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發佈通告,宣佈阿里巴巴集團完成三年整改,「取得良好成效」。阿里巴巴回應表示:「這是一個新的發展起點。未來,我們將繼續立足創新,堅持合規經營,加大科技投入,推動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這個「新起點」對阿里巴巴的意義不言自明。官方宣佈一家企業完成整改,並明確給予正面評價,這在過去非常少見。事實上,綜合分析各級部門的一系列公開動作,這次官宣並不突兀,而是有跡可循、一以貫之。作為一個行業里程碑事件,它釋放了兩個重要信號。
信號1:信任翻篇
最近一兩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一些市場主體和個人在猶疑和觀望,給產業升級、提振消費造成了困難,「穩預期、強信心」成為國家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明確釋放對阿里巴巴的信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3年前,阿里巴巴被認定構成不正當競爭,市監總局向它開出了182.28億元的罰單,震驚海內外。這個罰款金額屬國內有史以來最高、全球前三高。一家企業遭重罰,是否意味着國家從此不再信任它?答案是否定的。
官方口徑一以貫之:發展與監管並重,監管是為了更好的發展。過去兩年,各級政府與阿里巴巴的公開交流趨於密集,形式多樣、主題豐富,信號非常強烈。
2022年12月18日,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調研阿里巴巴,他鼓勵阿里巴巴「在推動發展、國際競爭和造福社會中大顯身手」。2023年6月29日,杭州市政府與阿里巴巴續簽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劉捷出席簽約活動並講話。劉捷用三「氣」評價阿里:「銳意進取的勇氣,擁抱變革的底氣,引領未來的豪氣」。2023年7月12日,總理主持召開平台企業座談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雲創始人王堅參會並發言。
公開信息顯示,重慶、天津的領導班子也都與阿里巴巴管理層進行過深入交流。這次,由當年開出天價罰單的監管部門親手給阿里卸下歷史包袱,信號清晰明確:國家信任阿里巴巴,希望它輕裝上陣、發展得更好,在經濟、科技等領域發揮更大價值。
信號2:平台價值
各級政府重視阿里巴巴,有不同的切入點和着重點,因為這家企業的面向很多:中國民營企業代表,國內規模最大的電商平台,中國雲計算的開創者,中國最大的AI開源科技公司,等等。但究其根本,國家最看重的還是它最具代表性的平台經濟屬性。
阿里巴巴是典型的平台企業。它的國內電商和跨境電商平台,以及跟電商協同作戰的菜鳥全球物流網絡,在連接供給與需求、融通產業上下游、促進內外雙循環等方面,具備巨大的全局價值。外賣非阿里核心業務,即便如此,阿里旗下「餓了麼」平台上的活躍騎手數超過400萬,帶動就業的作用非常顯著。從國內消費到國貨出海,從企業銷售到百姓就業,平台企業的影響力決定了它的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三年,平台經濟的科技屬性不斷強化並顯現,特別是在新一輪全球AI技術浪潮中,中國的AI技術先鋒是平台企業,為整個行業提供底座支撐的也是平台企業。這個變化是平台自然演進的結果,背後的邏輯是「由己及人」、「從利己到利他」。
阿里開創雲計算,最初是想通過技術創新,解決「雙11」等高並發場景下自身迅速膨脹的計算需求。它跑通後展現出「多快好省」的技術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嘗試使用。隨着用戶規模越來越大,阿里雲從阿里自己用的雲,進化成了全社會共用的雲。技術的先進性激發出技術的基礎設施屬性,把它推到了「亞太第一,世界第三」的地位。
AI大模型也是如此,一開始發展AI是為了優化平台自身的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持續投入巨大的研發成本後,技術產品逐漸成熟,產生價值外溢。過去一年,阿里巴巴高舉開源大旗,旗下「通義千問」大模型已經全尺寸、全模態開源;此外還創建了全國最大的AI模型開源社區「魔搭」,為超過560萬開發者提供模型及算力服務。截至2024年3月31日,魔搭社區已有超3800個模型供下載和使用。
科技競爭越往縱深發展,越呈現「高投入、慢回報」的特點,只有立足開放的平台企業,才能夠集平台生態之力,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跑通關鍵技術和商業模式,渡過艱難的培育期。阿里雲的研發和基建投入巨大,連續虧損了10年,直到最近幾年才進入收穫季。特別是AI的大爆發,凸顯出阿里雲提前佈局的優勢,最近兩個季度,阿里雲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實現三位數增長。目前,中國80%的科技企業、60%的上市公司、65%的專精特新企業都是阿里雲的客戶,還有半數AI大模型跑在阿里雲上。
一面是經濟,一面是科技,硬幣的兩面使得國家高度重視平台經濟成為理所應當。2023年7月5日,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平台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出席會議並講話。以平台經濟為主題召開全省大會,這在全國尚屬首次。一周後的7月12日,總理又專門召集平台企業開座談會。
可以預見,未來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平台經濟都將是我們研判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佳觀測對象。政府部門對平台經濟「發展與監管並重」的表態並非一句套話,平台經濟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也並不簡單。平台如何實現商家(供給方)、消費者(需求方)以及自己(平台方)三贏?平台如何應對激烈的全球科技競爭?平台如何引領中國企業跳出低價值內卷、奔向更廣闊的星辰大海?這些問題關乎億萬人的切身利益,考驗平台的合規水平以及高於合規標準的責任感,更考驗平台的全方位的硬核實力。我們期待更好的平台企業和平台生態能夠推動更高質量的中國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