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陳家梁子:習近平說「美國正試圖誘騙中國入侵台灣」背後的「彎彎繞」

作者:
暗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對中國的挑釁,是想誘騙中國入侵台灣,趁機給中國沉重的打擊,阻止中國崛起和超過美國的偉大目標。把美國描繪成詭計多端,陰險十足的小人,而他則是純真無瑕、坦蕩磊落的正人君子。但也不是"傻白甜",一眼就識破了美國的陰謀詭計,不會上當。言外之意,一是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對中國的挑釁;二是如果台灣發生戰事,責任完全在美國;三是請您放心,中國現在不會武力統一台灣,不會引起世界局勢動盪。

近日,金融時報報道,"2023年4月,習近平在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一次會晤中做了這樣的警告:美國正試圖誘騙中國入侵台灣,但他不會上當。另一位人士說,習近平曾向他的官員發出過類似的警告。"

乍一聽,這番話聽上去怪怪的,匪夷所思。不知習近平這樣說的根據和用意是什麼。既與國外對台海情形的認知不同,也與中共自己一向對台海的定調不同。於是,外界紛紛猜測習近平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或者是不是習近平的腦迴路出問題了。

確實,要理解習近平這番話頗費心思,這裏面有些"彎彎繞"。客觀公正而言,台海局勢緊張是中共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和侵擾所致,這是因;而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果。怎麼能顛倒因果關係呢?

美國為了增加中共侵台的難度和代價,加強台灣的軍事防備能力,協助台灣實施"豪豬戰略",向台灣軍售和提供其它援助,以及擴大與台灣的非官方交流和支持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更重要的是美國武力保衛台灣從戰略模糊轉為戰略清晰。拜登幾次承諾將武力介入台海戰事。這些都是因應中共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和侵擾而做出的反應。

但在習近平及中共的認知中,台灣是中國的內部事務,其它國家無權干涉。美國對台灣的軍事支持和擴大交流,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是對中國的挑釁。

這些中共所以為的來自於美國的挑釁,顯然屢屢突破了中共以往給美國所劃的"紅線"。按中共以往的宣示,它應當予以還擊。但實際上,中共又不敢與美國發生正面的軍事衝突。軍事上處於劣勢,經濟上代價太大。只能打嘴炮,不敢採取實際的行動,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吞。中共對2022年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前後的應對就是如此。

這種言行的不一致就需要向自己和其它人有個解釋和交代。對內的解釋就搞了個很玄妙的"戰略定力"出來,用來向黨內幹部和"粉紅"解釋為何面對美國的挑釁,我們卻無動於衷和無所作為。當然這個高級詞很可能不是習近平想出來的,但對他的胃口。其潛在含義是面對美帝國主義的無恥挑釁,我們要有長遠的目標,要保持冷靜,現在還不是出手的時候,不要一時的衝動而壞了大事。"小不忍則亂大謀";"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例如習近平2022年1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說,"如果在戰略上出現了偏差,那後果將是很嚴重的,付出的代價將會很大。黨在早期有過慘痛的教訓。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就是在戰略上判斷錯了,看不到敵我力量對比的懸殊性,要'禦敵於國門之外',結果付出了極大代價。所以,我一直強調,領導幹部要善於進行戰略思維,善於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明顯就是在安撫黨內幹部不理解習近平及中央怎麼對美國的挑釁如此軟弱。

那面對馮德萊恩,習近平如果也搬出"戰略定力"來解釋他的行為,就很不着調了。可能因為馮德萊恩是女性,習近平就大打悲情牌,裝無辜和可憐,以博得馮德萊恩的同情。暗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對中國的挑釁,是想誘騙中國入侵台灣,趁機給中國沉重的打擊,阻止中國崛起和超過美國的偉大目標。把美國描繪成詭計多端,陰險十足的小人,而他則是純真無瑕、坦蕩磊落的正人君子。但也不是"傻白甜",一眼就識破了美國的陰謀詭計,不會上當。言外之意,一是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對中國的挑釁;二是如果台灣發生戰事,責任完全在美國;三是請您放心,中國現在不會武力統一台灣,不會引起世界局勢動盪。武力統一台灣還不是時候。另外,習近平向馮德萊恩說,他不會上當,而不是他們不會上當,無意間流露出打不打台灣他一個人說了算,取決於他個人的意志。

看來,中共統一台灣的企圖會成為泡影。一方面國內經濟衰退,內部矛盾叢生和激化,已搞得焦頭爛額;另一方面,中國的軍事實力始終與美國存有很大差距,武力進攻台灣沒有勝算。一旦戰敗,那將加速中共的崩潰。從理性出發,習近平和中共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做出武力進攻台灣的決策。但也不能把中共逼到牆角,讓其沒有退路,沒有糊弄它自己煽動的大一統民意的餘地。如果台灣宣佈獨立,中共不做出實質性的強烈反應也有垮台的風險,兩害相權取其輕,就可能會攻打台灣。所以,台灣保持現狀是最明智的選擇,時間在台灣一邊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Matter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22/2070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