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19歲的留學生 被「無條件的愛」害死了

父母越共情,孩子越得寸進尺。這種「無條件的愛」,其實是一種過度溺愛的育兒態度,除了讓孩子變得叛逆,還有更大的副作用。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張一得?

2021年9月,這位就讀於美國埃默里大學的留學生,自殺身亡,年僅19歲。

這位英年早逝的男孩有一位非常出名的爸爸——「一得他爹」。

不可否認,在培養兒子的過程中,這位單親爸爸傾盡全力。甚至把孩子的每一份考卷、獎狀、作文,都裝裱起來,建了一個「一得博物館」。

在自殺前,張一得是如此優秀,一得他爹也引此為傲。但當一得去世後,「真相」浮出水面。人們將張一得的崩潰,歸咎於「病態的父愛」。

在一得去世後,「一得他爹」給兒子的同學們寫了一封信:「在一得一生的所有決定中,我始終無條件地尊重、認同、接受,當然也包括這次,他最後的這個決定。」

張一得生前照片@網絡

父母看似對孩子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接納,為何把孩子逼上絕路?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點。

01

無條件的愛=無限度的關愛?

對「無條件的愛」這個詞,中國父母應該不陌生。

「你乖我才喜歡你,你不乖我就要扔掉。」比起這種有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自尊。因此,越來越多的父母學會了共情、去無條件地愛自己的孩子。

但當「無條件的愛」被濫用、被誤用、被過度使用,對孩子卻造成不少負面影響,張一得的悲劇就是一例。

張一得父親信中提到一件事:12歲的張一得給他寫過一封信,要他學會對自己say no。但張一得父親說:兒子,估計我這一生都學不會這個了。

父母在孩子面前毫無自己的態度,滿腦子只想着怎麼關愛孩子,這樣的愛足以讓一個年幼的孩子煩惱不已。父親無底線的「接納」,也逐漸成為一得肩頭無法承受之重。

而我們的生活中,其實經常看到這種包裹在「無條件愛」之下,實則是一種「溺愛」的錯誤教養方式。

我曾刷到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在高鐵上目睹的一個場面——

一個10歲左右的男孩在高鐵上吵鬧,周圍乘客不堪其擾。他的媽媽指出了他的問題。

結果孩子並沒有收斂,反而惱羞成怒,越發放肆。眼看這個媽媽下不來台,就要發火。沒想到她壓制住自己的怒氣,向孩子道歉:

「對不起,我不該傷害你,不該讓你在公共場合下不來台。」

看到媽媽如此應對,這位博主大為震撼。雖說教科書上告訴我們要「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但這顯然是溺愛吧!」

父母越共情,孩子越得寸進尺。這種「無條件的愛」,其實是一種過度溺愛的育兒態度,除了讓孩子變得叛逆,還有更大的副作用。

《教育心理學》中提到一組實驗結果:父母給與太多關愛的孩子,是校園霸凌的主要受害者。

這個結果讓人相當意外,但仔細想想身邊也不伐這樣的例子。

被父母關愛太多的孩子有一個巨大的缺陷:沒有建立相應的自我保護機制,對惡意做不出正確快速的反應。

我小時候有一位玩伴,相當有鈍感力。有一天我爸開車碰見她放學,招手請她上車載她一程。途中我爸逗她:「還記得我不?」她搖搖頭。我爸非常驚訝:「不知道我是誰你還敢上車?不怕我把你拐賣了?」

這位玩伴在班上經常被霸凌。我和她讀不同的學校,有一次我去她學校等她放學,發現很多同學都看着她竊竊私語的笑。

我感到非常不自在,問其中一個同學:「有什麼好笑的?」這位同學指着遠處的玩伴說:「我們在笑她,你不要跟她玩,大家都不跟她玩,她腦子有包。」

很多年後,我聽說她父母離婚了,他們多年前感情就破裂了,只是一直在她面前扮演恩愛的樣子。

這種「演出來的關愛」讓她對虛情假意非常遲鈍,分不清別人對她笑,到底是喜歡她,還是討厭她;搞不懂別人親近她,到底是想分她的零食,還是想跟她一起玩。

父母給出的過度關愛,讓她無條件對所有人都很好,也讓她心思更加單純。但很多孩子早早就接觸了人性的複雜,為人處世也非常複雜:弱肉強食,欺軟怕硬,從眾偏見……

一個活在刻意營造出來的友愛環境裏的孩子,面對人性複雜這一面,她毫無招架之力。這或許就是為什麼,被關愛過度的孩子容易被霸凌。

周圍孩子都熟練於應對惡意,知道誰都不好惹;唯獨她反應慢半拍,因此顯得「好欺負」。

雖然父母竭力在給她無條件的愛,但這種愛並不真實,導致她也無法在真實的世界裏安全立足。

02

無條件的愛,

本質是有態度的愛

那什麼樣愛,才是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的「無條件的愛」?

