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985女博士相親 資料改20多遍 遇到副鎮長之後…

摘要:去年1月,在催婚壓力下,葉若(化名)開始用「青藤之戀」平台相親,看中它的「高學歷實名認證」,以為能高效匹配到合適的對象。作為985社會學博士,她最後把資料卡改了又改,貼上「小鎮女孩」標籤,還根據男性意見換上制服頭像,發現自己是為了成為大多數人眼裏的「優秀伴侶」,而不想顯得太有個性。

使用一年,她的資料被瀏覽7000多次,加上20位異性的聯繫方式,但還是沒找到合適的伴侶。之後,她訪談了30位「青藤之戀」使用者,窺見這裏像高效的流水線,有人逐漸在其中迷茫,失去人與人交流的實感。

最終,她在《中國青年研究》發表了一篇名為《親密關係為何遇冷:青年網絡相親中的情感邏輯及困境》的文章,試圖解答一個問題——為什麼在算法支持下,年輕人獲得了空前自由的選擇權,卻仍談不上戀愛?以下內容根據葉若的講述及相關資料整理。

改了20遍資料卡

進入交友池前,要填個人信息,還有「MBTI」。也可以選標籤,系統會提供上百個,光是和生活習慣有關的就有128個,細到吃辣、疊被子、寫日記或記賬。填得越細,平台給資料卡打的分會越高。

有人擺家境,突出「獨生孩,家庭無負擔;家中有公務員,有教師,而我,是醫生。」還有男性會在擇偶標準里明確提到,希望對方是獨生女。我猜,這背後的期待是,獨生子女一般來自城市家庭,父母有公職和穩定的退休金,婚後不需要承擔太多父母養老壓力。

較常出現的專業還是金融、計算機一類,少有文科生會提到專業,我也沒有寫自己是學社會學的。至於職業,最常見的是體制內工作者和互聯網大廠員工,程式設計師尤其愛自嘲,「雖然是程式設計師,但是頭髮還在。」

為了達到滿意的效果,我把卡片改了至少有20遍。最開始,我介紹自己在鄉鎮長大,性格純粹,碩士畢業後工作過一陣,去年考博上岸。我想找志趣相投的人,寫了喜歡的女團,想找同好,還說想去某地旅遊,希望認識了解當地文化的人。

結果,有異性在匹配聊天后告訴我,我的資料太冗長了,沒有人會看完。他教我把家境和職業規劃擺在開頭。說這話的是一個企業老闆,長得還挺帥的,特別有優越感。還有某地一個35歲的副鎮長,讓我把頭像換成穿學士服拍的照片,說這樣能凸顯善良的氣質,「對女性而言,觀感更重要」。而他的要求是,對方性格穩健,能給予他安全感和力量,還有足夠的女性魅力,經濟條件好,爸媽好相處。

意見我都照做了,刪掉了那些喜好,因為我發現,從來沒人問我為什麼喜歡。我還重新設計了自我介紹,先給自己打上「小鎮女孩」的標籤,擺明出身,潛台詞是不想找太有錢的,希望門當戶對。擇偶標準上,我寫的是「初步感覺找體制內工作的人比較合適」,但又不想把門檻卡死,怕錯過人,我就在後面補充:「設想而已,不設限。」

職業規劃一欄也有修改。最初,我寫的是「偏向高校教師」。那時候,我期待交往對象是福州本地人,但刷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沒有比較滿意的,就擴大範圍。這樣找補,既表達了我的訴求,又在暗示對方:如果你足夠好的話,一切都有商量的餘地。

反覆修改資料,背後其實是自信心的貶值。用軟件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有好感的異性,大多學歷高,工作體面,長相端正,而這些人不追求強強聯手,更看重異性的魅力。說白了,就是想找一個漂亮的賢妻良母,但我不是這樣的類型。喜歡我的,大多學歷還可以,但是家境一般,長相也不出挑,不怎麼會和女生打交道。

理想和現實的落差,讓我明白自己在婚戀市場中對應的價值。我發現,我上傳到平台的照片都是呲着牙的笑臉,有些諂媚。我甚至覺得別人提醒我修改,是在幫我。當人特別急迫找對象時,就容易有討好感,變得被動、卑微。

我家在福州西北的縣城,書讀得越多,背負的婚戀壓力就越大。去年1月,我等待申博結果,處在人生迷茫期。老家算虛歲,當時過完年我就29了。在父母看來,不結婚就是失敗的,他們也要承受輿論。我爸有個同事的兒子是我們那兒最早讀博的,現在40多歲未婚,周圍人都嘲諷他「讀書讀傻了」。

我選中「青藤之戀」有一點,是它要求學歷和實名認證。系統每天推薦15個「男嘉賓」。我花了500多塊錢開會員,為了看到誰喜歡我,還能篩選異性的年齡段和學歷。用了大概一個月,當他們發現沒法和我馬上「奔現」後,聊着聊着就消失了。

