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中國留學生向外國男友提8.8萬彩禮,被舉報拘留

最近一位美國小伙準備迎娶自己心愛的中國女友,雙方父母見面後,商量着打算讓兩人明年結婚。

然而在見了准岳父母后,這位小哥竟然動了悔婚的念頭,這是為啥?

原來,美國小伙的准岳父母對他提出了彩禮的要求和結婚條件,例如買車、買房,除此之外,還得給12-20萬元人民幣的彩禮錢。

小伙子對準岳父母提出的買車、買房的要求是很理解的,畢竟這些可以保障好妻子的基本生活,但是高額的彩禮讓他不知所措。

於是他就把這件事兒發到某論壇中,希望大家可以給他支支招,順利通關結婚。

一時間,論壇上就激起了無數的討論。

基本上大家都是分兩派,一派是堅決不同意給彩禮,甚至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誡小伙子,不要期待自己最後的妥協可以得到幸福。

另一派則是表示理解,覺得應該給,畢竟在女方所在的省份(湖南),這個數額要的其實不是很多。

而一位美國的華人博主在看到新聞後對自己的美國老公也提出了同樣的疑問,美國到底有沒有彩禮之說?得到的回答很肯定——「沒有」。

當進一步問到女方如何才能得到保障的時候,博主的老公則表示不理解所謂的「保障」是什麼意思,博主解釋舉例道像男方出軌、或者家暴的情況怎麼辦,美國老公很真誠地回答:那麼就找警察處理吧,最後可以直接去離婚,孩子財產都是女方的。

很顯然在西方人的觀念里,彩禮是無法保障婚姻的。

自由戀愛

結婚還得聽父母的

開頭的案例中,作為地道的美國人,兩年多的戀愛,最後要修成正果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對女友的文化背景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因為在他的文化中,從來沒有聽說過結婚還需要給女方父母那麼多錢的風俗,無法理解女方父母提出要求的初衷是什麼。

而且在得知這筆彩禮的用途之後,美國小伙頓時感覺花這麼多錢結婚「不值得」,打起了退堂鼓,於是就和女友說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將這些財富花費在小兩口的婚後生活中,而不是為了結婚掏空家底,畢竟最後的日子還是兩人過的。

經過深度的溝通後,女友也被說服了,同意取消彩禮,自己去說服父母。

隨着中國越來越國際化,很多年輕人走出國門到海外學習工作和生活,跨國婚姻也變得不再新鮮,自由戀愛讓年輕人可以為自己的幸福選擇,但是很多人會發現一旦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很多中國女生還是會尊重父母的想法,或者說,結婚的最後一關還是得聽父母的。

這種選擇在很多西方男生眼中是很難理解的,所以即使很多人說自己是因為喜歡中國文化而尋找中國女生作為伴侶,最後也架不住彩禮文化的衝擊。

而這位美國小伙最後順利解決了彩禮難題,這不難看出,女方的父母並不是非要彩禮不可,只是考驗男方的一種方式而已。

但你知道嗎,如果隨便漫天要價地索要彩禮,不僅是道德上過不去,在國外一些國家可能甚至還需要坐牢。

向外國男友要

8.8萬彩禮,被刑拘

荷蘭鹿特丹一位公派讀博的女留學生在今年3月左右發現自己懷孕了,她高興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的外國男友,沒想到男友非但沒有很高興,反而是直接報警,將她拘留了。

其實剛開始在得知有寶寶的時候,這位荷蘭男友還是很開心的,兩人一起謀劃婚禮,可是當這位女留學生開始提及結婚需要彩禮的時候,8.8萬歐元的巨額彩禮讓男友瞬間感覺自己的感情被錯付了,加上女友海外留學生的身份,讓他瞬間和網絡中那些「可怕新聞」聯繫在一起。

