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絕路….俄羅斯現在真的很缺錢

孫子: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冑矢弓,戟盾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11月19日,據《莫斯科時報》消息,俄羅斯聯邦央行行長埃莉維拉·納比烏林娜,公開發表了「打擊士氣」的言論:俄羅斯經濟中幾乎所有可用資源都已耗盡。

這句話背後,是勞動力嚴重短缺、73%企業面臨招工難,工廠產能利用率突破80%、再創歷史新高……等等冰冷的數據。

三年來,這位動用一切手段避免「久暴師則國用不足」的女強人,似乎終於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就在國家經濟運轉面臨極限的同時,普京批准了修改後的核武器使用原則,放寬俄羅斯動用核彈的條件。

緊接着,當地時間11月21日上午,俄羅斯在本次戰爭中首次使用洲際彈道導彈……

11月23日,普京又簽署一項法案:免除參加對烏作戰新兵最高1000萬盧布的貸款。

高風險戰略調整,一方面是展示了強硬姿態,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心急的表現。

很明顯,硬歸硬,但戰爭拖延了這麼久,真遭不住了。

01軍費嚴重超支

戰爭最初一段時間,俄羅斯確實是「越制裁越有錢」。

2022年前上半年,全球能源價格暴漲,歐洲市場極度恐慌。

面對制裁,俄羅斯以停止天然氣供應相威脅,以盧布結算為手段,僅僅用了2個月,就讓匯率回升至開戰前的水平。

2022年前4個月,俄羅斯貿易順差近1000億美元,是往年同期的3-4倍;財政盈餘1.1萬億盧布,創30年新高,是2021年的3倍……

彼時,克宮和民眾都沉浸在越打越有錢的喜悅中,各種贏麻了、十分魔幻。

但這種好日子就像一陣風,明顯無法長期維持。

如果真能「越制裁越有錢」,伊朗委內瑞拉早就國富民強了……

事實證明,俄羅斯並不特殊。

2021年,俄羅斯聯邦預算仍有5240億盧布盈餘。

然而2022、2023年,俄羅斯的預算赤字分別為3.295萬億、3.24萬億盧布。

今年的情況,也很難好轉。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

早在2022年底,俄羅斯杜馬就通過了2023年俄聯邦預算計劃,將政府總預算的17.1%用於「國防建設」。

但很明顯,這遠遠不夠用。

預計2024年,俄羅斯直接國防開支將從2023年的6.4萬億盧布上升至10.8萬億;4.1萬億盧布的經濟部門支出中,有3.05萬億被列為軍事工業的補貼支出。

也就是說,2024年俄羅斯實際為戰爭投入13.85萬億盧布,占GDP的7.7%、財政預算的38%,是去年的1.6倍。

平均每天的軍費,都高達380億盧布。

為什麼軍費突然上漲這麼多?

最重要的原因,是戰爭規模擴大、傷亡數字加速上升。

戰爭中,人命是最廉價的。

11月10日,英國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稱,10月份俄軍平均每天新增傷亡1500人,遭遇戰爭爆發以來最嚴重月度損失。

烏克蘭國防部公佈的數據,截至11月11日,俄軍累計傷亡已達到710690人,具體陣亡人數不明。

這個數據肯定是有水分的。

比較可靠的數據,來源於俄羅斯國內一家名為「Mediazona」的獨立媒體聯合BBC俄語頻道,對士兵的遺囑認證處、以及對士兵家屬的追蹤調查。

截至11月7日,確定的訃告數量為77143;不過,軍人從戰死到家屬發出訃告,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訃告數顯然不能完全反應陣亡數。

假設延遲率為20%,俄軍真實的陣亡人數可能在9萬人以上。

同時,以現代醫學的條件,傷亡比應該能達到5:1,總傷亡大概為55萬左右。

這是很保守的估計,但已經是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而11月17日,據俄羅斯經濟學家弗拉迪斯拉夫·伊諾澤姆采夫估計,每名陣亡戰士的家人,將獲得約1450萬盧布或15萬美元的工資和死亡賠償金,這還不包括其他獎金和保險支出。

按照最保守的算法,僅僅撫恤金這塊,支出就接近8萬億盧布。

除此之外,陣地的修繕、武器供給、物資運輸……等等,都需要大量金錢。

只要戰爭一天不結束,前線損失的年輕戰士、消耗的資金,將一天比一天多。

戰爭成本螺旋上升,收入那邊又怎麼樣?

由於能源價格下跌,2023年俄羅斯油氣收入同比下降24%至8.822萬億盧布。

此外,大家都知道,前兩年多印度瘋狂買入俄油,稍微加工下就轉手賣到歐洲,直接中間商賺差價。

印度狂賺的同時,也緩解了俄羅斯的出口壓力。

但是,由於重新調整對印度和中國的供應價格,預計2024年以及接下來的2025年,印度將大幅減少進口俄羅斯石油。

預計2024年,油氣收入至少將下降10%。

收入下滑,支出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升。

該怎麼搞錢?