我很好奇,為什麼線上交友的成功率會這麼低?這個學術領域還少有人觸及,於是決定展開研究。在系統推給我的異性里,選了話比較多或經驗豐富的人,作為訪談對象。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碩士居多,年齡在22-35歲。

從使用者轉變到研究者,讓我更注意觀察別人是怎麼打造自己的。瀏覽上百份資料後,我發現,大部分人的愛好都很雷同,看電影、聽音樂之類的。可能在社交軟件上,我們不知道面對的受眾是什麼樣的,會想抹掉可能引發爭議和偏見的部分。一個女生說想找公務員,但會補充,「不是歧視別的職業,是因為父母都在這個系統里」,好像生怕冒犯了誰。

我認為我的個人資料已經很完美了,但後來感覺到,很多人根本沒有仔細讀完。資料上第一句話是博士在讀,但還有人問我,工作忙不忙?還有人在聊天時,頻繁訪問我的主頁,反覆確認信息,可能他們是聊的對象太多了,都不記得誰是誰。

隨時「丟回貨架上」

線上交友追求效率,使用者會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認識更多人。「青藤」的機制迎合了這樣的需求。為了鎖住新用戶,平台會在使用初期推薦比較優質的資源。開頭半年,我也很積極——會員每天有機會給感興趣的異性寫一張小紙條,如果對方回復,兩人就能開啟聊天,我都要把這個機會用掉。

但我不知道為什麼,發出去的小紙條基本上都得不到回復,對方直接點叉——這表示拒絕,系統不會幫兩人牽線,沒法進行對話。但我覺得也挺好,能迅速知道對方對自己沒有興趣,那就換下一個,不用糾結。而且小紙條發多了,也就記不清誰是誰了。

還有「五分鐘巴士」速配,每晚參加6場虛擬約會,每5分鐘能選擇是否要繼續和當前對象聊天,如果離開,可以立刻開啟與下一個人的聊天,像流水線一樣。這樣,每天就能再多認識6個人。最初我是很期待的,結果遇到的都有一種濃濃的疲憊感,說話很少,不知道是不是和這個活動每晚八點開始、大家剛下班有關。

巴士里展開的對話都很模式化。有一次,我打開這個遊戲,給對方發了一條「晚上好」。這是從別人那兒學來的開場白,覺得還不錯,每次都用。對方很快回我:「晚上好,今天開心嗎?」我說:「還行,在家休息,你呢?」他說:「我今天很累。」對話進行到第三分鐘,系統公佈了對方的資料,我對他沒什麼興趣,就「下車」,結束了對話。

一位使用了兩年的人告訴我,和她聊天的對象都很敷衍,每次回復不超過10個字,用表情包來營造虛假的熱情。那個女生會和對方傾吐工作上的煩惱,但對方好像沒在用心傾聽,不斷拋出「熊貓頭」的表情包,或者說一些網絡上俗套的梗,看似在提供情緒價值,但其實很敷衍。27歲的她現在對建立親密關係很失望。

但即便很多受訪者都意識到這種交往的表淺,認為這種關係是能隨時拋棄的,還會抱着「試一試」或「交朋友」的期待繼續使用,並對軟件提供的「高效率」表示滿意。

有一個26歲女生,北大畢業做選調生,她就覺得,在軟件上隨時斷聯再正常不過了。曾經匹配的人突然問她,為什麼不說話了?她感覺無語,「他不懂自己只是被『丟回貨架上的商品』。有必要解釋對你為什麼不感興趣?有些人真是沒玩明白。」後來我得知,她最終在現實體制內找到了男朋友。

我不認為她這種想法冷漠,很多人都在軟件上被冒犯過、傷害過,才會變成這樣。我遇到過一個很奇葩的人,匹配成功後不說話,我就跑去問他,卻被反問:「說什麼?」很不客氣。有一次,我看到了一個人給我發消息但沒有回覆,過一段時間再聯繫時,發現對方已經把我拉黑了。這就是一個互相傷害的過程,真的。

軟件上,人和人之間不是慢慢培養感情的,向右滑動手機屏幕就代表喜歡對方,送出好感。沒興趣的話,只要左滑,就能看到下一位異性。簡單的左滑和右滑就能決定這個人是否從此消失在你的世界。況且,平台每天都會推薦不同的人,容易讓人產生「下一個更好」的感覺,這種觀念推着使用者,跳過互相了解的過程,迅速做出選擇。

系統也鼓勵用戶多送出「喜歡」,如果長時間對推薦點叉,畫面上會冒出提示:試着多點一些喜歡,給雙方一個機會。還會提示使用者,點擊愛心,能夠了解對方的隱藏信息。有人會在短時間內向許多人表示「喜歡」,這樣一來,「喜歡」和親密關係之間的連結就斷裂了。交友變成了一種手指滑動遊戲。有女性訪談者告訴我,她一般都只看照片,如果照片吸引人,她就會點「喜歡」,等匹配成功了,再去了解對方。

還有人通過「右滑所有人」找存在感。訪談對象里有一個22歲的男生,母胎單身,也沒被女生喜歡過,認為自己沒有異性緣。他會給平台推薦的所有人點「喜歡」,用這種方式加大曝光量,增加匹配的可能。如果有人回應他,在他看來這就證明了自己是有魅力的。