這裏補充一下,在很多英文名著中都有關於彩禮的介紹,例如《The Bride Price(聘禮)》一書中,就將彩禮和包辦買賣婚姻聯繫起來。而在很多歐洲國家的新聞報道中,都會有偏向留學生為了換歐洲身份而騙婚的橋段,尤其是針對亞洲群體,這位荷蘭老弟估計也是被嚇着了,所以才會直接報警自保。

根據網友的爆料,這位女留學生在出國之前其實是有過一段婚姻,因為異地留學導致感情問題離婚,而她的這段婚姻也是彩禮驚人——66萬元人民幣。所以她才會和現男友提出8.8萬歐元的彩禮費,只不過這次她忘了對象是老外。

8.8萬歐元在當地可以說是普通人一年的收入了,而荷蘭當地一方面沒有彩禮的習俗,另一方面在當地人的觀念中認為,以結婚為條件索要財物和詐騙沒有什麼兩樣,特別是在女方已經懷孕的情況下。

最後這位女留學生的婚禮還是泡湯了,看來和外國人交往,還是要了解彼此的文化,了解彼此的生活底線,才能更加清楚彼此到底是不是對的人。

彩禮不適用外國人?

俗話說「入鄉隨俗」,但是在看到上面案例中美國小哥的遭遇後,讓很多網友直接聯想到了此前某中國大媽公開表示,如果是洋女婿就不要彩禮,中國女婿一分不少的發言,並且表示不要用彩禮來約束外國人,畢竟老外不會像中國人那樣有很多的存款,而且這些習俗不應該成為兩個相愛之人之間的絆腳石。

面對這樣超級「善解人意」的丈母娘,很多人也站出來反對,覺得在彩禮這個問題上應該一視同仁,不能因為是老外的身份就得到「免彩禮金牌」。很多網友還勸這位大媽,洋女婿結婚後要帶走女兒到異國他鄉生活,女兒舉目無親就算了,如果大媽自己想去看女兒,比不上中國女婿,所以應該比中國女婿要的多才對。

那麼,彩禮到底要不要適用在外國人呢?

這個是因人而異的,因為跨文化婚姻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尊重就會出現很多人「談彩禮色變」的尷尬,生搬硬套的把彩禮文化帶到異國他鄉,不但破壞了彩禮這種風俗的本質,也會讓對方對自己的好感降低,談崩是很正常的。

當然了,作為父母而言,彩禮是女兒的一種保障,畢竟從小呵護的女兒要嫁到異國他鄉,也是需要做出犧牲的。

婚姻不是一場交易,也不是兩個文化背景博弈的籌碼,兩個真心在一起的人會知道什麼是真的,什麼是虛的,互相體諒,互相磨合才能更加美滿。

不管是洋女婿還是本土女婿,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也都算是岳父母的半個兒子,真心換真心,才是揭開彼此內心中對彩禮的「誤解」和「執着」。

寫在最後:

彩禮文化在亞洲有很長遠的歷史,不僅在亞洲,其實世界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的彩禮風俗,與西方國家不同,這更像是是寄託着家長對孩子未來的一種謀劃。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無法看到所嫁之人的真心,但是至少可以從彩禮上窺探對方在物質上是否願意付出,甚至可以說是一道最淳樸的「渣男」防線。如果光看到彩禮的數額就直接撂挑子,那麼嫁不嫁還需要考慮嗎?

彩禮和嫁妝在很多地方都已經悄悄的變成了一種形式而已,走個過場,小兩口好好過日子才是正道,所以都很理解。如果不理解,可以,但是不能侮辱,畢竟彩禮和嫁妝的組合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之所以可以源遠流長地在亞洲國家存在,不僅是一種婚俗,更是一種凸顯公平、平等的婚約形式。

彩禮始於愛,歸於禮,而漫天要價,拿彩禮當銷售額,拿嫁妝作賭注的都不是正道的婚嫁文化,也不是我們所提倡的自由和平等。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英倫大叔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118/213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