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陳破空:1989年,歷史的里程碑和轉折點——寫在六四35周年

作者:

35年前,1989年,中國爆發了規模巨大的民主運動,遍及全國三百多個城市,前後持續兩個月。中國人民渴望民主的聲音,讓全世界聽到了,並激起整個世界的巨大迴響。在中國和世界的當代史上,那是一個里程碑,一個轉折點。

1989年,中國錯過了變成民主國家的重大機會。中國人民似乎失敗了,但中國共產黨也沒有贏。中國人民沒有想到專制會持續這麼久;但中共統治集團也沒有想到六四不會被世界遺忘。35年過去了,整個世界依然記得1989年,中國的民主運動和六四大屠殺。遍佈世界各地的紀念,就是明證。

大瘟疫爆發後,被國家恐怖主義奪取的香港,今年,獅子山上,依然亮起了六四的燈火;依然有香港報刊,在頭版開了天窗,以示沉默的紀念和無聲的抗議。習近平和共產黨野蠻地吞併了香港,但他們得到了什麼?他們贏了什麼?

看上去,自由世界失去了香港,華人失去了一塊自由的土地;但是,中共也失去了香港,從經濟上、從國際地位上,中共失去了這個"亞洲四小龍"之一、璀璨的"東方之珠"。當中共背信棄義,悍然撕毀《中英聯合聲明》,砸毀了"一國兩制",也就砸毀了香港,砸毀了中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砸毀了中共自己的搖錢樹。

六月四日這個日子,已經成為中共統治集團長期的夢魘,揮之不去,緊緊糾纏。每當這個日子來臨,他們,中共統治集團,就覺得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惶惶不可終日。他們就感到背脊發涼、心驚肉跳、心膽破碎。他們恐懼這個日子,因為他們恐懼他們的末日,恐懼那個註定要清算他們的日子。

35年,這是一個人的半生、甚至大半生,作為當年民主運動的參加者,八九學生、知識分子、各階層中國民眾,也已經耗去了他們的半生或者大半生。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民主運動。當年的參加者似乎不幸,至今未能實現民主夢想;但他們也有幸,因為世界和歷史都沒有忘記他們。

更有幸的是,"江山自有後來人。長江後浪推前浪"。白紙運動白紙革命,零零後掀起的抗議潮,聲聲入耳,歷歷在目;更有香港人持續多年的大抗爭,驚天地,泣鬼神。中國的民主運動,如長江和黃河的奔流,不會止息,不會斷流,終將奔向大海,匯同於普世價值的汪洋,文明世界。

當今之時,習近平出於權謀,降低或反對鄧小平。但,也出於他特有的認知障礙,並在王滬寧等人的誤導之下,反對的竟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外界公認的正資產,卻繼承鄧小平的六四屠殺—外界公認的負資產。在時代潮流的觀照下,這乃是本末倒置、極度不智。但沉湎於權欲和既得利益、與時代脫節的習王等人卻自以為理所當然、毫無反省。無可避免地,讓今日中共,所謂習時代,定位於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公敵。

但1989年的吶喊不會成為絕響,中國人民不會放棄他們的民主理想。民主的薪火必將代代相傳。邏輯很簡單,中國民主化,茲事體大,攸關人民的福祉、民族的尊嚴,還攸關世界和平。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5/2063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