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擺脫對中國供應鏈依賴 韓企將轉向東南亞

2024年5月21日,第12屆Conference G主辦方之一《時事雜誌》執行總監兼副會長全陸(音譯)致開幕詞。(徐伊/大紀元

全球地緣政治經濟格局劇變的當下,韓國政商學界將目光逐漸轉向東南亞市場,意圖擺脫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同時,與中國形成出口競爭。

5月21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韓印尼經營學會(KIMA)、韓國能率協會(KMA)和《時事雜誌》在首爾君悅大酒店舉辦第12屆Conference G,主題為「下一個中國,韓國的選擇」。

第12屆Conference G主辦方之一《時事雜誌》執行總監兼副會長全陸(音譯)致開幕詞時表示,「當前國際局勢不確定性越來越大,專家們提議,在重視第一貿易國中國的同時,應該採取減少對華依賴度、加強與世界其它國傢伙伴關係的協議或行動。東盟國家和中東已成為除韓國外美國、日本、歐洲等跨國企業的角逐場。」

「在我們對華貿易停滯不前的時候,對越南的貿易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越南已經超越日本,成為繼中國、美國之後韓國的第三大貿易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國,擁有2.8億人口,其潛力無窮盡。印尼正在成為代替中國的新機會之地。」

另一主辦方之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次官崔南浩表示,東南亞和中東是韓國「下一個中國」的重要地區。「(希望)通過此次會議,探討各種想法,以支持韓國企業在亞洲和中東取得成功。我們會努力在(未來)政府政策中反映本次討論內容。」

2024年5月21日,第12屆Conference G主辦方之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次官崔南浩致祝詞。(徐伊/大紀元)

美主導全球供應鏈重組韓棄中轉東南亞

「全球供應鏈重組最重要的誘因就是美中技術競爭。」韓國產業研究院研究委員趙恩嬌說。

美中技術競爭圍繞5G和AI等尖端技術的核心部件——半導體展開。隨着美國半導體供應鏈重組擴大,AI半導體和TikTok等營銷企業相繼受到制裁,後波及電池及電動汽車產業。

趙恩嬌說,在半導體和電池領域,美國均掌握核心技術,僅缺製造設施,因此制裁主要針對相關設備的出口管制。同時,美國對自己擁有的30個設備領域進行投資,構建自己的技術生態系統。

她介紹說,2023年,美國對製造業的投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韓國企業迅速進軍美國市場,以半導體電池為中心,對美製造業投資持續擴大,形成在美生產、在美銷售的新模式。

趙恩嬌還指出,在以美國為中心的內在化供應鏈重組過程中,廉價勞動力市場也正在從中國轉向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她還表示,韓企對印尼的投資顯着增加。現代汽車在華第三工廠停產的同時,在印尼建設25萬輛規模的生產基地,並計劃擴大電動汽車生產線。樂天化學、LG電子家電產品也清算中國業務,轉向印尼。

前三星物產高管、Auction代表理事、現社團法人「挑戰與分享」會長李金龍(音譯)根據自己多年的商場及商業導師經驗,建議韓國創業者考慮美、日、東南亞市場。「(現在的)創業創新是什麼呢?我們不是要離開中國嘛,現在主要是去美國、日本、越南,特別是美國。」

海外市場開拓打造優質品牌是王牌

由於韓國人口減少導致的市場飽和,韓國企業不得不走向海外。「遺憾的是,現在中國因為各種原因,(開拓中國市場)我認為困難。」樂天未來戰略研究所所長安世鎮(音譯)說。

他還表示,「樂天目前以民主城市為目標走向海外。東南亞城市具備多種條件,且韓國企業已長期在越投資。」

安世鎮分析認為,越南以快速增長的消費群體和消費意識成為樂天的海外市場首選。「從高收入人口構成來看,越南已成長為與先進市場相當的B2C市場。河內和胡志明市的收入水平及人們的思考方式與紐約、倫敦、東京別無兩樣,特別是年輕消費層。」

據安世鎮介紹,樂天集團旗下的超市、酒店、租賃、糕點已成功進駐越南,電影院也在着手進軍越南。2006—2020年間,樂天在越南市場一直呈增長趨勢,目前處於增長高峰。

安世鎮分享,樂天百貨在進入越南之初,即以高端形象出現,且近30年間一直保有主要顧客,因此在越南站穩了腳跟。近年來,隨着SNS的發展,越南年輕一代可輕易獲知全球動向,安世鎮建議:「如果現在想以B2C進軍越南市場的話,需拿出韓國最好的(產品才行)。」

安世鎮說:「我們現在對越南的設想,就是像在韓國一樣,在越南建立第二個樂天,這是我們的願景。」

然而安世鎮還說,自2019年起,樂天的增長率僅維持在5%,較之前的27%大幅下降。他認為這是由於當地企業的快速發展,而這一現象並非僅限於韓國企業,日本和中國企業也面臨同樣的挑戰。

「市場成長初期以外國企業為主,所以外國企業成長速度很快。但是隨着當地企業開始成長,外國企業會停滯不前,如果做不好可能面臨退出。」安世鎮說。「我們集團非常強調當地合作夥伴。回想韓國在中國市場的經歷,韓企初期以相當出色的品質技術站穩腳跟,但如果差距縮小,就會被當地競爭者替代。」

已成功進軍印尼的365mc肥胖診療中心院長金南哲(音譯)也表示,「品牌進軍」是立足海外市場的成功保障,特別是考慮到發生在中國的醫院擅自盜用韓國技術的事例。

金南哲院長在拓展海外業務至印尼之前,在首爾、仁川、大田、大邱、釜山5大城市開設22家分店,將365mc成功打造為只專注人體脂肪醫療的醫院集團品牌。海外輸出時不接受技術引進提案,並與業務包括醫療保健的印尼五大集團之一的Mayapada集團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金南哲院長介紹,2023年9月,365mc印尼1號店建成7個月後銷售額增加了12倍,並計劃於2024年5月23日舉行2號店開業儀式,2026年在印尼證券市場上市。

從供應合作到出口競爭韓中角逐東南亞市場

積極轉向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韓國企業與供應合作夥伴中國企業再遇,形成在當地出口市場競爭的關係。

「東南亞是以國家為單位的競爭戰略。跨國企業正在大量湧入這一地區,中國企業也在大量湧入。中國以基礎設施投資或其它金融投資為基礎,在當地建立了非常牢固的關係。」樂天未來研究院院長安世鎮說。

安世鎮建議韓企,在選擇想要做的產業或產品時,也要考慮與中國企業競爭的可能性。「品牌高端是韓國最擅長的,從長遠來看,我認為不應該以一個國家為單位,而是以亞洲為單位進行考量。」

韓國水電與核電公司社長黃柱昊(音譯)介紹,印尼、越南目前經濟規模分別是世界第15、29位,預計2035年會進入前10。兩國在建煤炭火力發電量僅佔31%,預計到2045年電力需求會增長4倍左右。

面對龐大的越南、印尼市場,黃柱昊認為中方不會坐視不理,「中(共)國正在展開強大攻勢,包括各種政治攻勢。」

雖然「韓國製造」的競爭力更強,但若要實現具革新性的小型模塊核電站智能零排放城市(SSNC),黃柱昊呼籲政府與民間合作。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大紀元記者徐伊韓國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24/205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