從一個生命到另一個生命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她補充道。

史蒂文森去世後,他的繼任者吉姆‧塔克(Jim Tucker)博士繼續從事前世記憶(PLM)的研究。塔克博士是弗吉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精神病學和神經行為科學教授,感知研究部主任。

布萊恩‧韋斯(Brian L. Weiss)博士和布魯斯‧格雷森(Bruce Greyson)博士也致力於前世記憶研究。韋斯博士是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醫學院,是邁阿密西奈山(the Mount Sinai)醫療中心精神病學名譽主席。格雷森博士是弗吉尼亞大學精神病學和神經行為科學名譽教授。

本系列前三篇文章中積累的證據暗示,意識有可能超越我們的物理現實。

每個人最終都會死去。然而,如果我們的意識是永恆的,而且我們對過去生活經歷的記憶依然存在,那麼它就有可能對我們今生和未來的幸福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記憶可以穿越世世代代,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在不同的生命中,我們的意識究竟在哪裏?我們意識的最初起源或最終歸宿在哪裏?

接下來,我們將根據多項科學研究,繼續探索意識的潛在起源。

作者簡介:

董宇紅(Yuhong Dong,音譯),醫學博士,是《大紀元時報》資深醫學專欄作家。她曾是瑞士諾華公司(Novartis)總部的資深醫學科學專家和藥物警戒領袖,曾四次獲得諾華獎。她在病毒學、免疫學、腫瘤學、神經學和眼科學方面擁有臨床前研究經驗,在傳染病和內科方面也有臨床經驗。她在中國北京大學獲得傳染病學醫學博士學位。

馬卡伊‧阿爾伯特(Makai Allbert)是一名健康作家,擁有生物醫學科學理學學士學位和人文科學文學碩士學位。他曾在馬利蘭大學從事生物醫學研究,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合作開展數據分析項目,並在哈佛大學希臘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他的目標是在健康新聞領域發表經過深入研究的見解。

原文: The River of Consciousness: An Exploration Through Time and Spac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Yuhong Dong& Makai Allbert撰文/信宇編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208/214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