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元首會談也敢亂寫 中國APEC新聞稿抹黑賴清德
本屆亞太經合會已在上周落幕,在任內最後一次美中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持續就印太情勢傳達美方一貫立場。據參與峰會的第三國外交官員透露,針對備受矚目的台灣議題,美中雙方確實有一番討論,然而中方官員卻在會後擅自向中文媒體增添會談內容,稱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當面要求美方必須「認清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的台獨本性」,隨即由中方媒體操作,散播要求美方必須「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的新聞內容。
北京人士分析,中共官方採用類似的新聞操作相當常見,但在美中關係中特別點名「賴清德及民進黨政府」,不像是中國外交體系的操作慣例;相關部門推測,可能是其他系統有意在川普上台前先給賴政府「穿小鞋」。
APEC峰會「沒人提賴清德」 中方官學聯手炒作
再過2個月就要卸任的拜登,16日與習近平於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舉行場外會晤。拜登當面提醒習近平,停止破壞台海穩定的軍事行動;習近平則針對美中關係劃下台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與發展權利「四道紅線」,更特別點名「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必須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
據赴秘魯出席會議的知情人士透露,APEC峰會是與會國合作交朋友的場合,「沒有人提到賴清德」,中國自己把這一點寫進新聞稿本身就很可疑;中方一些涉台學者隨即配合炒作「首次點名賴清德」,似乎有意要讓準備上任的川普政府留下台灣是台海「麻煩製造者」的印象。
黨務系統抹黑賴清德 不排除蔡奇親自出手
據對岸人士分析,亞太經合會後,包括美國自身在內,中國等主要國家的下一項任務,就是迎接川普政府上任的新局面;尤其是即將接任國務卿的盧比歐(Marco Rubio),更是中國即將面臨的最大考驗,中國外交系統不太可能在台灣議題上輕率行事。針對中國藉本次拜習會擅自「加戲」,將批判台灣及賴清德的言論搬上拜習會議程,有可能出自黨中央外聯部、統戰部或中宣部,甚至是負責此次出訪的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之手。
友台議員魯比歐(右)可望出任國務卿,中國即將面臨的最大考驗。(美聯社)
藉APEC拜習會批台 中國官媒配合打認知戰
另外中方隨團發佈的新聞稿也有先後兩個版本。據會議現場人員轉述,中方官方媒體先後發佈兩波新聞稿,第一版文稿僅對對拜登表示,台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四條紅線,不容挑戰,這些是中美關係最重要的防護欄和安全網。
在隨後由中共官方媒體發佈的長版報道中,習近平藉美中會談痛批台灣的發言大幅度增加。中國官媒更「報道」稱習近平當面向拜登喊話,強調美方想要維護台海和平,就要認清「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的台獨本性,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罕見演變成在APEC的國際場合上,中共領導人向美國總統「告狀」的情況。(仇佩芬)
延伸閱讀:台向美方查證 習近平、拜登公開私下都未提「賴清德」
來源:世界新聞網
「拜習會」16日在秘魯登場,中國官媒釋出信息指稱,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公開點名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強調「台獨分裂行徑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不過,台方相關單位向美方確認,無論公開或私下談話,習近平都沒有提到「賴清德」三個字。
根據中國央視新聞報道,習近平與拜登談及中美關係,再次告知美方想要維護台海和平,要認清賴清德和民進黨「台獨」本性,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明確反對台獨,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緊接着,多名中國學者也接連指稱,這是習近平首次公開指名道姓點名賴清德。
不過,上述內容皆只有文字描述,中方並未釋出相關畫面。
然而,從外媒釋出的拜登、習近平公開會晤影片可見,習近平在談話中表達過去4年中美關係歷經起伏,但兩國若能求同存異、彼此成就,中美關係會得到長幅發展,若將對方當成對手、敵人,互相競爭傷害,就會遭遇波折甚至倒退。
習近平也說,當今世界動盪不安、衝突頻發,新舊問題交織,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團結協作才能共體時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芳心未艾,脫鈎斷裂不是解決之道,互利合作才能共同發展,小院高牆並非大國作為,開放共享才能造福。
對此,台方相關單位已向美方確認,不論公開或私下談話,都沒有提到「賴清德」三個字。
涉外人士也指出,這在本次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非正式領袖峰會不是首次發生,中媒前天才幫新加坡說了沒有說的話。新加坡總理黃循財15日在APEC場邊會晤習近平,會後中方對外宣稱「新加坡完全理解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灣獨立,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但經台方查證,新加坡並未發表此等言論,中方說法顯非事實。
台外交部前天也在針對習近平、黃循材會晤後,單方面地宣稱談話涉及台灣一事發佈新聞稿指出,中國再次未經他國同意即代為發表不實涉台言論外,更是錯誤陳述他國立場的累犯,其意圖就是要混淆國際視聽。針對中國政府一再於國際社會散佈貶抑中華民國主權的不實謬論及謊言,外交部予以嚴正譴責與駁斥,並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譴責中國此種片面且蓄意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的霸凌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