媒體報道曾寫,「青藤之戀」項目團隊調研發現,剛註冊平台的用戶因為抱有衝動和期待,更容易找到對象。使用時間長的人因為有優中擇優的心態,脫單成功率反倒降低了。我曾問過一位25歲的男性使用者,如果某位異性的一切都讓他滿意,但沒有從事他期待的工作,還會繼續和她保持聯繫嗎?他堅定地告訴我不會,「畢竟有那麼多人可以選,何必呢?」

一位26歲的女性使用者告訴我,她在瀏覽「男嘉賓」的資料卡時,只會根據自身的擇偶標準去篩選對象,而絕不會因為誰,改變擇偶標準。還有一位29歲、使用一年的女性用戶說,刷軟件讓她有種「皇帝翻牌子」的感覺。

在線上,目標感會變強,心裏有一個很明確的理想型。我希望對方比我大一到兩歲,有兄弟姐妹,在福州的體制內工作,長相端正,性格老實,不太強勢。總覺得,軟件上有這麼多候選人,我要做的就是按這個標準,找到他。其他沒有達標的,就直接滑過。

被拒絕或無視超過10次後,就麻木了。再給別人發小紙條,也都直接發系統默認話術。我使用了一年,加上20個人的微信,但沒有一個是至今還保持溝通的,頂多過節的時候,發上一句祝福。朋友都做不成,更何況戀人。

卸載與重裝

現在打開聊天框,會看到好幾個和我聊過天的人都註銷了賬號。訪談中我發現,有60%的人有卸載軟件後重裝的經歷。我理解為,這是他們在期待戀愛和社交倦怠間搖擺。

每個使用者都會經歷心理重建的過程。剛開始用的時候,還挺謹慎的,發小紙條也會認真寫小作文,滿心期待等待回復。一旦別人表示無感或沒有回覆,就會陷入反思——是不是我首頁哪裏寫得不夠好,還是我眼光太高了。

有人把找不到對象的原因歸咎於自己不夠好,不配獲得親密關係。一位27歲女生說,軟件只適合各方面都成熟的人,「我還不夠好,但沒有人願意等待我的成長」。一位1993年的男生,在醫院工作,沒在軟件上有收穫,打算考在職研究生,等上岸後再來使用軟件。

但回到線下,交友的困境也不會消失。我後來又和這個男生聊,他說他幾乎接觸了單位里所有異性,都沒有結果。其中有個女生,在曖昧期吐槽他摳門,衣服都沒幾件,他又重新回到線上,有種要重新開始的感覺。

還有人回歸線上,是因為在線下遭到冷落。訪談對象中有一位博士,她的表達欲很強,但她的男友不太喜歡微信聊天,情緒價值沒有給到位,不清楚她是出於報復心理,還是真的想找一個傾訴的出口,她會回到交友軟件上找人聊天。這裏對她而言,是一個樹洞。

我加上微信的20人里,也有挺吸引我的。他說話很幽默,是不同行業的,但後來考慮到我還有兩三年才畢業,又是異地,每天要投入這麼多時間維繫關係,覺得太麻煩就漸漸沒了聯繫。加上的人不主動找我,我也不會主動,怕顯得太迫切。最後大家都繃着,讓交友成為一種博弈。

母親知道我通過軟件交友,不反對,只要我花心思找對象,她就覺得欣慰了。但我給她看一些有好感的異性資料卡片,她很不滿,希望我找更有男子氣概的,還要求對方母親不能太強勢。

我告訴她,我想找三觀一致的。這種想法在她看來是幼稚的,她認為婚姻是一種合作關係,並堅定地認為,我遲早也會贊同她的觀點。我心裏很不舒服,覺得她本質上很自私,但還打着愛的旗號。

溝通只會帶來更大的爭吵。有一次,我媽問我最近還有沒有繼續刷軟件,我說,我很累不想刷。她質問我,你讀博累到這種程度了嗎?我看別人讀博還能生孩子。去年12月發完論文後,我很久沒有用軟件,想把長輩的期待從我身上卸下來。

現實里,我接觸到一個男生,處在還在互相了解的階段,我發現,我有受到刷軟件的影響,心態很急躁,迫切想知道他畢業後的去向,希望我們的需求趕快匹配,否則就不要再相處了。

一個星期前,我又開始重新刷軟件,想認識一些對未來求職有幫助的人脈,比較隨緣,不會因為別人的無視而動搖內核。我把那個穿學士服的頭像換掉了,換成了比較嚴肅、有氣質的照片。我充了一年會員,交錢後,就更不想浪費,所以每天會把系統推薦的15個人刷完,這花不了多少時間。

直到研究結束,還有一個問題我想不明白:如今很多人都處在低欲望的狀態,好像不喜歡談戀愛了。越在不確定的時代,人對親密關係的需求越強烈。但現在很多人會用半年考證,卻不願投入時間找一個能共度一生的人。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極晝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412/2042867.html