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吐槽嘉峪關的選調生,到底犯了多大的罪?

武大研究生,畢業後通過選調生考試上岸,卻沒能留在家鄉蘭州,而是被分配到嘉峪關這個「偏遠戈壁城市」。但很快,她就後悔了。惡劣的環境,不適應的飲食和氣候,無盡的加班和陌生的工作,無不讓她心生懊悔和不甘。

於是,她就在網上發了一篇名為《山花尋海樹,不如就春風》的「小作文」,沒想到卻被官媒痛批。

這篇「小作文」我看了,是我不喜歡的文風。她說她是文學出身,但我要說,我們學文學的人,文風並不都是這樣濫情的。

這應該是一個家境優渥的好學生,從小就被溫柔以待,沒吹過世上的風沙,把世界想像成一個風花雪月的大樂園。

就像有網友說的,一看就溫室花朵,沒吃過苦(當然,人不必非得要吃什麼苦),嚮往自由但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而且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她的牢騷,有點矯情,有點誇飾,帶着點名校生的矜持和傲慢,偶爾還有點口不擇言,用有些官媒的話說就是,乃至於對嘉峪關「惡語相向」。

可就是這一點,加上對選調生的「不尊敬」,就讓她犯了大忌,仿佛她犯了多大的罪。否則,你很難理解為啥有那麼多媒體連篇累牘,不遺餘力地下場批判這個小姑娘。

「極目新聞」說,一個人的「哀嘆」抹不去選調生的奉獻底色。

「紅網」說,不是脫不下「長衫」,只是想舉起「高腳杯」。

「潮新聞客戶端」說,年輕人「既要又要還要」是大忌。

「新京報」說,部分畢業生濃烈的上岸思維該反思了。

……

尤其是新京報的評論,還上了熱搜,閱讀量上億。

眾多媒體如臨大敵的樣子,讓人很難相信對手只是個剛畢業一年的女生。

當然,這個女生的措辭、姿態和做法,確實不太讓人喜歡得起來,但眾多官媒一起下場批判,還是讓我沒想到。

這是擱以前,媒體們肯定都要尋找個案背後的社會原因了,把矛頭指向更宏大的議題,現在倒好,聯合起來欺負一個小姑娘。

不過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我們這裏,分配到基層的選調生那麼多,武大女生吐槽選調生的「小作文」影響那麼大,弄不好就會蠱惑人心。作為喉舌,媒體不得不執行任務,下場批判。

可就是這招數,用得太噁心了。

之前,畢業生哀嘆「孔乙己竟是我自己」,媒體要年輕人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沒脫下孔乙己的長衫;現在,畢業生吐槽一下選調生,媒體又讓年輕人反思為何要有濃烈的上岸思維了。

人家反思怪都是讓自己反思,我們的媒體卻偏偏愛讓年輕人反思。

能反思啥呢?之所以有濃烈的上岸思維,還不是因為水下和水上的就業環境水深火熱,岸上體制內的鐵飯碗才更加有保障。年輕人早早看透了殘酷的真相,苦海無邊,水頭是岸,有岸就上,省得一不小心給淹死啊。

武大選調生的小作文里,有一個細節是,親戚朋友勸她說,「公務員多好啊!工資高地位高,你一個姑娘家家的找個穩定工作比什麼都重要……」

她一開始聽到這話還會生氣,會反駁,會崩潰,後來她也接受了。她說是因為她累了,可我認為,她肯定也知道親戚朋友說的是對的,她無力反駁。

不否認選調生乃至公務員中有不少人有「奉獻的底色」,但對更多人來說,選調生和公務員,不過是找工作的功利考慮之一,沒有光環,只有利益。

把上岸當做找工作的備選之一,沒有任何問題,不需要反思,該反思的是,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都熱衷於上岸?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那麼多年輕人都想要端個鐵飯碗?是不是我們的整體環境出現了什麼問題?

官媒掌握話語權和思辨能力,不去針砭時代的弊病,卻要求個體去反思自己的行為。怪不得有人說,輿論正在千方百計地把大時代的坍塌,歸咎於小人物的不努力。

他們用生花妙筆,去神聖化一個職業(一個人的「哀嘆」抹不去選調生的奉獻底色),又陰陽怪氣地諷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不是脫不下「長衫」,只是想舉起「高腳杯」),又以高高在上爹味十足地教你做人(年輕人「既要又要還要」是大忌)。

目的就只要一個:若不能合法地讓你閉嘴,那就讓你被批倒批臭。

「紅網」說的沒錯,武大選調生不是脫不下「孔乙己的長衫」,只是放不下「小布爾喬亞的高腳杯」。

可那又如何呢?有一點點矯情,有一點點虛榮,還有一點點優越感,這並不崇高,但也不是罪啊。

武大選調生的「小作文」里,充滿着詩歌,這讓我想起福樓拜筆下的包法利夫人,不對,應該是艾瑪。艾瑪嫁給了平庸的鄉村醫生,卻夢想着書本里傳奇式的愛情,甚至兩度偷情,負債纍纍,最後走投無路,服毒自盡。

按理說,這應該是一個不道德的女人,應該被浸豬籠,可是,作者福樓拜完全沒有這麼認為,他不但說「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而且在把艾瑪寫死時,他還失聲痛哭。

因為福樓拜知道,艾瑪是不切實際,是好高騖遠,是毛病纏身,可這就是人啊,她是一個真實的人,一個理想主義的人,她值得被同情被理解,而不是被鞭笞被討伐。

我們這個社會,應該允許一個人保有對詩意生活的嚮往,我相信也能夠讓一個普通人過上有點詩意的生活。應該允許普通人對自己的工作抱怨幾句,牢騷幾句,即使這份工作是選調生。

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容得下幾句充滿傲慢與優越感的抱怨。

以下為原文,摘抄出來以饗讀者。見仁見智。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亮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1/206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