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在」系列三部曲《情定日落時》中,男女主角曾有這樣的對話:「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這句對於永恆、愛與希望的思索與探討,在2019年巴黎聖母院慘遭大火侵襲時曾被許多人感慨地轉發,一度成為了某種讖語。
暌違5年後,12月7日,浴火重生的巴黎聖母院將在世界人民的注視下重綻新顏!
而今晚法國時間7點,巴黎也將舉行一場開幕盛典,來慶祝這座文化瑰寶獲得新生。
法國總統馬克龍將主持今晚的開幕儀式,包括美國新當選總統川普、美國現第一夫人吉爾·拜登、英國威廉王子、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等各國政要,都將出席此次典禮。
儀式將以祈禱、管風琴演奏和大教堂唱詩班的讚美詩為主,隨後將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電視音樂會。
音樂會將有中國鋼琴演奏家郎朗、南非歌劇演唱家普雷蒂·延德(Pretty Yende)和委內瑞拉指揮家古斯塔沃·杜達梅爾(Gustavo Dudamel)指揮的管弦樂隊獻藝,據信美國歌手兼時裝設計仿效瑞爾·威廉姆斯(Pharrell Williams)也參加了演出。
不過,由於巴黎近日天氣情況不佳,為了確保最佳效果,音樂會已於周五晚預先錄製。
次日,新生的巴黎聖母院將迎來首場彌撒,標誌着教堂的正式回歸。
12月8日起,聖母院將正式對公眾遊客開放。一系列的開幕活動還包括全新的文化與宗教體驗,例如展示聖物荊棘冠的新型雕飾展示櫃,以及自助遊覽線路和免費預約系統,幫助管理預計每年1500萬的遊客高峰流量。
2019年,大火摧毀了巴黎聖母院的屋頂、塔尖和部分內部結構,而重建工程匯集了來自全世界的2000多名工匠和工程師,他們克服了前所未有的技術和文化挑戰,以確保教堂的歷史外觀與結構穩定性。修復工程的資金來源包括全球捐款,超過7.6億美元,其中包括許多法國奢侈品牌集團和億萬富翁。
這項工程中還結合了現代技術,如為教堂增加了抗災能力,並全面翻新了電氣系統。值得一提的是,在翻修過程中,一些驚人的考古寶藏也隨之重見天日,為人們了解這座美麗的建築和其背後的歷史文化,提供了更多更新的角度。
在參觀巴黎聖母院的時候,馬克龍不經發出感嘆:「她比從前更美了,金色石頭煥發了新生,教堂的色彩比昔日更為絢麗多姿。」
教堂內的全新設施包括1500把橡木椅和現代化的標識設計。2025年,更多外部修復工作將繼續,計劃在2026年安裝新的彩繪玻璃窗,進一步提升參觀體驗。
巴黎聖母院的重建不僅是法國文化遺產的復興,也是全球團結和技術創新的象徵。正如巴黎大主教洛朗·烏爾里希所言,這座教堂是「美與安慰的避難所」,其復興體現了人類共同努力實現不可能的潛力。
不過,整個項目中最「前衛」的部分並不是隱藏在閣樓里的重建橡樹森林,也不是裝飾性的屋頂——這場大火成為了一種催化劑,讓人們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表示,整個項目還將繼續:主廣場將看到一條沿街延伸的現有七葉樹大道,鼓勵人們繞着大教堂轉悠一圈,而東邊的一個前停車場將成為不同物種的實驗性植物園。
當然,在此重建的,不僅是愛與和平,當然也有各國領導人對於建立國際關係的殷切期盼。匯聚世界之力重建的巴黎聖母院,或許也在小馬哥的心中播下了一顆重拾外交的希望種子——
作為川普最親密的盟友之一,美國科技大亨伊隆·馬斯克也應邀出席此次活動。按照計劃,兩人將在儀式前前往愛麗舍宮與馬克龍會面。此次活動,對小馬哥來說意義非凡,畢竟這是川普當選以來的首次出國訪問。
除此之外,包括威廉王子和烏克蘭領導人澤連斯基,也將在儀式前與馬克龍舉行雙邊會談。
小馬哥向來熱衷於在歐洲與川普之間扮演調解者和中間人。而此活動不僅能向世界展現法國的軟實力,也是他與這位「難以捉摸」的美國總統互相溝通、取得信任的最佳時機。
實際上,包括馬克龍在內的法國政壇普遍將聖母院的重新開放儀式視為法國創造力與韌性的象徵。儘管法國國內政治動盪、面臨預算危機,但所有人仍然希望,這次盛會能像今年巴黎奧運一樣,帶來團結、愛和新的希望。
正如雨果在小說《巴黎聖母院》所寫的那樣:丑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優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後,美與丑並存,光明與黑暗相共。但願災難過去,重建的世界和人心會如同這座巴黎的標誌性建築一樣,走向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