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拆遷補償以房票代現金 鄭州數百村民抗議

2024年11月25日,河南鄭州市惠濟區新城街辦事處的弓寨村數百名村民聚集區政府,抗議拆遷補償發房票,要求現金補償。(視頻截圖)

11月25日,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新城街辦事處的弓寨村數百名村民聚集在區政府,抗議拆遷補償以房票代現金,要求現金補償。

該村村民方勇(化名)告訴大紀元記者,25日早上9時許,大約有200多名村民先去村委,後來又去區政府,當地政府派出特警驅趕村民,有發生肢體衝突。最後是信訪辦工作人員出面稱去村里開會協商,但是最終也沒有什麼結果。

大紀元記者致電惠濟區政府,工作人員以不知具體情況為由,讓記者聯繫新城街道辦事處。但是記者聯繫新城街道辦,他們卻讓記者聯繫區政府宣傳部,自稱他們無法應對媒體。

此次弓寨村村民維權的焦點在於,拆遷安置以「房票」代現金。這是鄭州市出台的一項棚改政策,被徵收人(大多為城中村村民)的原房屋被拆遷後,房屋徵收人(大多為地方國資平台)根據原房屋價值評估出具的可用於購買商品房的「代金券」。

據悉,鄭州市在2022年曾推出「房票」政策,但是當時沒有推行下去。今年當地政府再次推出「房票」政策,目的是「以購代建」,一方面能儘快解決拆遷村民的安置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化解存量,期望將鄭州的房地產市場逐漸恢復元氣。但是此政策並不得民心。

方勇說,「大家都不滿意,但只敢怒不敢言,現在只有我們弓寨村人站出來了,直接去區委門口抗議。」

弓寨村於2013年以城中村改造為名拆遷,當時補償安置的承諾是按每人90平方米標準,例如五口之家就可以獲得總面積450平方米的房子,而過渡期間的安置費是每人每月800多元(人民幣,下同),但是最近三年沒有發放。

方勇以他家為例,向大紀元記者介紹了此次房票政策的不合理性。他們一家四口人可以獲得總面積360平方米房子,目前給他們分到了一套140平方米房子,剩下的220平方米是給他們發放電子房票,房票上的單價為每平方米6,300元。他表示,鄭州市的樓價現在平均都是一萬元以上,他們村融創開發的樓盤更是每平方米17,000元,他想在村里購房,那麼必須自己支付99萬多元的差價。

方勇表示,他是做裝修工程的,還有80多萬元工程款未要回,現在市場環境太差,掙錢非常困難,他無力貸款去交99萬元差價,更希望剩下的220平方米以現金的方式補償,是否購買房屋由他自己來決定。

據記者了解,該村人口有六千多人,目前每戶都分到了一套房子,而希望購買房產的幾乎都是年輕人,他們為了孩子上學,在鄭州市里選擇學區房,但是不希望個人承擔差價,而年歲大的老人更希望以現金的方式安置,因為再購買房子很難出租。

方勇表示,「誰要買房子,租不出去,還要交物業費。河南平均工資全國倒數第一,鄭州原來人很多,現在沒什麼人了,公司都已倒閉,外地的都回老家,出租屋原來一年能租到2萬多元,現在一年1萬元都沒人租。」

村民認為,這是政府「搶劫式」安置政策,政府已經沒有公信力,村民已不相信政府。「經濟形勢特別不好,但是政府不能這樣壓榨老百姓」。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128/213693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