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世界媒體看中國 - 房市行情再下探

中國河北省石家莊郊區恆大集團沒有完工的一處居民樓樓盤。(2024年2月1日)

當今中國經濟面臨的燃眉之急和最緊迫的問題就是一度興盛的房地產市場陷入低谷,拖累了整個經濟。早先對房地產市場採取抑制措施的 中共當局近來力圖採取種種刺激措施,試圖使房地產市場起死回生,並由此重振中國經濟。中國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房價在今年5月比4月下跌速度更快。

房市、經濟不聽黨指揮

就在幾年前,中國共產黨當局還在中國各地推出一個一個的政策措施,對房地產業的發展進行限制。

但房地產業畸形發展,中共當局通過強硬推行三年「疫情清零政策」以及其他政策,沉重打擊了經濟增長,一度佔中國經濟近乎半壁江山的房地產業近乎崩潰,成千上萬的中國家庭陷入破產境地、給整個中國經濟增長造成嚴重拖累,甚至威脅中國金融穩定。在這種的局勢十分明顯之後,中共當局近來又頻頻祭出支撐和支持房地產業的政策措施。

但在中國可以號令一切的中共當局顯然難以號令房地產業或中國經濟服從黨的指揮。儘管中共當局採取了種種支持房市的措施,但房市仍是跌跌不休。

在中國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房價在今年5月比4月下跌速度更快之際,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17日發表報道,標題是《儘管採取了刺激措施,中國房市困境加深》,副標題是,「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年5月主要大城市的房價加速下跌,其他方面的數據好壞參半」。報道說:

「中國衰敗的房地產市場尚未對當局迄今為止最大膽的一些刺激措施做出反應——至少目前還沒有。近幾個月來,中國政府一直在加大對房地產和其他行業的支持力度,試圖重振自疫情初期以來一直令人失望的經濟。

「但5月份的最新數據顯示,企業和消費者仍持謹慎態度。房價繼續加速下跌,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生產雖然有所增長,但失去了一些動力。……

「本月初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份出口增速快於上月。

「然而,由於世界各國政府擔心中國廉價產品競爭對國內就業和產業的影響,出口推動措施遭遇阻力。歐盟上周表示,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新的進口關稅,稱中國汽車行業受到政府大量補貼,以至於其他國家的汽車製造商無法公平競爭。」

有了更多的刺激,房價還是下跌

美國彭博社稍早也以《儘管推出更多的刺激措施,中國房價下跌加速》為題發表報道說: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公佈的數據顯示,70個城市(不包括政府補貼住房)新房價格較4月份下跌0.71%,為2014年10月以來的最大跌幅。現房價格下跌1%,這是自2011年中國開始使用當前數據收集方法以來的最大跌幅。……

「上個月,中國出台了一項廣泛的房地產救助計劃,以解決籠罩中國經濟的最大陰霾,該計劃包括放寬抵押貸款規定,鼓勵地方政府購買未售出的房屋。此後,中國三大城市——上海深圳和廣州——已為購房者推出了重大寬鬆政策,大幅降低了首付要求,並為更便宜的抵押貸款留出了空間。首都北京仍無動於衷。

「但投資者和分析師仍懷疑這些措施是否足夠,因為迄今為止央行公佈的資金有限,而且幾個城市現有的試點項目進展緩慢。住房供應過剩拖累房價下跌,讓人們投資房地產的理由減少了。」

好壞參半、前景不明的數據

日本主要報紙之一《每日新聞》5月17日從北京發出報道,標題是《5月份中國68個城市新建住宅價格跌幅創10年來最高》。報道說:

「5月17日,中國政府宣佈地方政府購買存量住房等措施。這將為房地產公司提供直接支持,但長期衰退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見底。

「另一方面,反映個人消費趨勢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增速較4月份的2.3%有所改善。中國政府推出了新能源汽車、家電更新換代補貼等刺激消費措施,這些產品的銷量大幅增長,但汽油車銷量卻有所下降。」

日本公共電台和電視台NHK同日以《5月份中國新建住宅價格指數下跌,價格下跌的主要城市超97%》為題發表報道說:

「中國全國70個主要城市中,5月份新房價格指數較4月份下降。出現下滑的城市比例超過97%,房地產衰退更加嚴重。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佈的5月份新建住宅價格指數,70個主要城市中,有68個城市較4月份下降。4月份以來出現下降的城市增加了4個,佔主要城市的97%以上。」

房市話題的敏感和言論自由度

面對房市下跌的壞消息,受中共當局控制的中國媒體報道謹慎,並盡力予以正面的報道。中國報道財經消息的財新網通過其社交媒體微博賬號報道說:

「《全國70城二手房價全數下跌政策效應釋放還需時間》。5月各地密集放鬆樓市調控政策,但截至目前成效未彰。6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全國房地產銷售和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顯示,5月各線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幅度持續擴大。

全國房價近兩個月迭創近年新低。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4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銷售價格環比下跌0.6%和0.9%,跌幅分別環比擴大0.3和0.4個百分點,創近年來新高;5月,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銷售價格進一步下降,分別環比下跌0.7%和1%。」

在財新網微博賬號的這一報道下的評論為零。

與此同時,中國的網民通過微博對直接關係他們財務狀況的房市下跌消息發表了種種見解,從政治、經濟、社會、家庭財務多種角度發表評論,顯示了至少在房市這個話題上,中共當局還准許中國民眾有一定的表達自由:

——知道上海比房價跌得更多的是什麼?不是手錶不是茅台,是人民廣場相親角里對男方的收入要求。以前是:月薪3萬以上,有房,可有貸款。現在是:月薪1萬,有房,絕不可有貸款。反應了當下經濟現狀與對未來的預期啊!

——這幾年魔幻的不可思議。房價退回到19年,身邊這些朋友還是19年的朋友,相親開始關心對方父母有沒有退休金了,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房價如果暴跌,普通人估計連煙都抽不起。房價下跌損失最大的就是窮人。如果確定損失最大的是窮人,那房價肯定暴跌。

——5月救市新政,促進了部分城市成交量的反彈,但房價跌幅卻反而進一步擴大了。這說明:信心並沒改善,以價換量的現象進一步加劇,也就是拿着大刀砍價的買房者更多了。而想要賣掉房子的業主,只能屈服,向買家低頭,進一步降價。這就是當前殘酷的市場真實狀況。

——看懂房市亂象及真相,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當局是最大的利益主體(出讓金+稅費,類似大股東)。這就決定了其深度參與其中的動機,也意味着其具有希望房市平穩健康發展(白話就是地價和房價都能持續穩定增長)的初衷。但如果什麼都管,且遇到危機時只顧自己,而不顧開發商(比如超額超前徵稅)和買房者(開發商若降價可能會被約談)的利益,也就是主打一個你死但我活,就會放大危機,影響救市效果,也會反噬自己。這就像恆大,大股東只顧自己,而不顧小股東、債權人和購房者的利益,最終只能是拖累各方。目前這種局面,難道沒有破解的辦法嗎?有,那就是八個字:實事求是、執政為公。推理到這一步,我不禁仰天長嘆。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21/207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