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唯一沒殺過功臣的帝王卻遭滅族 世上再無此姓

秦始皇是「唯一」沒有殺過任何功臣的君王。

中國有句古話,叫作「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很多有大功勞的臣子在幫助君王平定天下之後,就會被君王狠心殺掉,以除後患。有一位皇帝是「唯一」沒有殺過任何功臣,甚至一直保持着與大臣們的良好關係。但這位皇帝最終竟然慘遭滅族,至此他的姓氏再也沒有出現在歷史上。

這位皇帝就是秦始皇,始皇帝嬴政,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童年的經歷十分曲折。曾作為秦國質子押在邯鄲,幾經波折後回到秦國,十三歲時才被立為秦王。繼位之後也不過是個傀儡,直到二十一歲後撥亂反正,掌握大權。

公元前230年,嬴政開啟了統一六國的旅程。這場浩大的統一工程,離不開眾多能臣良將的鼎力相助。

王翦以六十萬大軍橫掃南方,攻破了盤踞數百年的楚國。蒙恬率軍北上,抵禦匈奴,興建萬里長城。

李斯運籌帷幄,設計出富有遠見的郡縣制度。這支強大的團隊,讓秦朝在短短十年間就完成了統一大業。嬴政深知,這些功臣的忠誠和才幹,是他得以成就霸業的關鍵。

在統一戰爭中,每一次重大戰役都凝聚著嬴政的深謀遠慮。以攻楚之戰為例,在派遣王翦率軍南下之前,嬴政做了長達數月的戰前準備,而在王翦臨行前,嬴政親自為其送行,並授予特殊軍權,允許其在戰場上全權處置軍務,不必事事請示。

這種充分授權的方式,讓將領們能夠根據戰場情勢隨機應變,大大提高了軍事行動的效率。同時,李斯主持的內政改革也有條不紊地進行,為統一後的治理體系做充分準備。

新的官制、法律、度量衡標準等一系列制度改革,都顯示嬴政對於帝國未來的清晰規劃。這種軍政雙軌並行的策略,成為秦朝快速統一的重要保障。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三立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115/2130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