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隴西逃荒人王蘭芳訪談

作者:

王:我自己跑來的,獨個跑過來的。

依:你身上有錢買火車票嗎?

王:有些錢,那些年從隴西搭火車來陝西才八塊錢,西安到戶縣的汽車票才四毛錢。那個時候路上沒有人擋,沒有人管。

依:你怎麼知道往陝西跑的?

王:我是胡走哩,走到哪裏算哪裏,那一年我二十五六了。我就胡走,過去了就忘記了。

依:你路上吃啥?

王:路上,一夜就到這裏了。沒有吃啥,就餓着

。依:有沒有個包袱、行李?

王:就穿一身衣裳,就是一個人,沒有個包包、包袱,啥都沒有。沒有手巾、沒有梳頭的梳子,就是帶了一個人,還有鼻子、眼睛都帶上。我搭車哪裏來的錢?那個可憐,西邊有那個核桃,我們那裏核桃樹多得很,還要做賊哩,嘿,嘿嘿。咱自己家也有核桃樹,人家也有核桃樹,到這家摘些到那家摘些,把那個核桃賣了,一斤核桃才兩毛錢。就可憐的當路費,有個十多塊錢就好得很。

依:你到哪裏下的車?

王:我到西安下的車,西安到戶縣還是搭汽車。

依:那你到這個家有人領嗎?

王:到這裏還是有人領,走到哪裏算哪裏,在各個村子裏轉。

依:要着吃,你要了嗎?

王:要哩!要上啥吃啥,不要吃啥?我沒有要多長時間,東邊有個小羊河,在那裏住了四五天,這裏的人給我說了說,我就到這裏來了。那是九月份,人家把我攔住,就到這裏了。這個家裏人不多,就一個老人,一個老婆婆。

依:你掌柜的(土語:丈夫)多大?

王:人家叫個王志茂,比我大了五歲。人家還精神。

依:有了幾個娃?

王:娃娃不少哩,兩個男娃,兩個女娃。說起來就是老話了,咱自己三個娃,那一年到公路上又拾到一個娃,那些年扔掉的娃娃多得很。那一年,他大到公路上,看到一個娃,前一天生下來,我們第二天拾回來,就是我這個小女子。娃乖得很,放在炕上,肚子餓了,也不哭,就看人哩,乖得很。我就拉扯大了,就是我的娃了。

依:你那女子多大了?

王:現在都三十幾了。娃抱回來,大些了,這個也要,那個也要。我說:「這是我的娃!我捨不得給人。」沒有給遠,就嫁在一個村子裏,能經常見個面。我娃有心得很,自己生的都沒有那麼好,那麼有心。

依:人家娃知道你把她養活大了?

王:自己養活大的就是自己的娃,這個女子回來總是拿好多東西給我,捲起袖子就進廚房給我做飯下灶。叫「媽」叫得親得很。

依:那年國家讓甘肅來的人回甘肅去,有沒有讓你回去?

王:讓人回去的時候,要送人我就沒有回去。我沒有回去,沒有回去。我回過幾次家,回娘家看一看。家裏也沒有啥親人了。

依:你們這個村子甘肅來的女人多嗎?

王:唉——!這一個村子就有六個,都是甘肅那幾年來的女人,有的來的早些,有的來的遲些,有姑娘,有結了婚的女人。那些年,女人都是小腳,走路都不穩,唉——!不為逃活命,走不了這麼遠的路。

依:那時候地里有沒有打下糧食?

王:糧食打下了,是說了空話了。光往多里說,一下子都拿完了,把人都餓死了。

後記:最為讓我感動的是,饑荒年過來的王蘭芳有着慈悲之心,一個小貓她都不捨得讓餓死。路上撿到一個小女娃,說「這是我的娃。」棄女當成女兒,她辛辛苦苦給養活大了。

《記憶》2015年9月30日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記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5/205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