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年輕人去批發市場買衣服 引發關注

當下,中國年輕人不去商場買衣服,而選擇去批發市場購買。5月15日,相關消息引發網絡關注。

示意圖。

15日,大陸社交平台出現「月薪兩萬不敢在商場買衣服」話題。《新周刊》報導,當下年輕人有「商場的衣服越賣越貴」的印象,很多人只逛不買。消費者不在商場買衣服,外國服裝品牌也紛紛減少在中國商場的店面數量。如Zara從高峰時的180多家跌至87家,H&M也減少了100多家。

95後小徐表示,商場一件女士運動背心零售價在380元(人民幣,下同)到580元不等,批發市場同類型背心售價為36元。商場裏上百元的防曬衣,批發市場也才幾十元。

小徐說,當代青年逛商場「只逛不買」是核心,逛商場變成消磨時間而非購物,哪怕月薪兩萬在商場也買不起衣服。

廣州海珠區昌崗中路的名冠服裝批發城裏,有推着嬰兒車掃貨的媽媽、拉着行李箱的大學生。檔主阿珍說,他們店鋪的衣服單買已很實惠,批發更值得,現在不少顧客是香港人,還有通過廣州親戚介紹來的人士。

報導稱,來批發市場買衣服的年輕人,一半為了平替,找商場裏看到的衣服;還有一半是來找商機。大二學生夏彌從湖南來廣州,她說,五一假期跟朋友到海珠廣場逛批發市場,互相商量要不要賣點小商品創業。

相關報導僅稱,年輕人選擇批發市場是因為商場價格貴,但網民認為,更深層原因是收入變少、花費變多。

網民留言說,「所謂年輕人的理性,其實反映出的是年輕人的無奈!現實環境不能保障年輕人的收入,又怎能撐起年輕人的消費?」「房貸、車貸、子女教育、(孝敬)老人、各種保險、各種課程,水電煤氣、電話費、油費等等等等,兩萬元,你還能剩多少?」

還有網民說:「拿月薪的基本都不敢隨便消費,現在的物價水平是為了讓土豪消費降低存款率了。」「像我這種普通百姓在淘寶買個幾十塊錢的衣服,穿一個季度或穿一年,或不喜歡了就扔掉,化妝逛街的在我看來那都是有錢人。」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5/2054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