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這不是我記憶中的中國

作者:
美國華裔作家任璧蓮在《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中,從人情世故的角度,回憶了多年來中國發生的變化。

在1979年,我母親在南京的一家醫院裏拿出一塊創可貼。護士們圍着看,驚訝不已。

她們說:」西方什麼都有」。

當時我們全家來中國探親,我在上海的親戚們同樣對我們的一口好牙和豐滿的體態驚嘆不已,更不用說我們對美國洗碗機、冰箱和空調的描述了。伴隨着這種隨處可見的敬畏,我們也受到了貴賓待遇。

主人拿出一瓶瓶昂貴的橙色蘇打水,隨意地與昂貴的溫啤酒混合在一起。我們不能不喝,就像我們不能不接受政府指派的「嚮導「一樣,他們的工作就是嚴格監控像我們這樣的遊客。

不管是不是親戚,我們都是外國人。

1981年,我回到山東礦業學院教英語,學生都是煤礦工程師,他們準備出國留學,以便帶回更安全的採礦技術。我是他們的「外國專家」。因此,我的公寓裏不僅有坐式馬桶,還有自來水,這是聞所未聞的奢侈品。

我的管家會在屋頂的大水桶下生火,等火燒好了,就轉動浴缸里的水龍頭把手。

下課後,我的學生們會把凳子搬到籃球場上,各自面向不同的方向,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他們熱愛祖國,希望國家強大,對我這樣的西方人心存感激。雖然我們是外國人,但我們幫了大忙。

幾十年後,中國蓬勃發展。多年來,我曾以教師、訪問藝術家和遊客的身份多次造訪中國,上海酒店的工作人員總是雙手、低頭和微笑着,將信用卡還給我。

但在中國經濟越來越繁榮的時期,據說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建築塔吊都在上海,從原來的稻田裏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讓人們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我的信用卡開始被單手奉還,接待員幾乎沒有抬頭。

我的親戚們也不再要求我給他們帶美國貨了。他們說:」中國什麼都有。」

正如許多人自豪地宣稱的那樣,20世紀是美國的,21世紀是中國的。

今天,很少還能聽到這種勝利者的口吻。相反,人們談論的是對中國政府失去信心和信任。人們仍然為自己的城市感到自豪,因為上海現在擁有一流的國際化美食和一塵不染的街道。這裏有大型的新體育中心,提供網球和槳板運動,還有粉色沙灘的人工海灘。

城市也比過去綠化得多。玉蘭樹和櫻花樹隨處可見,就連高速公路下的隔離帶也進行了綠化。得益於無處不在的監控攝像頭,上海的治安非常好。

然而,在表面之下卻潛藏着一種頹廢感。在這座聞名遐邇的國際大都市裏,與以前相比,外國人少得奇怪,許多人因為大流行期間的窒息政策、國際公司裁員或其他原因而離開。

服裝店空空蕩蕩,許多其他商店也已關門。南京西路商業區過去人山人海,現在卻奇怪地人跡罕至。

對2022年春天為阻止Covid-19病例的激增,在幾乎沒有時間做準備的情況下被封鎖了兩個月,上海人仍然而感到憤怒。由於生活必需品短缺,泰諾都是按粒出售。即使是封鎖後的政策也是如此嚴厲,以至於居民走上街頭抗議。

但對許多人來說,從李克強總理2014年敦促年輕人自主創業開始,大流行的災難只是政府一系列失誤的開端。這一失誤和其他失誤,讓一批又一批人失去了畢生積蓄,許多中國人現在將經濟陷入停滯歸咎於政府的無能和反覆無常。

正如一位上海朋友所說的那樣,政府把中國轉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像旋轉的汽車一樣,引擎停轉,車輪鎖死。

結果是房地產價格急劇下降且跌勢不減,以至於像我朋友的父母這樣的老年人,無法賣掉公寓來支付護理或輔助生活費用。他們肯定不是唯一受到經濟衰退影響的人。醫生們發現自己受到了擠壓,許多病人沒錢做手術,而商人們則束手無策,不願在如此不可預測的環境中進行投資。

許多大學畢業生面對嚴峻的就業市場,基本上都輟學了,或者說是「躺平「了。似乎就連在校學生也未能倖免於這種普遍的絕望情緒。正如我採訪過的一位老師所說,當社會生病時,孩子們就會付出代價。很多家長都知道自己的孩子因為抑鬱而不得不輟學。

當然,所有這一切,西方都是替罪羊。人們說,西方反對中國的崛起,中國最喜歡的另一個敵人日本也是替罪羊,日本在20世紀30年代的野蠻侵略和隨後對中國的佔領至今仍令人憤憤不平。

無論是誰的責任,移民出去的人數都在上升。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在過去兩年中,每年都有超過31萬中國人離開中國,與之前到2019年的十年間平均每年約19.1萬人相比,增長了62%。那些有能力出國的上海人喋喋不休地談論着「出走」,甚至是去像美國這樣被官方唾棄的國家。

這並不總是一個好的方案。我的一位朋友在波士頓讀了六年研究生後,回到中國定居,她說自己懷念中國家庭生活的溫暖。沒有人會對在另一個國家立足的困難抱有幻想。在中國,人們都在談論一個全新的移民階層,這些女性放棄了高薪職業,陪着她們的孩子來到美國,讓他們儘早融入美國社會,最好是在初中或高中階段。

至於她們犧牲能換來什麼成果,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孩子們真的能成為西方人嗎?他們會像幾十年前的我一樣成為外國人嗎?

中國的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那些「躺平「的人並沒有睡着。他們在觀察,總有一天會站起來。

但與此同時,上海的人們,用他們的話說,只是心累了。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430/204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