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學者也研究強人離開之後政黨的走向。包括白夏在內的一些學者傾向樂觀。
法國漢學家、法國國家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白夏教授近日在美國之音專訪中分析,後習近平時代的強人政治走向如何?
白夏自1970年代開始觀察中國發展軌跡,他告訴《縱深視角》,毛澤東的時候也有兩條路線鬥爭,所以習近平當權時可能也有多種看法和路線。他說自己第一次去中國是1975年,那是中國最黑暗的時候,根本沒有自由,但整個80年代的文學、繪畫都是七十年代初開始寫起來的,中國的政治反省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的。所以,中國的未來還是相當值得樂觀的。
美國《國會山報》2024年5月發表的美國外交政策協會中國研究研究員約書亞·艾森曼和托馬斯·S·塞克斯頓(Joshua Eisenman and Thomas S. Sexton)聯名文章說,要抵制對中國未來政治軌跡「毫無根據的樂觀主義的誘惑」;在缺乏接班人計劃的情況下,權力的韁繩很可能最終落入中國版普京的手中–一些目前在安全國家機器中默默無聞的官僚,他們深諳如何在體制內行使權力。
白夏同時指出,表面上非常強的一個制度,也可以一夕崩潰。與《國會山報》文章的看法不同,白夏認為後習近平時代的中國不一定會延續強人統治,中共可能變成一個集體領導黨,並反省習近平執政時期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