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面對零下幾十度的寒冬,我們依賴暖氣、空調、羽絨服和大棉被來抵禦刺骨的寒冷。然而,在棉花普及之前的古代,人們又是如何熬過那些漫長的嚴冬呢?在沒有現代科技的支撐下,古人憑藉豐富的智慧和創造力,發明了多種禦寒手段,從衣物到住房,從飲食到取暖器具,無一不體現出他們對生存的頑強追求和對舒適生活的嚮往。
在那個沒有棉被的年代,遠古時期的人們首先學會利用自然資源來保護自己。他們用樹葉和獸皮製作簡陋的衣物,雖然這些衣物粗糙且不耐用,但至少提供了一定的保暖效果。隨着文明的進步,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絲織品,這一發明帶領古人進入了新的時代。絲綢不僅輕薄透氣,而且舒適健康,成為古人衣料的理想選擇。然而,隨着社會階層的分化,絲綢逐漸成為奢侈品,普通百姓難以負擔,他們轉而使用植物纖維製作的麻布作為替代品。麻布雖然保暖性不如絲綢,但通過多層疊加,也能起到一定的禦寒作用。
棉花的傳入可以追溯到秦朝,但由於紡織技術的限制,棉花最初只是作為觀賞植物。宋朝時期,棉紡織技術仍然耗時費力,棉製品僅在宮廷貴族中流行。直到元朝,黃道婆引入了先進的棉紡織技術,棉花製品才開始普及。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全力推廣棉花種植,使得棉製品逐漸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古人的衣料選擇有限,主要依賴絲綢、麻和葛布。
在南方,冬季氣溫相對溫和,人們可以通過疊穿多層絲綢衣物來保暖。然而,在北方,冬季氣溫常降至零下幾十度,絲綢不僅保暖效果不佳,而且過於奢侈。因此,北方人多採用動物皮毛來禦寒。貴族人家使用狐狸皮、貂皮和貉皮等名貴毛皮,而普通百姓則使用兔子皮、狗皮、羊皮和鹿皮等較為粗糙的皮毛。然而,由於狩獵資源被富貴人家壟斷,普通百姓很難獲得上好的皮毛,他們只能將偶爾捕獲的獵物賣掉以換取生活必需品。
對於富貴人家而言,除了皮毛,他們還會使用綢緞製作袷衣和厚被。袷衣是一種夾層衣服,外層用綢緞,內里填充絲織綿或雞鴨鵝胸脯的絨毛,既輕巧又保暖。絲織綿是未經紡織的蠶絲,其蓬鬆性可以有效隔熱。然而,這些奢華材料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遙不可及,他們只能用麻布或葛布製作袷衣,內里填充麻皮、柳絮、蘆花或稻草。富裕一些的家庭可能會使用碎布和麻皮,而貧困家庭則只能依賴柳絮等廉價材料,這些材料初期尚能保暖,但時間一久便會幹硬,保暖效果大打折扣。
在鞋子方面,宮廷貴族使用動物皮毛製作精美皮靴,如鹿皮靴和羊皮靴。富裕家庭則用厚麻布製作布靴,而貧困家庭只能用乾草編織夾層鞋,內填柳絮或蘆花。最貧困的人家甚至會利用烤熱的沙子放入縫製的大口袋中來取暖,晚上則躺在這些熱沙上,蓋上乾草勉強度日。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百姓難以收集足夠的蘆花和柳絮。為了生存,人們發現用楮樹皮製作的紙可以替代這些傳統填充物。這種紙經過蒸煮壓制,製成的紙裘和紙被厚實有光澤,禦寒效果優於蘆花和柳絮,且價格實惠,廣受歡迎。紙裘最初在貧困人群中流行,後來逐漸被僧侶和文人接受,成為一種彰顯淡泊和文雅的服飾。
除了衣物和被褥,古人還發明了各類保暖小物件,如手套、帽子等。貴族用動物皮毛縫製五指手套,既保暖又美觀。男性會用錦布包裹頭部,稱為帕頭;女性則用各種布料和珠玉製成精美的抹額,以防寒保暖。
在住房方面,古人智慧地設計了冬暖夏涼的房屋。房屋一般坐北朝南,以獲取更多陽光,並減少北方寒氣侵襲。牆體用石磚壘成,並塗抹灰漿以增強防寒效果。屋頂則採用魚鱗狀的瓦片疊放,嚴密厚實,極大地提高了保溫功能。富貴人家的牆體內還會摻入花椒粉末,與泥土混合塗抹在牆面上,進一步增強保溫效果。花椒不僅能保溫,還具有一定的驅蟲作用,因此備受富貴人家的青睞。而普通百姓則會用麥秸、稻草等物摻入牆體,以達到類似的保溫目的。
富貴人家的房屋設計中,還有一種叫做「火牆」的取暖設施。火牆的建造方式是在牆體外圍築一道夾心牆,夾心牆裏放置炭火,並設有煙道。當人們點燃炭火時,熱氣會充滿整面火牆,使室內溫度升高。火牆的設計不僅高效保暖,而且能夠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潔,因為煙道可以將煙霧排出室外。
另一種類似的取暖設施叫做「火地」,也叫「地龍」。火地的結構和原理與火牆相似,只不過熱源位於地面之下。這種設計可以使整個房間的地面都變得溫暖,極大地提高了居住的舒適度。然而,由於火地的建造和維護較為複雜,通常只有皇宮和富豪之家才會使用。
普通百姓則普遍使用火炕。火炕是用土壘成的,下方有火道,各個房間的火炕連成一個整體,火道相通。當一間房裏的火道生起火來時,熱氣就會流向所有火炕,使整個屋子都暖和起來。火炕的設計非常巧妙,它不僅能取暖,還能節省柴火和木炭的用量。在中國北方農村,至今仍有許多家庭沿用這種傳統的取暖方式。
除了火炕,古人還使用各種取暖器具,如小手爐、腳爐、火盆和薰籠等。小手爐和腳爐多以金屬製成,上面有鏤空的金屬蓋,爐內放置燃着的木炭,用來暖手暖腳。火盆的面積如洗面盆一般大,早期用泥石做成,後來多用金屬製作。火盆不僅可以取暖,還可以用來烤紅薯、燒水等。如果在火盆里放上香料,再罩上一個竹質罩子,就可以用來烘烤衣物,這種火盆又被稱為薰籠。
然而,木炭價格昂貴,普通百姓難以負擔。於是,民間發明了一種叫做「湯婆子」的取暖器具。湯婆子用金屬製成,頂部有一個小口,可以灌入熱水。擰緊壺蓋後,湯婆子可以暖手暖腳。第二天清晨,如果裏面的水溫 still夠高,還可以用來洗漱。湯婆子成本低廉,使用壽命長,往往能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因此受到民間百姓的歡迎。
冬季寒冷,古人不僅依靠衣物和取暖器具,還通過飲食來增加體內熱量。早在4000多年前,古人就喜歡在冬天圍着火爐吃火鍋。那時火鍋被稱為「古董羹」,是用動物肉熬製的熱湯。到了戰國時期,專門用於煮火鍋的餐具如鼎、鬲等被發明出來,下面放上炭火或木柴,上面煮食物,非常便利。
除了火鍋,飲酒也是古人禦寒的重要手段。飲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從而增加體溫。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特別愛飲酒,他們發明了各種精美的飲酒器皿,其中最出名的是耳杯。此外,古人還熱衷於食用生薑和花椒,這些熱性食物可以讓人渾身發熱,有助於禦寒。牛肉、羊肉和鹿肉等溫熱性肉類也是冬季餐桌上的常客,它們能補充身體能量,促進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