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木蹊說:日本籍母子被刺,問題到底出在哪?

作者:

01

1個月不到,就發生了兩件刺傷外籍人士的新聞。

6月25日,蘇州發佈了警情通報:

6月24日16時許,蘇州高新區塔園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發生一起持刀傷人案件,造成3人受傷(其中1人為中國籍,2人為日本籍)

我局巡邏警力第一時間到場處置,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周某某(男,52歲,為近期從外地來蘇州無業人員),並立即將傷者送醫救治。

目前,中國籍傷者因在阻止嫌疑人犯罪過程中受傷嚴重,仍在搶救中

1名日本籍傷者正在治療,無生命危險,另1名日本籍傷者當日已出院。

這個案件和上次吉林公園案件對比,可謂高度相似。

第一,兇手都是50出頭的無業人員,有報復社會的傾向。

第二,都有中國人站出來,見義勇為,制止行兇。

第三,被害人皆是外籍人士。

這反映了一個什麼問題呢?

之前吉林刺傷案後,我就提醒過:

「梳理這一兩年報復社會的案件,你會發現大多數的兇手,都是無業,缺少教育,缺少愛和溫暖的人。」

所以治本之策,就是正視底層人的生存問題,努力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發展的成果。

同時要做好輿論引導工作,一方面要旌獎見義勇為的中國人,傳遞好能量。

一方面要整治整治那些利用民族情緒,散播仇恨的博主大V。

現在的互聯網風氣已經有些不正常了。

最近B站有個大涼山的支教老師上傳視頻,說所教的小學生畫畫的時候,寫下了一句「我愛日本人」,然後他就一通暴揍:

理由是,有必要嚴厲地教育他!

我覺得非常搞笑,一個頭戴美國「鷹旗」帽子的老師,用這種方式宣揚愛國。

圖什麼,是流量,還是圖做好教育工作?

你覺得不妥,你可以和孩子說說日本在華的罪行,擺事實,講道理。

上去拳打腳踢叫什麼?

他連自己的學生都不愛,還愛國?

孩子能從他的這個「教育」中感受到來自教育的愛和溫暖嗎?

02

虛偽的愛國,是最大的礙國。

自打互聯網普及後,互聯網用戶就不再是以精英為主,學識有限的群眾很吃煽動仇恨的這一套。

他無非是想拍視頻,賺流量,割韭菜

而「後遺症」就是網絡戾氣越來越嚴重,動不動就喊打喊殺。

從聯想罵到農夫山泉。

張文宏、羅翔罵到現實中穿戴一些異域服飾的姑娘,逮到一個罵一個。

然後評論區很多人還紛紛叫好。

我中華民族以禮儀立邦,以德化服人,何曾自視甚偉,何曾驕縱狂傲。

每當外族來犯,我們都是以教化服之,以文明導之,並不斷輔以新的內涵,這才匯聚56個民族於華夏,生生不息。

但現在,我看有點不對頭了:

輿論的高地,已經被一邊散播仇恨,一邊低級礙國的人佔領了。

 

 

前段時間,韓國就有個教授發文呼籲:

說現在中國人的素質已經上來了,以前我們對中國遊客的態度不好,現在要改。

我們不要的「反思牌」,反倒被韓國撿走了。

內心悲涼啊。

昨天,韓國電池製造商ARICELL的工廠突發火災,當時新聞說有22名工人遇難。

剛開始,很多網友紛紛叫好。

但接着就傳來噩耗:

其中有19名是中國工人。

為什麼中國工人要去韓國打工?

不就是為了幾兩碎銀麼?

今天我們提倡高質量發展,提倡新質生產力。

就是要發展科技產業,向上卷,別讓勞動者那麼辛苦,讓他們多賺點錢,有休息的時間。

而不是發5000塊錢的工資,讓咖啡師一天做500杯咖啡,干14個小時的活!

03

沒錯,中國人是勤奮,可不是用來壓榨的。

一個人只有被社會愛過,才會知道怎麼愛人,內心才不會極端。

只有為底層的勞動者努力創造好的環境,好的待遇,才能避免他們「情緒崩潰」,「惡向膽邊生」。

中國愛國之心,也不是被拿來利用的。

當我們的內心被仇恨所奴役,行為必將異化,格局也必將走低。

任正非說過:「不學習美國的偉大,就永遠無法超越它。」

我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為了走出基於地域和國族所形成的偏見,看到更精彩的世界,成就更強大的自己。

所以到底怎麼去報復那些對我們不友好的國家?

很簡單。

我們的工人待遇比他們高。

我們的營商環境比他們好。

我們的法治更完善。

我們的官員更清廉。

我們的輿論更包容。

這就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減少社會戾氣的破局之道。

-完-

(星球自留地,一處淨土,只說硬核)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木蹊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26/207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