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交易所調整信息披露機制,從19日開始停止公佈每日淨買賣量等數據。專家分析指,中共掩蓋真相。
有消息稱,美國勞工統計局周三將下調就業人數高達100萬人。
中國樓市持續下跌,斷供造成法拍房年增幅超過12%。同時,7月的新房、二手房供需均冷淡,價格均持續下跌。
十年前,中國是全球汽車製造商的金礦,但現在已經不是了。
北京這招掩耳盜鈴,實在是「高」
觀察外資撤離中國的情況再添難度。滬深交易所調整信息披露機制,從19日開始停止公佈每日淨買賣量等數據,變相斷絕了經香港投資A股的外來資金流向信息,因此無法計算外資進出中國的情況。
滬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機制有新的調整,從周一(8月19日)開始,只會在每個交易日收市後公佈成交總額及總成交筆數等。
在新機制下,滬深交易所不會像以往一樣,讓投資者知道當日北向資金整體和前十活躍股的淨買入和賣出數據。
港股通也相應調整,在當日滬深港通北向額度剩餘30%以下,才會實時公佈當天的額度餘額,如果北向投資的餘額多,只會顯示額度充足,不會公佈剩餘的額度。
旅美經濟學者程曉農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國政府停止發佈相關數據,是在打中國股市保衛戰,不讓外界摸清外資外逃的情況。
他說,「如果說國家能從海外調動的資金越來越少、北上資金逐漸枯竭、外資不來了和港資也不去了,這就很難看了。中共現在要做的是把這(數據)變成混在一起,以後你(投資者)看不清楚了,變高一點或變假的數字你們(投資者)也看不出來呀。」
程曉農相信,中國政府明白股市相關的數據越不透明,只會導致外資加快撤走,但仍然走這一步,顯示外資投資中國股市已所剩無幾,也擔心中國是在為進一步阻止外資撤走做準備。
經濟學者司令也表示,新機制是要配合唱好中國經濟光明論的行動,讓官方更容易按照政治和經濟需要向市場提供數據,影響不清楚市場真實面貌的散戶投資,讓民間隊資金代替國家隊救市。
遊戲結束!這也太瘋狂了
周三,美國勞工統計局將下調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間的就業人數,下調幅度高達1,000,000。
這一調整表明,美國創造了160萬個就業崗位,而不是最初報告的260萬個。這一修訂證實了亞洲金融(AsiaFinance)的推測,即最初的就業數據被誇大了。這也太瘋狂了。
法拍房激增,專家:中共財政枯竭,坐等泡沫破滅
房地產市場研究機構克而瑞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住宅類法拍房掛拍量超20.2萬套,年增幅超過12%。其中,鄭州、廈門、福州、蘇州等城市法拍房規模年增幅均超過四成。
劉東月說,工薪階層多數是3、5年前在高位時買房,很多家庭幾乎花光了三代人的錢包,並且多數家庭在郊區買房,主要是居住目的,現在房價至少跌了四至五成。而買房的小企業老闆主要出於經營性貸款的目的購房,以此房產做抵押獲得銀行貸款用於其企業或個體戶的經營。但現在經濟下行,生意做不下去了。炒房客多數也是在3、5年前在高位時進場買房,搏幾年後房價上漲謀利。
廣州市一法拍房中介公司工作人員劉東月(化名)說,「每套法拍房的背後都有一個心酸的故事,接觸到一名被執行法拍的當事人,當時已住進ICU,家裏人實在是沒有錢了,選擇斷供。還有一個家庭做生意失敗,房子被拍賣後,依然欠銀行的錢,因此失去了徵信,家裏有老人,還有幾歲的小孩,但一家人無處落腳。」
克而瑞的數據顯示,法拍房的成交率逐年下滑,2024年上半年掛拍的法拍房平均成交率為17%,較上年同期下降7個百分點。從折價比例來看,2024年上半年成交的法拍房的平均折扣比例達33%,較去年同期增加3個百分點。在房屋交易量持續收窄的背景下,法拍房的折扣力度進一步加大。
名江蘇省南京市法拍房中介公司合伙人張宇翔(化名)向大紀元表示,「流拍率達到70%~80%。通常第一輪以七折起拍,流拍後,第二輪又在第一輪的價格上再打八折,基本就是房價的五、六折。即使拍出去,銀行也收不回本,所以銀行會儘量說服買房者不要斷供。」
克而瑞統計顯示,2024年上半年,樓市標竿之一的上海,其法拍房平均成交率為46%,遠高於全國平均;分總價位來看,300萬元(約42萬美元)至500萬元(約70萬美元)總價位段成交率最高,達到59%,折價率也相應最低,為28%。
劉東月說,「法拍房成交率高的城市基本都是一線城市,而且是位於核心地段的一些豪宅。這些住宅具備了一定的稀缺屬性,也就具備了金融屬性,可抵押獲得貸款。如果是郊區的房子,就沒人要了。」
中國如何從外國車企的金礦變成無底洞
十年前,中國是全球汽車製造商的金礦。現在已經不是了。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行政總裁博拉(Mary Barra)7月份告訴投資者,在中國「只有極少的人在賺錢」。
本月早些時候出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新數據:德國大眾汽車(Volkswagen)公佈,該公司合資企業和聯營公司出現至少15年來首次季度虧損。
隨着消費者青睞比亞迪(BYD)等本土品牌的電動汽車,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在中國銷量下降,利潤受到打擊。比亞迪去年取代大眾汽車,成為中國最暢銷的汽車製造商。
通用汽車也曾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巨頭,2017年銷量達到頂峰時超過400萬輛,與大眾汽車不相上下。到2023年,通用汽車的年銷量幾乎減半,今年其合資企業公佈了自2009年破產以來的首次連續季度虧損。
對全球製造商來說,撤離中國比撤離其他市場更難,因為中國是全球電動汽車製造中心,並且日漸成為電動汽車出口中心。
經紀公司Jefferies的分析師Philippe Houchois表示:「你不能輕易離開中國。這不僅關乎你在中國的業務,還關乎中國供應商和消費者的影響力。」
特斯拉(Tesla)得到中國政府批准在上海郊區開設一家獨資工廠後,其中國業務在2020年開始騰飛。但現在特斯拉的中國業務也遇到了困難。
由於特斯拉不需要與當地汽車製造商合作,因此不像同行那樣報告來自合資企業的股權收益,也不披露地區利潤。然而,特斯拉來自中國的收入佔比已從2021年峰值時的超過四分之一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不到五分之一。
最新業績顯示,來自中國亞洲鄰國的製造商表現也不佳。截至6月份的財季,豐田汽車(Toyota)中國合資企業的收入同比下降73%,而本田汽車(Honda)的股權收益幾乎全部蒸發。
行業研究公司Sino Auto Insights董事總經理塗樂表示,全球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地位的下滑仍未探底。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