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美中關係以及中國對美國構成的挑戰受到聚焦,在美國眾議院「中國周」通過近30項涉華議案後,相關議題仍在繼續。美國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周三(9月18號)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上表示,中共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全方位挑戰,甚至比冷戰時期的挑戰更大,他指責北京對俄羅斯國防工業的支持直接來自中國領導層,並呼籲歐洲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 AP- Mariam Zuhaib
美國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是國務院第二號外交官,也是美國15年來重新調整亞洲外交政策的關鍵推動者,被稱為印太沙皇、亞洲沙皇。他也敦促美國加大對先進技術的投資,以便更好地與中國競爭。他在國會發表講話之際,中共和俄羅斯剛剛舉行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海洋-2024」,俄羅斯國防部稱,這次大規模海空演習名為「,覆蓋廣闊的海域,有400多艘海軍艦艇、至少120架軍用飛機和超過90,000名士兵參與。
坎貝爾在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上指出,與中共帶來的多方面挑戰相比,冷戰顯得微不足道。不僅僅是軍事挑戰,是全方位的,既在於全球南方,也在技術領域。
路透社分析認為,拜登政府明確表示並不尋求與中國進行冷戰,但越來越多的分析人士和美國國會議員表示,美中兩個超級大國之間不斷升級的全球競爭類似於一場不同但新風格的冷戰。
即將離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在執政初期就曾誓言,不會讓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領導者。路透社指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和以色列與加沙的衝突等外部危機分散了拜登對中國和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關注。美國兩個最強大競爭對手的領導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年五月承諾開啟中俄夥伴關係的「新時代」,並共同將華盛頓視為咄咄逼人的冷戰霸權者。
坎貝爾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華盛頓需要保持兩黨對中國的關注,加快美國海軍艦艇建造速度和美國國防製造基地的能力。他認為現在是一個海軍時代,海軍必須加大力度,加快美國海軍艦艇的設計和建造速度「是未來十年美國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數月來,美國官員一直指責中國積極協助俄羅斯的戰爭努力。華盛頓已對為俄羅斯國防工業提供關鍵零部件的中國公司實施制裁。但坎貝爾周三對議員明確指出,美國未能充分掌握俄羅斯總統普京和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接觸的絕對強度」。他表示:「最令人擔憂的是,中共對俄羅斯的支持來自最高層。」,他指出,「我們看到無人機和其他武器正在侵入烏克蘭領空。其中大部分都得到了中共的秘密支持,這引起了真正的擔憂。」
中共官員多次駁斥了華盛頓的指控,聲稱美國不應「抹黑或攻擊中俄正常關係」,或侵犯中國及其企業的「合法權益」。
坎貝爾還尋求盟友的支持,他說本月初會見了北約和歐盟官員,向盟友通報了中共向俄羅斯軍事工業基礎提供「大量支持」的細節。俄羅斯則向北京提供潛艇和導彈技術支持。
坎貝爾說,大多數歐洲盟友都對中國與莫斯科的關係感到擔憂,但仍被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大幅削減能源進口的「巨大衝擊」所震撼。但同時「對於許多歐洲國家而言,15到20年來與中國做生意一直是重要的事。在俄羅斯之後對中國採取行動可能會讓人感覺「像是收到雙重打擊。所以可以理解歐洲領導人有些焦慮。」
據路透社周三報道,該委員會的共和黨主席米高·麥考爾對澳大利亞和英國的奧庫斯(AUKUS)防禦項目所謂的排除技術清單的範圍提出了批評,而該項目是對抗中國的努力的一部分,包括對無人水下航行器的限制。坎貝爾認為放寬美國對技術共享的限制對奧庫斯至關重要,但他表示,該清單並未禁止共享特定技術,只是每個案例都必須進行審查。坎貝爾告訴議員們,總統拜登將於周六主持四方安全對話國家(澳大利亞、印度、日本和美國)峰會,峰會將發表的「重大聲明」包括,表明在幫助太平洋和東南亞國家追蹤非法捕魚船隊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而其中大部分是中國船隊。
另外,坎貝爾還提到了印度與其他國家就加強印度洋安全合作進行討論的計劃。指出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上將已被要求幫助「將美國的國家軍事方針和安全方針融合在一起」。他說:「這是一個新的前沿,與印度這樣的夥伴在印度洋上進行更緊密的合作。」
坎貝爾講話之後,美國是否會有新動向值得進一步關注。在不久前結束的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周「包括台灣、香港和電動汽車在內的共28項涉及中國的法案在眾議院通過。不過,由於近期爭論激烈、被認為影響力重大的涉及美國對華投資等議題的法案並未入圍討論範圍,「中國周」也被一些分析人士和政界人士認為其實對中共「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