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共整治網絡嚴打炫富 網評:「怕激起民變」

中共網絡社交平台近期發起新一輪打擊「炫富拜金」運動。圖為一名中國女網紅炫耀自己豪車代步,「百萬零用錢到賬」(左);有土豪炫耀自己汽車後備箱中成捆的人民幣百元現鈔。

日前,中國微博、抖音、騰訊等各大網絡社交平台均發佈公告,宣佈將從嚴打擊「炫富拜金」的內容。展示豪宅、豪車、高收入等,都會遭清理封禁。國內相關消息下,幾乎清一色的「零評論」,但海外華人網友則對此議論紛紛,直指當局掩蓋貧富分化、蒙蔽國人。

本周三,騰訊、抖音、快手、微博、b站、小紅書等中國國內的互聯網社交平台,無一例外都發佈了關於專項整治所謂「不良價值導向內容」的公告。各平台所羅列的被劃入打擊整治範疇的具體事項大同小異,基本都集中在打擊炫富、拜金,炫耀優越條件或特權,展示揭露底層民眾極度貧困與艱辛等方面

具體來說,凡是在網絡社群或社交平台上,曬豪宅、豪車照片,炫耀奢侈品或大量現金,炒作「最貴」、「天價」等話題,炫耀「土豪朋友」,宣稱「富二代」或展示自身的「優越條件」、「奢侈消費」,甚至炫耀大把的鈔票現金,宣揚「月入百萬」、「財富自由」等內容,都將被視為「不良價值導向內容」而遭到「從嚴打擊」與整治,輕則刪帖警告,重則階段性禁言或關閉賬號。

根據陸媒封面新聞報導,最近兩周,網絡購物和社交平台「小紅書」就清理了4273篇「違規筆記」,關閉違規賬號383個;抖音則在5月1至7日的一周內,處置所謂不良價值觀訊息4701條,處置賬號11個;微博則宣佈已清理1100餘條「不良價值導向內容」,對27個違規賬號視程度予以階段性禁言直至關閉賬號處置。

對於中共網絡監管機構授意下,中國各社交平台採取的上述措施,國內網民一反常態地「靜悄悄」,各大網站的相關報導或消息下的留言評論區,幾乎都顯示為「零評論」。只有及個別的網站相關消息下,有寥寥可數的幾則留言:「是怕我嫉妒嗎?」「好辦,背後查稅。」「網絡均貧富?」

海外華文網站的相關消息下,倒是有大批華人網友對此議論紛紛。有網友直揭中共當局此舉的真實原因:「主要是害怕激起民憤。」有網友則指出:「特權階層的情況,草民永遠不會知道,也無法想像。」

還有網友寫道:「我個人沒錢炫富,但是捍衛炫富的自由。炫富為啥被打擊呢?這不是最基本的言論自由嗎?」有網友則評論道:「某特權收入公開比啥都強,炫富有什麼?不當得利才是社會毒瘤。」

事實上,中國大陸社會上的貧富差距巨大的問題,在最近二十多年間已變得十分突出。一方面,權貴階層以及盼覆權貴的既得利益群體變得越來越窮奢極欲、跋扈囂張;另一方面,廣大底層民眾的生活卻越來越艱難,貧困地區的群體極端困窘的生存狀態可謂觸目驚心。

美國之音2023年9月16日的一篇反應中國貧富差距加劇的報導指出,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當前的貧富差距已經擴大到1985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點」。

報導中提到,即使是按照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來看,當時中國最富有的20%城市家庭收入,已等於最窮20%家庭的6.3倍;而且前20%富有家庭在2022年的所得收入,較2021年增加4.5%;與此相反的是,最窮20%城市的家庭收入按年僅增加1.3%,表明中國城市中,不同階層的貧富差距正變得越來越嚴重。而農村的情況就更為嚴重,「最富和最窮的兩階層之間的收入差距更高達9.2倍」

報導援引瑞銀集團及其子公司瑞信的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最富裕的1%人口,掌握着全國超過31%的財富。雖然北京當局近幾年一直高調宣傳「扶貧」,但實際地方政府的做法大都是「口惠而實不至」。尤其北京當局所謂的「共同富裕」,很多時候就演變成了地方政府以此為藉口割富人「韭菜」,或是通過大力打擊「炫富」行為,來掩蓋中國的貧富差距。

報導引述未具名的觀察人士的觀點指出:無情的數據和個案所顯示的是,中共當局所謂的「共同富裕」和現實社會完全脫節,中國貧富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愈來愈大。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7/205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