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旅行時,在巴伐利亞州一個不知名小城鎮郊外超市補給,見到超市門口貨架上擺着一大堆椰菜花,個頭很大。
相比我們平時在德國超市貨架上見到的蔬果,它顯得沒那麼乾淨,根莖上還微微帶着土。
更重要的是,在德國超市裏,你很難見到滿滿一貨架的同一類蔬菜,因為超市一般不會提供如此之大的貨量,更多還是將一個貨架分為幾格,每格有不同蔬果。
貨架旁邊立着個小牌子,打開翻譯軟件一看,原來這些菜花是本地所產。
在地蔬菜,這有什麼奇怪?
可放在供貨標準化的超市,就真的很奇怪。
在農業機械化和標準化程度極高的德國,農民的收成一般都有固定的銷售渠道。超市作為標準化流程的企業,商品的來源也有相對固定的渠道。換言之,大多數商品有着極高的穩定性,你今天來看,這個貨架上賣這些東西,過些日子來還是差不多。
如果你今天來了只能買到包心菜,明天來了只能買到西芹,今天來買了牛奶覺得挺好喝,明天來了就只有羊奶供應,那就不是現代化意義上的超市,而是小農式的雜貨店。
標準化超市當然有很多好處,僅僅從蔬果等農作物來說,它能提供相對穩定的供給。但過於標準化的流程,有時又意味着長途運輸導致的不夠新鮮。但如果過於強調「在地蔬菜」,又往往會因為貨源不穩定導致貨架不穩定。
所以,就有了折中的辦法:以標準化供貨流程為主,但偶爾也接受當地農戶的在地蔬菜。我所見到的這一貨架菜花,就是在地蔬菜。農戶會偶然將標準化供貨渠道以外的收穫,提供給本地超市,超市會代為出售,但也會標明來源。
當然,這類合作往往出現於本土超市,在大品牌連鎖超市裏還是很難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