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台立院鬧哄哄 國會職權修法看懂4大攻防重點

立法院會17日預計處理包括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等國會職權修正法案,自立法院第11屆開議以來,國會改革成為朝野攻防重中之重,以下是中央社匯整相關攻防重點:

2024年5月17日,立法院會處理藍白所提國會改革相關法案,晚間進入逐條討論時,朝野爆發激烈衝突,民進黨立委邱志偉(中灰衣摔落者)企圖搶佔主席台阻擋會議進行,遭國民黨立委推落重摔。(中央社)

程序問題

全案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初審時,綠營不滿逐條未實質審查,提40次散會動議,但均失敗。審查結果,全數條文保留,須交由黨團協商。

且司委會召委、民進黨立委鍾佳濱排審民進黨團版本時,藍營要求要開1場專題報告、3場公聽會後,才能審民進黨團版本,並且5度挾人數優勢,表決通過散會動議,讓綠營版本無法出委員會。全案在協商冷凍期滿後,綠營不滿立法院長韓國瑜未主持朝野協商,國民黨團與民眾黨團就要強行表決。

2024年5月17日,立法院會處理藍白所提國會改革相關法案,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卡其色長褲者)嘗試佔領主席台以阻止會議繼續進行,朝野立委爆發衝突,過程中郭國文意外摔下主席台。(中央社)

藐視國會罪

國民黨團提案修改刑法,增訂藐視國會罪、第141條之1條文,規定公務員於立法院聽證或受質詢時,就其所知的重要關係事項,為虛偽陳述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20萬元以下罰金。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認為,權責相符是國會改革重要原則,國會改革更不是國會擴權,要從自身的自律做起,否則無法為社會接受;如果國民黨要強行推動藐視國會罪,是否同時要檢視、檢討現行國會議員過當利用職權,藐視官員的不對等現象。回到事件本質,國會改革不是國會擴權,要從自身的自律開始做起,否則完全無法為社會所接受。

立委增加調查聽證權

國民黨團提案修改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各委員會、調查委員會、調查專案小組為審查院會交付的議案、全院委員會為補選副總統、彈劾總統副總統或審查行使同意權案,得依憲法第67條第2項規定舉行聽證會。

且立法院得經委員會決議設調查專案小組,對相關議案或與立委職權相關的事項行使調查權及調閱權。在立法院行使調查權部分,法人、人民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文違反相關規定,得經立法院會的決議,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說,國民黨的國會擴權法案,其中有關立法院聽證虛偽陳述,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20萬以下罰金,已經明顯違憲。大法官解釋第585號關於國會聽證的罰則,以罰鍰為限,但立委傅崐萁版本,卻要對人民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違憲濫權。

2024年5月17日,立法院會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法案屢傳肢體衝突,晚間朝野立委再度上演激烈攻防,各方人馬推擠拉扯,民進黨立委吳秉叡(前中白襯衫者)一度勒着脖子。(中央社)

總統國情報告即問即答

立法院17日處理國民黨團與民眾黨團提出的再修正動議,內容包含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藐視國會罪、立委行使人事同意權、調查權、聽證權等條文。

其中,總統國情報告部分立法院17日已二讀表決。修正動議條文明定,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邀請總統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總統於每年2月1日前向立法院送交國情報告書,並於3月1日前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新任總統於就職2周內向立法院送交國情報告書,並於1個月內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且立委進行口頭提問時,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

不過立法院處理國會職權修正法案爆發激烈衝突,從一早在議場門口到主席台數度上演全武行,計有民進黨立委沈伯洋、鍾佳濱、邱志偉、莊瑞雄、郭國文與國民黨立委吳宗憲等6位立委,因身體不適而送醫。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曾認為,總統國情報告後要即問即答,這是違憲的。他說,總統到立法院是創下憲政慣例,但總統做國情報告,要不要回答是總統的權力。

2024年5月17日,立法院會處理藍白所提國會改革法案,國民黨

團、民眾黨團一早就佔據議場主席台,民進黨立委則利用台上國民黨立委輪流回座位領取表決卡及表決的空檔,衝上主席台,藍綠爆發第2波推擠衝突。圖為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前右2)擋在主席台前,被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前右)一把抱住。(中央社)

立院17日表決大戰程序處理

立法院會17日雖二讀表決處理國民黨、民眾黨團共提的版本,但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指控,法案未經立法院長韓國瑜主持朝野協商及逐條討論就強行表決,創下憲政史上及國會史上的惡例;另一方面,藍白的國會擴權法案最後一刻才喬出來,表決時根本無法得知條文內容。

吳思瑤指出,依照立院職權行使法第9條,二讀條文都必須進行宣讀,但17日院會沒有宣讀。

此外,立法院會罕見採用舉手表決方式。民進黨立委數度指控,場面混亂,加上立委隨時走動,恐導致參與表決人數與票數失真,質疑國民黨作票。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9/205639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