02印鈔一時爽

最直接的方法,自然是加稅。

早在2023年8月4日,克宮就簽署了一項針對企業賺取超級利潤的法律,以補充政府虧空,被稱為「戰爭稅」:

規定年收入超過10億盧布的俄羅斯企業,要將其利潤超過上年的10%作為稅款。

這個力度確實不大。

一方面,戰爭期間需要團結自己人、而不是打自己人;另一方面,太狠了會逼得民間資本加速外逃,對經濟的打擊更大。

所以對俄羅斯而言,其實只有一條路可走:印鈔。

2022年11-12月,俄央行通過回購交易,給國有商業銀行系統注入1.5萬億盧布貸款,銀行又買下超過90%聯邦貸款債券,價值3.1萬億盧布。

聯邦政府就這麼拿到了3.1萬億現錢。

這算是比較正經的,還有個更騷的操作。

比如,2022年12月,俄羅斯央行通過國家福利基金,增發2.4萬億盧布。

根據財政部的說法,他們是以2.4萬億盧布的價格,把1218.52億日元、27.7億英鎊、285.17億歐元的海外資產,賣給央行。

雖然這些外幣,本身就是被歐美制裁而凍結的資產,但也並不在俄羅斯政府手上……整個交易過程也都是虛擬的。

……

總之過去兩年,通過類似的操作,俄羅斯的流通貨幣量迎來史無前例的增長,平均增長率約為2009-2022年的兩倍。

貨幣越來越泛濫,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本已有些起色的盧布,又開始加速貶值。

2022年3-7月,俄羅斯盧布兌美元曾一度反彈133%,匯率還要超出開戰之前;但截至今日,又從搞點回落近51%,幾乎返回原點。

盧布已經與土耳其里拉和阿根廷比索,並列為新興市場最弱的三大貨幣。

而這,還是嚴重注水的結果。

俄羅斯每天可兌換的外匯總額,被控制在10億美元以內,遠低於戰前的30億。

這就導致,想把盧布換成外幣,你得排隊、排隊、排隊。

而在你排隊的這會,盧布依然在貶值,誰等得及?

在黑市,盧布換美元早就跌到了250:1。

甚至,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許多高端場所,都禁止顧客用盧布結賬。

而現代貨幣的根本,是什麼?是國家信用背書。

如此人人跟風,對盧布公信力的打擊是極其巨大的。

只要俄羅斯央行敢放開盧布兌換外幣,可能所有銀行都會被紅了眼的人們,擠兌到破產。

為了延緩貨幣貶值的速度,在全球降息的大背景下,俄羅斯被迫選擇了相反的方向。

2023年8月,俄央行首次宣佈加息3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從8.5%上調至12%。

2023年8月至今短短14個月,俄央行已連續8次加息,最近一次在10月25日,宣佈加息20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推至21%的歷史最高水平。

而且根據市場共識,12月20日將至少提高至22%。

如此頻繁而猛烈地加息,確實延緩了貨幣貶值的走勢,但很明顯,這只是將問題延後、並沒有解決問題本身。

本質上是以空間換時間。

但前線戰爭遲遲不結束,所能爭取的時間,極限越來越近。

在不斷加息的同時,俄羅斯社會的通脹率卻在不斷升高。

今年9月,俄羅斯食品通脹同比上漲8.6%,遠高於4%的目標;預計,10月的預期數據為13.4%。

一個月內,從8.6%跳到13.4%,數字背後體現的是:物價可能已經控制不住了。

11月14日,俄羅斯聯邦統計局公佈食品價格統計數據:自2024年初至今,麵包、牛奶的價格同比上漲12%-15%,蔬菜價格同比漲超20%,黃油同比上漲超30%,土豆上漲至少73%……

接下來的上漲幅度,可能還要超出以往。

此外,基準利率21%,通脹率13.4%,利率水平居然遠高於通脹率……按照正常的經濟邏輯而言,這毫無疑問是極其反常的。

不禁讓人懷疑這些數據的真實性。

更關鍵的是,民間的支出,不僅僅只體現在物價上。

去年,俄羅斯對大企業加「戰爭稅」的力度並不算大。

力度不大的結果,就是錢依然不夠用。

今年5月,俄羅斯財政部又宣佈從2025年開始,對年收入超過240萬盧布的人徵收15%至22%的所得稅稅率。

此前,俄羅斯的統一稅率為13%。

240萬盧布,相當於17萬人民幣不到,這個覆蓋範圍是比較廣的。

同時,企業所得稅從20%提高到25%,鐵礦產稅從4.8%提升至5.5%……

簡而言之,就是將「戰爭稅」擴大至全國。

雖然還不到「百姓之費,十去其七」的地步,但現代也不可與古代同日而語,民間的心態必然產生重大變化。

這大概也是一個現代國家,在維持政局穩定的情況下,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03尾聲

今年10月1日,克宮正式下發總統令,宣佈面向18-30歲的公民再擴招13.3萬士兵。

而與此同時,還是《莫斯科時報》的消息,隨着越來越多人了解到前線的傷亡率,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中國國家的移民,開始拒絕與國防部簽約、並放棄俄羅斯護照……

自2022年起,截至今年上半年,俄軍事法庭已受理10025起拒絕服役的案件,其中8594人被判刑。

戰爭前期,在輿論的引導下、愛國情緒高漲,民眾本身就是前線最大的後方和堡壘。

然而,一旦戰場陷入僵局,前線不斷增加的傷亡、後方不斷降低的生活水平,將漸漸消磨掉所有人的熱情。

當熱情降低到臨界點,前線的戰士會開始懷疑自己為何而戰,後方的民眾也不再是他們最堅固的堡壘。

怒火終將平息,戰爭也終將結束——哪怕在廢墟之上。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格隆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125/213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