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北京決策者正讓自己越來越難堪

近年來,中國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對經濟造成嚴重拖累,普通消費者萎靡不振,廣大私營企業主心灰意冷。有鑑於此,中共政府將國家規劃的重心轉向製造業,尤其是他們稱之為「新質生產力」的領域。

這些領域包括半導體、電動汽車(EV)電池、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等。由於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指令性經濟,資金流向了這些領域。似乎沒有人考慮過,這些積累的產出將流向何方。疲軟的國內經濟無法吸收,而西方發達國家過去和現在都出於種種原因抵制中國貿易。現在,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產能已經超過了自身所能使用的所有容量。事實上,這對經濟沒有多大幫助。

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消息來源都指出了這個令人頭疼的中共產能過剩問題。歐盟(EU)認為,這是中國向歐洲市場傾銷廉價電動車的原因,事實上,中國傾銷的力度如此之大,以至於歐盟正準備對這些產品徵收高額關稅。

不出所料,中共領導人否認存在任何產能過剩。根據中共黨魁習近平最近的講話,「中國不存在所謂的產能過剩問題。」他認為,如果中國電動汽車湧入歐洲,那只是因為它們比西方產品更好,更有競爭力。關於中國電動汽車的競爭力,他可能是對的,然而這與產能過剩兩者並不矛盾。在這一點上,中國的各個信息流表明他錯了。

即使不屬於「新質生產力」的領域也存在產能過剩的跡象。例如,鋼鐵產量的增長遠遠超出了國內需求。2001年,中國的鋼鐵產量約等於國內用量。到2023年,鋼產量超出國內需求5%,而今年似乎將超出國內需求8%。

可以肯定的是,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房地產危機的影響和建築業對鋼材需求的崩潰。然而這仍然是一種過剩。太陽能電池板是被選定為特別支持的領域之一,其過剩程度要大得多。國內安裝量確實從去年的50千兆瓦猛增到今年可能的90千兆瓦。然而,產量已遠遠超過了這個速度,並有跡象表明今年將增至150千兆瓦以上。外界不禁要問,中共計劃要把這些太陽能電池板賣到哪裏去?

其它現象雖然不那麼直接,然而也說明了同樣的問題。去年,在「新質生產力」概念推進之初,電氣設備和電動汽車方面的投資支出就一飛沖天。前者的投資支出增長了40%,後者的投資支出增長了25%,都遠遠超過了製造業產能5%的總體增長。

今年,電氣設備和電動汽車的投資支出有所回落,目前略低於製造業整體投資支出的增長速度,這似乎是在宣佈這種增長從來就不存在合理性。然而之前的支出躍升顯然已經造成了產能過剩。如果難以直接衡量,那麼製造業毛利率的下降就能證明這一點。目前,製造業毛利率比長期平均水平低約2個百分點。

(資料照片)

在一個快速增長的經濟體中,就像中國曾經扮演的經濟角色一樣,產能過剩問題可以在需求增長的短短一兩年內找到補救辦法,甚至往往更短。另外,如果中國像過去一樣是世界工廠,產能過剩也會在短時間內消減。然而,如今中國的經濟增長並不快,中國也不是世界工廠。

因此,產能過剩的錯誤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存在,並加劇經濟領域的其它問題。由於西方發達國家和日本對華貿易的態度已經轉變,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樣深度參與對華貿易,中國經濟擺脫失衡將需要更長的時間。這並不是北京中南海的規劃者們第一次加劇中國的經濟問題。

作者簡介: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是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主辦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亦是總部位於紐約的知名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26/207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