有一種愛的模式,對孩子幫助更大,父母也更容易給,就是「溫和而堅定的愛。

一位清華畢業生育兒博主建議:可以無條件的接納孩子情緒,但不能無條件接受孩子的言行。

比如,孩子要新手機,父母不想買,就溫和地對孩子表明態度:「我能理解你特別想要新手機,但現在不是買新手機的時候。你可以哭,可以怪我,我都接受,但我不能給你買。」

這種愛的表達式,給與了孩子被愛的體驗,也給與了孩子自己的態度。在心理學上,這種愛能起到「態度接種」的作用:讓孩子被關愛的同時,也不斷接觸、交鋒相反論點,激發內在抗體。

「溫和而堅定的愛」重點在于堅定,父母也有情緒,難免有不溫和的時候,「不溫和的堅定」同樣能教孩子一些東西

我小時候有一次想要一部動畫影碟,非要拉着媽媽去櫃枱,媽媽甩開我的手說:「我很生氣,因為我現在要去燙頭髮,時間也預約好了,你拉着我,我也不會給你買。」

我第一次見到媽媽如此直白的表達憤怒,愣住了。媽媽反問我:「你現在是不是應該說,等媽媽弄完頭髮出來再買?還是你不想要了?」

我趕緊說:「那等你弄完頭髮再買。」

實驗證明,經歷過「態度接種」的孩子抗壓力更強。我越來越少愣住,媽媽雖然會直白表達情緒,但也允許我頂嘴和反駁。

她再沖我發火,我會頂住壓力問:「你為什麼生氣?跟我有關嗎?你不說清楚我怎麼知道?」

很多父母都擁有這樣一種表達愛的能力:情緒穩定時,無條件接納孩子情緒;情緒不穩定時,堅定自己的態度。但相對的,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態度。

比如,孩子發脾氣,父母表達清楚:「發脾氣可以,但不能打人,我的態度是不打孩子,但也不允許孩子打別人。」

或者,孩子提要求但父母達不成,說清態度:「我能理解你想要的心情,但我現在不能滿足你。我知道你肯定很難過,如果你想要點別的什麼,我能力範圍內可以滿足的,我會儘量滿足你。」

再者,孩子和父母心情都不好:「我現在很生氣,我需要你保持安靜,如果你想讓我為你做點什麼,等我消氣了再說。」

很多父母理想中無條件的愛,是母慈子孝、歲月靜好;但現實中無條件的愛,更多是小吵小鬧、感情不散。

因為現實中愛孩子的父母,都是無條件但有態度的:能愛孩子,能接納孩子,不接納時,也能拿出堅定態度。

真實的愛,能幫助孩子完成「態度接種。無論父母溫和還是不溫和,孩子都會感到自己被好好愛着,因為父母的愛,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了這個世界,未來去到社會上,也會感到自己比同齡人更成熟、更自控、更強大。

03

父母要做孩子的「違章處理員」

可能有父母想問:我要怎麼堅定地愛孩子呢?雖然我願意為孩子付出很多,但有時候真的沒法做到無條件愛孩子。

其實,真正好的愛,是父母做孩子的「違章處理員」:態度公正,但賞罰堅定。

態度公正,體現在情緒穩定時,口吻溫和、友善;情緒不穩定時,保持理性、中立。

如果不知道怎麼表達理性、中立,可以參考「態度接種」的三步驟:

首先,告訴孩子即將要被懲罰,「因為剛剛你罵了一句髒話,你的零花錢可能會被扣掉。」

然後,允許孩子流露不滿、發脾氣,並給與輕度攻擊,「我知道你很生氣,但這件事你錯了就是錯了,我的態度不會改。」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堅定,意識到哭鬧、發脾氣沒法改變父母的態度,就會冷靜下來,更全面地思考自己犯的錯。

最後,給與孩子反擊機會,「你可以跟我解釋一下,剛剛為什麼罵髒話,如果你的道理站得住腳,我可以酌情讓步。」

簡單來說就是:父母的公正,體現在孩子「違章」時開出「罰單」,但允許孩子申訴。

而父母的賞罰堅定,就體現在堅守「罰單」。就像違章的司機無論怎麼發脾氣,交警都不可能撤回罰單;孩子無論怎麼哭鬧,父母都不可能撤回懲罰。

但同樣的,父母承諾過的獎賞也一定會給,確保懲罰和獎賞都遵守規範,才能讓孩子感到父母是可靠、可信的。

總之,為人父母不必拘泥於「無條件的愛」。

就像心理學溫尼科特說。有時關愛孩子,有時也會讓孩子感到壓力,父母40%的時間與孩子的態度發生碰撞,60%的時間關愛孩子,這種情況下,父母就已經給出足夠好的愛了。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藍橡樹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017/211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