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在國內批評?滾出中國!在國外批評?境外勢力…

我一直喜歡批評,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那些人也一直在罵我,無論國內還是國外。

以前他們說:「看不慣祖國?太平洋又沒加蓋兒,你游過去啊?」

或者「覺得不滿意就滾出中國!」

現在我「游」出來了,而他們的話術又隨之變了:

「你在國外有什麼資格對中國指指點點?是不是收了境外勢力的錢?」

更多的是揶揄:「IP在西班牙的人,也為國內的事情着急呢!可把你急壞了!」

瞧瞧,為啥要搞IP實名制?

現在知道厲害了吧?

有了這個東西,群眾自己就會上。

事實上,我出國才三年,而且以後究竟在哪生活也未定——不,這重要嗎?當我這麼想,其實已經是中了他們的思維詭計——即便我以後不回國、甚至入籍,我也還是有資格批評中國社會存在的問題的呀,為什麼不可以?

他們有很多標準,這些標準是經常變化的。你在國外,這首先就是原罪,肉身在哪,已經決定了你是否擁有批評的權利;在國外有沒有入籍?這又是一個標準,沒入籍還能權且算你半個中國人,假若入了外籍,那便不得了,就真的是「假洋鬼子」了。

他們甚至以此來作為是否需要具備基本人性的理由——每次有國外華人遇到不幸,他們都要看,是外國籍還是中國籍。有中國籍,他們有人性的會表達兩句哀嘆,沒人性的會說「活該去國外」;入了外國籍的,在他們眼中已經是洋人,已經不配他們表達任何哀悼,與禽獸之死無異了。

當意識形態綁架了人性,人只會變成可怖的機器,喪失最基本的人倫。

然而在中國以外的全球,國籍都只是一個身份證罷了,屬於個人選擇。比如足球運動員們有的入了外籍、有的沒入,全憑人家自己喜歡。就像梅西,雖然在西班牙長大,但選擇代表阿根廷國家隊,有些球員在祖國長大,但又加入了俱樂部所在的國家隊。這些都是很私人的事情。

而我呢,出國也只是想學習和體驗罷了,以後會不會入別國籍也不知道,如果未來入別國國籍可能只有一個原因——能去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而不需要辦簽證。但無論如何我一定都會始終關心中國社會,因為我已經在那生活了半輩子。

在外國不能批評,那為何在國內也不能批評呢?背後是兩套邏輯。

他們的思維,是把國家這個概念的「國」抽掉,只保留了「家」。所以他們都是用家庭觀念將國家概念替代的。

國家本來是一個行政機構,民眾用稅錢供養國家機構,國家為民眾做公共服務,這才是現代意義上的國家理念。

中文裏的「國家」,這個「家」字引起了很多誤導,這導致很多人誤以為國家是一個擬人化的存在,和自己不是契約、權利義務關係,而是一種類似血脈親情關係的存在。

事實上,文化意義上的國家尚且能看做血脈親情,但政治意義上的國家,也被很多人混淆成了文化意義上的國家。

也正是因為這種思維底色,導致他們不接受國內人的批評。「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這種傳統倫理觀念替代了國家觀念。

當你批評,就像是作為兒女批評家長一樣,是一種忤逆,本來就是帶着錯誤色彩的。中國很多家庭父母都不讓子女「頂嘴」,只要你說任何話,有時候甚至不是批評和反對,只是自己的意見,都會被父母罵回來,說你竟敢頂嘴。

「頂嘴」這個詞是中國特色的、無法被翻譯的一個詞,高度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家長壓迫意識。

但這些習氣讓很多人潛移默化,自己明明是受害者,長大後又成了幫凶,也開始制止別人「頂嘴」了。網絡上的批評,在他們看來就是一種頂嘴,是一種不該存在的質疑。

至於「太平洋沒加蓋」背後也有傳統文化思維作祟。這句話用傳統家長制翻譯出來就是:對咱家不滿意?你給我滾出去!

如果讚美其他國家的優點,翻譯過來就是「胳膊肘往外拐」。

如果在海外批評自己國家的缺點,翻譯過來就是「指指點點」。

為什麼從新文化運動開始,傳統大家長制一直受到批判?就是因為這裏面的遺毒,總是禍害民眾的思維方式,讓人們在這個倫理圈圈之中打轉兒,根本無法走進契約社會、公民社會。

這些人的雙標還有一個體現,就是對海外華人的態度之兩面性。

在春晚我們每次都能看到海外華人拜年的環節,這證明無論是從國的層面還是個人層面,對於海外華人這種文化認同都是非常重視的。

在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所謂外資其實絕大部分就是海外華僑資本,正是他們的反哺,在開放早期迅速促進了經濟發展。

然而一些人只容得下海外華人讚美和貢獻,卻容不下他們的批評。你讚美和貢獻,我都接受;你要來批評,那就把你定義成「被西方洗腦」、甚至「境外勢力」。

這其中還有面子文化作祟。你作為一個離開家的「外人」指出咱家的問題,就是損了咱家的面子。

自家人指出問題是「嫌棄咱家」,外人指出問題又是「指指點點」,所以他們要的就是自家人和外人都不要批評,就現在這樣最好,即便有一些做的不合適的方面,你也別說,說了就是你的錯。

最近幾年,整個社會對於批評的容忍度越來越低,以至於很多人看到批評會驚詫——如此和諧的輿論,怎麼還有如此刺耳的聲音?於是,對於批評的指責、不分「內人外人」的指責,就成了常態。

對身在海外的人批評總說是「境外勢力」、「收了錢」,也跟這些人的自我認知有關。因為在他們心中,這世界上沒有人會因為單純的關心國家未來而批評,只要批評就一定是有利益驅使的。當然也還是有雙標——你如果在海外讚美國內,那就是絕對正確的行為了,即便沒有利益驅使,這麼做也實屬正常、也應該做,絕不會是因為被收買。

他們還會為此得意洋洋:瞧瞧,海外華人也在夸咱們呢!

究其根源,必須消除舊的大家長制對民眾政治觀念的影響,建立現代的公民意識和「國家是公民與權力的契約」這種觀念,每個人都應區分開文化意義上的國家和作為行政機構存在的國家。

事實上,在很多國家的社交媒體我們都能看到,批評行政意義上的國家始終是主流輿論,因為批評能敦促政府的行為,實現權力監督;但熱愛文化意義上的國家也是主流,因為熱愛自己的文化是大多數人的天性。

比如在西班牙,人們就非常驕傲自己的文化,經常遊行展示民族傳統文化,彰顯自己作為西班牙人的驕傲;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從未停止過批評現任首相桑切斯、批評現在的一些政策。

無論熱愛還是批評,都與這個西班牙人身在東京、身在南非、還是身在美國沒有任何關係。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黑噪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923/210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